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钟优美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城南街道
摘要:对于戏剧表演而言,肢体语言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戏剧舞台现场,尤其是一些大型舞台,观众无法清晰地看到表演者脸上的神态,因此,表演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来演绎角色。戏剧导演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戏剧角色肢体语言的设计与运用,才能进一步提升戏剧表演成效。基于此,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从直接运用、间接运用和舞台调度三个方面探究了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戏剧导演;创作;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指人通过移动四肢做出各种动作,从而向他人传递某种内容或是情感。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对于肢体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借助肢体语言,不仅能够让戏剧表演更加生动,方便观众理解台词,同时也能让观众深度代入到表演者的演出情境中,与表演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的巧妙设计与运用显得十分重要。
一、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一)丰富角色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接触一个陌生人之前,习惯通过这个人的肢体语言来判断这个人的个性、修养等,另外,在审讯中警察也会通过罪犯的肢体语言来判断罪犯是否说谎。可见,肢体语言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对于突显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戏剧导演在创作时通过加入并运用肢体语言,使表演者在不说台词的前提下,也能用多变的肢体动作来丰富角色形象。例如在戏剧作品《吃面条》中,表演者陈佩斯就通过各种夸张的吃面动作,很好地塑造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二)升华角色情感
戏剧表演的目的在于向观众传递戏剧所想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要想有效传递这份思想与情感,仅依靠表演者的台词以及神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表演者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吸引观众注意,从而达到升华角色情感的目的。例如在戏剧作品《最美警察》中,演出的最后,所有表演者都回到舞台上向全体观众敬礼,这一瞬间将戏剧的思想以及角色情感向上提升了一个高度。演出结束后,该戏剧受到观众的一致赞扬,这都得益于戏剧作品中对肢体语言的运用。
(三)提升观赏效果
戏剧导演在展开创作时,不仅要注重戏剧角色情感的传递,还需要考虑戏剧的观赏效果。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现场表演,没有后期剪辑和特效的加持,而且还容易受场地、灯光、表演者等因素限制。因此,为了体现出更好的戏剧观赏效果,戏剧导演可以从最直观的肢体语言角度着手。例如在戏剧作品《卖拐》中,讲述了老实人范伟被赵本山所饰演的骗子从一个正常人被忽悠成了瘸子。在表演中,范伟多次以一瘸一拐的方式走路,这种肢体语言运用不仅契合剧情发展,而且还能提升观赏效果,让观众乐在其中。
二、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
(一)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
在戏剧导演的创作过程中,对于肢体语言的设计及运用十分常见。表演者通过在舞台上运用肢体语言,能够让观众直观了解戏剧的角色形象以及剧情内容。比如表演者完成跑、跳、走、爬等动作,观众能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判断表演者的行为以及所传达的角色动作意图。例如表演者在戏剧中需要展现一个卖菜老农的形象,就可以一边佝偻着腰挑着菜篮子一边缓步前行,表演者还可以时不时停下来用毛巾擦脸。这一系列肢体语言的展现,不仅可以让观众一眼看出表演者饰演的角色,同时也能将观众快速代入戏剧剧情当中。当然,要想最大程度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戏剧导演需要根据戏剧主线剧情设计一系列肢体语言,然后由表演者根据实际演出情形自由发挥。
(二)肢体语言的间接运用
和肢体语言的直接运用相比,肢体语言的间接运用难度更高。肢体语言的间接运用是指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物角色的情绪变化、思想变化等内在变化。和外在动作相比,内在变化是观众看不到的,因此需要表演者通过肢体动作加以表达。例如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需要向观众传达愤怒情绪,但是仅靠台词说明愤怒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表演者需要通过手指对方、双手握拳等肢体动作并结合相应台词,以此向观众传达人物角色的愤怒情绪。另外,戏剧导演在设计此类肢体语言的间接应用时,可以加入一系列符合大众认知的肢体动作。例如竖大拇指表示称赞、双手叉腰表示挑战或不服气、手握拳表示力量或愤怒等。在戏剧作品中加入这些肢体语言,能够更好地向观众传递角色思想与情绪。
(三)依托肢体语言完成舞台调度
在戏剧表演中,舞台的调度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因此,戏剧导演需要通过巧妙运用肢体语言,一方面避免戏剧舞台调度的生硬,另一方面向观众交代戏剧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等内容。例如在戏剧作品《卖拐》中,赵本山和高秀敏刚出场时穿着厚大衣,身体则缩成一团且一耸一耸的,这种肢体语言不仅表示二人很冷,而且还说明故事发生的场景在冬季。又比如在戏剧作品《徐九经升官记》中,徐九经一手掀起袍子一手抓着折扇,伴随着急促的鼓点快步向前走到舞台中央完成亮相。表演者的肢体语言配合音乐、灯光等,对徐九经的责任感以及即将上任的急切情绪进行深入渲染。戏剧导演对于舞台调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其设计重点在于顺其自然,即要求表演者在运用肢体语言时不仅要体现场景,还要贴合人物形象,给观众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才能方便观众入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导演在创作时应该考虑到戏剧主要在舞台上完成,仅设计台词将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此时,戏剧导演设计肢体语言,使表演者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向观众传递戏剧角色的形象和情感,同时也能辅助观众了解戏剧剧情。可以说,一出优秀的戏剧表演离不开优秀的肢体语言运用,因此戏剧导演在创作中应该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邓露莎.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J].艺术大观,2022(28):106-108.
[2]殷玉强.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运用探析[J].中国文艺家,2021(12):141-143.
[3]史昆.论戏剧导演创作中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J].传媒论坛,2019,2(06):119-120.
作者简介:
钟优美,1985年11月生,女,汉族,江西省新余市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导演(编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