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南朝陈的3位帝王励精图治,也无法挽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21: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南北朝时代,论帝王整体水平,以及皇室内部稳定程度,南朝陈第一,估计没人敢说第二。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甘于现状,但回天乏术。

589年,杨坚出兵南征,数十万大军分路进攻,陈后主成为俘虏。至此,立国32年,共5位帝王的“南朝陈”灭亡,隋朝统一。

昏君、暴君迭出的南北朝,刘子业、刘彧、刘昱、萧宝卷、宇文赟、高洋、高纬等帝王之残暴,估计杨广都自愧不如。南朝宋、齐、梁灭亡;北齐灭亡,北周被杨坚取代,都咎由自取。

南朝陈,即便是末代帝王陈叔宝,也只是喜欢诗歌、书画,爱好饮酒,只是庸君而已。与刘子业相比,陈叔宝距离“暴”字,中间还隔着一个杨广。

作为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被隋朝所灭,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帝王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国运,南朝陈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无论是励精图治,还是躺平,结果都一样,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对南朝陈而言,接手的江山千疮百孔,不该失去的东西,都全部丢失,基本盘太弱。如果不是对手糊涂,即便李世民穿越而来,都救不了南朝。

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拉开了南朝序幕。439年,拓跋焘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控制中原,这是北朝。

刘裕时代,南朝实力碾压北朝,具备战略优势。但是,南朝宋内斗太厉害,自己削弱实力。元凶之乱、刘义宣之战、刘诞之乱、义嘉之乱接踵而来,南朝狼烟四起。

萧道成建立南朝齐之后,也上演刘宋模式,宗室相互攻伐,血流成河。梁武帝萧衍继位后,南朝梁一度繁荣昌盛,但梁武帝晚年昏庸,酿成侯景之乱。

其中,义嘉之乱、侯景之乱,对南朝影响可谓是毁灭性打击,难以力挽狂澜,出现奇迹的可能性非常低。

南朝对抗北朝,即便谈不上优势,也要具备资本,离不开这几个条件,南朝陈都不足。

第一,高素质的帝王,类似刘裕。

南朝陈帝王,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不错,也算是一代雄主。其中,吕思勉眼中的陈武帝比李世民厉害;陈文帝、陈宣帝是中上等君王,在南北朝时期也足够优秀。

如果处在太平盛世,或者北方混战(类似十六国)时代,陈文帝、陈宣帝守住长江以南,并有所发展,应该还是可以。但是,想要逆袭成功,以绝对劣势,成功翻盘,概率几乎是零,他们能力有限。

北魏孝文帝、西魏宇文泰改革之后,北朝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都远非十六国时代可比。此时,北方胡汉融和,门阀团结,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很好。

第二,拥有足够数量的人口,保证兵员与财税。

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之下,能统计上来的人口估计四千万,门阀士族隐瞒的户口不算。那么,南朝陈究竟是多少呢?

北周、北齐、南朝三足鼎立,北齐实力最强,人口最多。周武帝灭北齐时,即便经过高氏家族的摧残与战争的破坏,人口都接近两千万,比北周还要多。

北周、北齐整合之后,隋朝取而代之,人口三千多万。这一数字,比唐朝建国时人口还要多。相对南朝而言,隋朝优势非常明显。

589年,南朝陈灭亡,被编入户籍的有50万户。平均每家五口计算,也就250万人。之所以如此,除了门阀隐瞒,南朝陈疆域缩水是关键。

第三,至少控制淮南,荆州、襄阳,能拿下四川更好。

南朝宋建立之初,疆域最大,包括河南、山东、淮北、淮南、荆州、襄阳、四川在内。此时,南朝宋已经接近统一,除了河北、陕西、山西在北魏手里,其他都是南朝的疆土。

那么,南朝陈的疆域呢?很遗憾,只有三吴一带,岭南人口不多且实际控制并不强,可以忽略不计。

刘裕死后,4位辅政大臣与少帝刘义符争夺权力,北魏明元帝南征,夺走了河南地区。此后,刘义隆的三次元嘉北伐,主战场都在河南,却未能拿回来,还让拓跋焘饮马长江。

山东、淮北则在义嘉之乱丢失。南朝宋内斗,刘彧耀武扬威,薛安都一怒之下叛变,南朝丢失了青州、冀州、兖州、徐州,以及豫州的一部分。此后,淮南成为战场。

侯景之乱,南朝梁内斗,诸侯王见死不救,对南朝的打击是毁灭性。侯景之乱期间,北齐夺走淮南,西魏(北周)攻取四川、襄阳。不久,宇文泰出兵南征,灭了梁元帝,拿下荆州。

陈霸先,侯景之乱的赢家之一,建立南朝陈。此时,南朝的疆域,局限在三吴一带,且因战乱而人烟稀少,经济萧条,已经没能力与北朝抗衡。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兵力主要来自流民,如徐州、兖州、青州集团,以及荆州、雍州集团。这些北方流民,战斗力强悍,又想收复失地,故而特别能打。

