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30 04: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基友高渐离唱着歌为荆轲送行,虽然做好心理准备,荆轲还是没有回来。

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刺杀不成功,当场被抓,肯定回不来。刺杀成功,功成名就,名扬千古,挽救燕国水火之中,荆轲被秦国追捕,也没什么回来的几率。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当时燕国面临着秦军这个大敌,实在没有别的出路。太子丹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出一个刺客,直接把秦王干掉,荆轲很荣幸被选中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场刺杀最终以荆轲被砍断左腿,乱刀刺死为结局。

秦王一怒,浮尸千里,燕国大军压境,加快了燕国的灭亡,荆轲的亲朋好友也被屠戮殆尽。

其实,刺杀秦王是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荆轲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无奈的选择

当时燕国大军压境,情况危急,太子丹想出了刺秦王的主意,想要四两拨千斤,釜底抽薪。

刺杀守卫森严的秦王谈何容易,当时燕国豪杰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说这个兄弟不错,师从高人,技艺高超。

之后,太子丹就跟荆轲谈这件事。

这个事情是国家绝密,多一人知道那就多一份危险。田光说我知道也不行,这件事情只有你们两个参与者,随后便拔剑自刎了。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当时秦国已经到达燕国边境,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了社稷安危,田光甘愿一死。

荆轲也很无奈啊,要是不去刺秦,是不是也得当场殒命以示清白,反正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无奈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真假未知的剑客

在此之前,荆轲喜好读书和击剑。在他游历的途中,曾经遇到一位侠士名为盖聂。

盖聂可能是位剑术高人,荆轲与其探讨过剑术,但后来二人也分道扬镳了。

史料记载荆轲喜欢到处游历,练剑、读书、交朋友,但他的剑术到底怎么样,并无记载。这种事关重大的刺杀,不仅要胆大心细,最重要的是要技艺高超啊,二流水平就是送人头啊。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从后续刺杀的表现看,荆轲要么心理素质不行,要么剑术与想象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这点也不是没有预兆,面对太子丹的诚心托付的时候,荆轲是这么回答的:这是国家大事,臣能力不足,可能不能担此重任。

一方面或许荆轲是客气客气,为自己的失误埋个伏笔;另一方面,或许荆轲真的在担心,以他的剑术,这件任务有点超纲了。

没有帮手,只有猪队友

为了荆轲能接近秦王十米以内,还得有拿得出手的信物,当务之急是找个接近秦王的理由。

刺杀秦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布局。樊於期曾是秦国的将领,逃到了燕国,前来投奔好友太子丹,秦国千金悬赏樊於期的人头。假如拿到了此物,就能借进献人头进到秦王宫中。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荆轲就去请求太子丹去拿樊於期的人头。因为两人是好友,太子丹当然不会同意了。

没办法,荆轲就亲自去和樊於期说这件事。此时,樊於期已经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可以说他和秦王有不共戴天之仇,眼下,听说自己的头有大用,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樊於期随后举剑自刎,献出人头。

当时太子丹趴在樊於期身上哭了很久。佩服这位哥哥,为了国家大义,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如果大仇得报,死得其所。就这样,荆轲拿到了信物。

刺杀秦王这种大事情,应该是需要帮手的。荆轲的这名帮手叫秦舞阳,传说他13岁的时候就杀了人。就这实力,让荆轲放了一百个心。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个猪队友。出发时信誓旦旦,结果到了秦王面前,却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这引起了秦王的怀疑,荆轲连忙机智地说他没见过世面,请大王恕罪,这才解了这场危机。

荆轲还在等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有可能是盖聂,应该是一位身手不错的大侠。

假如在刺杀过程中,有个高手相助,将会大大提高刺杀的成功率,但等到最后,那个朋友也没有来,只能让荆轲孤单成名,而秦舞阳也差点帮了倒忙,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任务不明确,执行不彻底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地图去刺杀秦王了,结果却被砍断左腿,乱刀砍死。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其实剧毒的匕首卷在地图里面,荆轲展开地图到最后显出匕首,“图穷匕见”要是能一下击杀秦王,也算不辱使命。

但是不知道是实力还是欠缺了那么点运气,也许是荆轲犹豫了,没有刺中秦王。

毕竟太子丹的主要目标是挟持秦王,收回土地,如果匕首刺中秦王,秦王就有可能死去。这个分寸很不好拿捏,这也可能是荆轲犹豫的一个原因。

秦王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看荆轲没有刺中,便满大殿地跑。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大秦的一项规定是,所有人要想进入大殿,都得解下身上的兵器。带着武器的侍卫,距离秦王还老远,来支援秦王也来不及,多么好的机会。

秦王自己的佩剑太长,一时拔不出来。

荆轲很不果断,妇人之仁,开始追求威胁秦王归还燕国土地的目标,结果被秦王拔出长剑砍断左腿成功反杀。如果刚开始就能果断刺杀,说不定还能成功了。

所以没有制定好目标,过分地追求最好结果,是这次刺杀失败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呢?

总得来说,荆轲虽然没能完成刺杀任务,却也算是一个勇士,他当初抱着一颗必死之心,只身深入敌营,这份勇气也让人震撼。

而秦始皇在此之后,统一全国,成为千古一帝。

想来如果他被成功刺杀的话,历史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去流转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2:46: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燕国为什么一定要派遣荆轲刺秦
公元前227年,燕国使臣荆轲带着燕国的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去觐见秦王嬴政来表达燕国的臣服之意。当然此行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趁着秦王毫无防备之时刺杀秦王嬴政为燕国
2024-10-15 12:59:00
揭秘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四点原因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但其失败却令人深思。除了有人拖后腿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荆轲的刺杀行动失败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历史学者的思考与猜想。荆轲刺杀
2024-04-13 06:30:00
古代最悲情的刺客,没有完成重任,无法改写人类历史
...年他的目标刺杀成功,人类历史将改写两千多年,他就是荆轲。荆轲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出生年已无法考证,他出身士大夫家庭,自幼喜爱读书练剑,为人慷慨大义。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男
2023-04-22 10:46:00
荆轲为什么明知道丧命还要去刺杀秦王
我们许多人都曾听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个版本是这样讲的,当初荆轲为了报答燕国太子对他的知遇之恩,于是准备去刺杀秦王,来报答燕国。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壮士一
2023-05-10 20:35:00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探究:是他太菜还是秦王武艺高超
...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书写历史,成为千古留名的英雄。荆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刺秦的传奇故事至今仍然令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这段历史,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荆轲之所
2023-12-04 14:39:00
荆轲刺秦:燕太子丹的决策与苦衷
荆轲刺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其中许多细节都被后人所忽略。荆轲之所以会踏上刺杀秦王的道路,燕太子丹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从燕太子丹的视角出发,描述荆轲是
2023-11-03 07:31:00
太子丹对荆轲说的一段话,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
...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提起荆轲,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敌强我弱的时代。燕国作为一个弱小的
2023-05-11 21:56:00
荆轲真的是四大刺客之首吗
...史上最著名的刺客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其中荆轲又以刺秦而被人熟知,更被推为了四大刺客之首。那么荆轲真的是四大刺客之首吗?传说中荆轲原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迁到了卫地
2023-05-11 06:07:00
历史上荆轲的武功怎么样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
2023-06-14 1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