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香城
近年来,各地持续强化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的实战能力和水平。不过,笔者观摩多次环境应急演练后发现,一些演练重视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对不对,对实操细节抓得不够具体,导致应急人员、物资和设备虽能够迅速调来,有时却难以真正派上用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仅仅注重程序性而忽视细节性的环境应急演练,不论看起来如何成功,在遇到实际环境污染事故时,恐怕仍然会出现“响而难应”现象,造成应急处置措手不及、无所适从。比如,对河道水体污染事故处置需要强酸时,用吨桶盛装的强酸运到岸边了,但如何把车上这些吨桶驳载到船上?有没有适合的码头或者硬质驳岸?有没有输送强酸的专用软管和泵?这些具体细节演练不到位,在对环境应急事故处置时,必然会让应急实效大打折扣。又如,需要向受到污染的河道投放粉末状活性炭时,很多地方往往根本不知道如何投放,投放后,也不知道如何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打捞出来。如果平时实操演练不充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就可能会迟滞环境应急的时效。
环境应急对时间要求高,任何细节出现脱节,都可能贻误战机,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组织开展突发环境应急事故实战化演练,就要盯住各个处置细节。在脚本编写时,要想得深想得细,不能大而化之仅考虑应急处置队伍、医疗保障组以及应急物资和装备来了没有,更要想到如何设置场景检验这些队伍和物资装备能否高效发挥作用。
开展演练过程中,还要注重抓具体抠细节。对于应急响应队伍,要让他们动手实操,做到能干会干,快速干出实效;对于挖掘机、抽水泵等相关装备,运到现场后,要从运输车上卸载下来,还要让装备操作人员真正开起来;对于应急物资,要在卸车、装船、投放应用方面做到熟练操作,确保在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时,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能够拉得出、用得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