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玲玲
为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济南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娟将创作出的新剧目《画蛇添福》搬上舞台,该剧巧妙地将西游记置于现代生活场景,讲述猪八戒因画蛇添足,却意外画出“福”字,从而引发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济南皮影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李娟的高祖父李克鳌从邹县来到济南,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将皮影戏和济南本土元素不断相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戏剧。
李娟的童年回忆似乎怎么也绕不开皮影,从10岁开始,李娟就辅助爷爷李兴时设计、制作皮影道具,并跟着登台表演皮影戏。爷爷自幼对李娟在专业上要求严格,给她布置了很多额外“作业”:画画、剪纸,说相声、演小品、学评书……
李娟正式接过传承的接力棒,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临危受命”。当时,李兴时前往电视台录制节目的途中,不小心摔伤了腿,需要打钢板、做手术。为了确保演出正常进行,李娟承担起重任,开始高强度地训练和磨合。那段时间,她日夜兼程,反复观看爷爷的录像,练习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完美。
最终,节目如期播出。李兴时通过电视转播看到孙女的精彩表现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回到家,他对李娟说:“孩子,你立起来了。”那一刻,李娟意识到,自己已经从“配角”逐渐成长为“主角”。
从那以后,李娟不仅在技艺上不断精进,更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这些年,李娟打造出一个“皮影女团”,一年演出300多场,共同为皮影戏注入新的活力。李娟深知,传统艺术要传承下去,不仅需要“输血”,还得不断创新,为之“造血”,实现良性循环。
以往的皮影教学,注重言传身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娟编写了教材《话说济南皮影》,让非遗走进校园;她带领的团队积极探索皮影戏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根据当下流行话题打造“皮影脱口秀”,用济南话说事拉理;她们还结合IP跨界合作,推动皮影的生活化,先后推出泉城系列皮影耳饰、胸针、国潮西游系列数字藏品等200余种文创,使济南皮影戏走向全国,并延伸到更大的世界舞台……
现如今,看到愈发“立”起来的李娟,最欣慰和骄傲的还是爷爷李兴时,济南皮影在年轻一代的努力下,不仅守住了“正”,还推出更多的“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3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