南朝陈时期,这些传统的“流民迁移地”已经落到北朝手里。如此,南朝陈不但兵力不足,还没有防线,此时京师建康(南京)成为前线,没有战略纵深,更别说回旋余地。

557年,陈霸先建立南朝陈,处境比三国末年的东吴还要糟糕。要知道,东吴还能控制荆州,几乎全据长江,具备与西晋掰手腕的一定资本。

北方征讨南方,主要是三条路线:川蜀东征,河南、陕西出襄阳、荆州,另一条则是徐州,走淮南。南方想要立足,至少控制荆州、徐州,建立起战略屏障,而南朝陈一个都没有。

糟糕的处境以及弱小的实力,南朝陈只能向北朝称臣,连正统的资格都没有。但是,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都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励精图治,寻找机会。

陈武帝之后,陈文帝消灭了上游的王琳,又两次击败北齐南征,还重新控制了岭南,使得陈朝能站稳脚跟。陈宣帝则两次北伐,从北齐手里收复淮南,但很快就被北周抢走。

陈宣帝两次北伐,主帅都是吴明彻,他位列武庙七十二将,能力可以。但是,南北力量对比悬殊,吴明彻也没办法,陈宣帝也经不起消耗战。

攻取淮南,陈宣帝还想夺取淮北,争取战略纵深,结果非但不成功,连刚到手不久的淮南也丢了。

578年,吴明彻第二次北伐,沦为北周俘虏。4年后,陈宣帝驾崩,此时隋朝已经建立2年。7年后,隋文帝出兵南征,陈叔宝成为俘虏,南朝灭亡,华夏再次统一。

南朝君王励精图治,但基本盘太弱,以三吴之地抗衡勃勃生机的北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即便给南朝陈一次“淝水之战”,击败了南征的隋军,也不可能扩大战果,杨坚休养生息后,南朝一样耗不起。

刘裕死后,宗室无休止的内讧与战乱,几乎耗尽了南朝的元气。到南朝陈建立的时候,江南气数已尽,即便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穿越,都难以扭转乾坤。

南朝陈是否灭亡,或者说何时灭亡,不在于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这些明君是否励精图治,也不在于陈叔宝多喜欢诗词书画或饮酒,而是北朝整合资源的时间与速度。

如果周武帝宇文邕不英年早逝,也许南朝陈就亡在陈宣帝手里。578年,宇文邕病逝,北方已经统一,却天不假年。宇文邕活着,杨坚、尉迟迥都是手下,南朝灭亡时间更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病逝,传位儿子陈伯宗。3年后,陈顼取而代之,是为陈宣帝。陈宣帝是否杀陈伯宗,史书没有明说,但陈伯宗退位第二年就死了。陈宣帝继位,励精图治,还能凭借三吴一隅之地发起北伐,从北齐
2024-07-08 21:38:00
四百年乱世,归于一统――隋文帝统一中国始末
...阳的当天就病逝,年三十六,皇太子宇文贇继位,即北周宣帝。北周宣帝即位后沉湎酒色,喜怒乖度,荒淫残暴,杀害大臣,国势一度衰落。而此时的杨坚,身为皇帝岳父,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
2024-12-08 19:23:00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辉煌与堕落,从英雄天子到荒淫帝王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本是文治武功兼备的一代英主。他继续其兄高澄的汉化努力,革除鲜卑军事贵族体制之旧弊:隋朝和唐朝虽然脱胎自西魏政权,由关陇集团执政,但是隋唐的礼仪、典章、律法之来源
2024-02-05 05:01:00
后三国时代,为何北周灭了北齐,南陈却无动于衷?
...否存在什么漏洞呢?一、太建北伐,南朝最后的高歌。陈宣帝陈顼从侄子那儿夺取了南陈的江山,他心里总有点儿膈应。如果不搞点事儿,完全镇不住场子。因此他打算北伐,通过建立功勋,让南陈
2023-01-02 15:56:00
隋文帝为何用短短四个月内,就统一了中国
...陈,再次实现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基础、北周宣帝给了杨坚成功的机会。北齐灭亡之后,北方最大的隐患就是更北边的突厥。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亲率五路大军准备北伐突厥,
2024-06-10 15:06:00
...他们20年时间,谁最有希望统一全国呢?其中,王猛不是帝王,却是苻坚最重要助手,故而将其列入。王猛,375年病逝,年51岁。多活20年的话,就是395年,这时候的王猛71岁。那
2024-07-09 17:14:00
北周宣帝宇文赟死后,杨坚是怎么样处理他的皇后们?
...下半生生活的悲惨。“色”字头上的那把刀,杀死了多少帝王将相和英雄好汉,为什么还是有人飞蛾扑火?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023-09-27 17:14:00
南陈宣宗陈顼篡位登基,但却是乱世中的一代雄主
...狭小,政令不出建康城百里之地,可接连上任的几位优秀帝王却给这个小而美的王朝打上了一针又一针的强心剂。(陈武帝陈霸先)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在南朝政权支离破碎之际,重整旗鼓,力
2024-01-20 20:02:00
隋文帝杨坚:从篡位到统一的历史变革
北周和陈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八日,北周宣帝宇文赟任命岳父随国公杨坚为扬州总管,负责南征。然而,杨坚突然发病足疾,未能立即出征。五月二十四日,宇文赟病重,无法言语,不久便在天
2023-12-14 18: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