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08:0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

4月的北京动物园内,人们在露天休息区休息、交流、吃饭。林天羽/摄

调查:64.2%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

编者按

人,是社会的人。社交,是人的必需,不仅能为个体提供人际支持,还能带来精神理解、情感慰藉。对于处在恋爱、求职、择偶、婚育等人生阶段的青年来说,日常面对面的社会交流、交往,不仅不可或缺,更是无法替代的。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一期民调发现,七成受访青年感觉越来越多的虚拟社交会让自己更孤寂,甚至有四成受访青年确认自己存在“回避社交”的情况。是什么让当下的年轻人一边感觉孤寂,一边又在回避社交?青年喜欢什么样的社交?出现卡顿的社交链条如何才能灵活自如地再转起来?

本期青年调查带大家走进青年社交这个话题,看看受访年轻人和心理学专家怎么说。

社交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每天从早到晚在网上交流,而面对面交往时,反倒感觉不知所措。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其中2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在线下社交中有障碍,17.0%的受访青年感觉线上社交时存在障碍,20.5%的受访青年感觉线上线下自己都有问题。仅有三成青年认为自己没有社交困难。

“我会回避一大群人的社交”

湖北武汉的应届毕业生刘今,比较抗拒跟不熟的人社交。“有时进入新环境,需要和陌生人‘破冰’或自我介绍,我是很抗拒的。另外在与人交往中我一般不会主动,只会被动作出回应”。

深圳的80后妈妈李慧慧喜欢跟朋友们待在一起,“我需要社交,孩子更需要多跟其他小朋友玩,因此这几年的社交活动反而多了起来。平时跟朋友们相约遛娃、聚餐,非常开心。如果天天闷在家里,网上聊天没什么意思”。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都喜欢两三个人聊天,对群体性社交比较抗拒,不喜欢参加部门聚餐、不喜欢在群聊中讲话。5人以上的社交活动一年最多1次。”河南商丘的00后张逸说,自己参加线下社交活动的频率比较低,“在心情比较好,比如刚结束重要考试或比赛时,我才会主动邀请朋友们一起玩”。

调查中,40.3%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会回避社交,30.5%的受访青年表示不会,29.2%的受访青年表示不好说,看情况。

“我会回避一大群人的社交,比如团建,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很多人根本不熟悉,这样的社交对我来说很费心力。”北京某高校研究生三年级的任雯表示,自己在社交前会紧张,需要做很多心理准备。“我在线上交流没什么障碍,但线下和很多人在一起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调查中,64.2%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存在社交障碍,其中2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在线下存在社交障碍,17.0%的受访青年线上社交时存在障碍,20.5%的受访青年觉得两方面都存在。

李慧慧也坦言,自己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能应对,“我比较喜欢3个人的聚会,因为总有人能接住话,即便不说话,3个人在一起也不会尴尬。如果是多人聚餐,我尽量不早去,因为如果遇到人少又正好不熟的情况会尴尬”。

“出门前化妆、挑选服装搭配十分麻烦”

“我会在寒暑假时多跟同学见面,都是老同学,相处很舒服,不过一旦有陌生人参与我就会变得局促。”刘今时常复盘白天的社交场景,“总觉得自己有很多反应不太合适,感到尴尬”。

张逸觉得,周围有些人社交的目的不那么纯粹。“有的同学逢年过节给师兄师姐群发祝福、在朋友圈里互相评论。有事需要师兄师姐帮忙时,这些平时注重社交的人,就显得资源、人脉多一点,但我觉得没必要,后来索性给自己安上一个不善交际的标签,彻底逃避这些带有某种目的的社交”。

对于一些年轻人回避社交的现象,60.6%的受访青年表示,当下一些社交逐渐变味,目的性强,为年轻人所不喜。该选项获选率排在第一位,比排在第二位的选项高出近13个百分点。此外,47.8%的受访青年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工作生活压力大,没精力社交;46.5%的受访青年认为是在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单薄,社交经验少;42.6%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无效社交过多。

张逸觉得,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也是青年逃避社交的重要原因。“在重要考试临近时,我不会社交,一方面占用时间,另一方面这时我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如果去见人,我要想如何组织语言、怎样举止得体,或许会强迫自己装出能说会道的样子,在气氛尴尬时还得想着如何救场。这样社交后,我不但得不到放松和调剂,反而感觉更累了”。

“我从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觉得自己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如果在人多的场合很木讷或说错话,回家会被家长指责。”李慧慧坦言,直到现在仍很怕春节回老家过年,“小时候在人多的场合,尤其是长辈多的场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不说话不对,把全部长辈称呼一遍又感觉有点傻。一直都没学会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导致现在还很害怕面对这样的场景”。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比较与竞争无处不在。出门前化妆、挑选服装搭配十分麻烦。”张逸说,现在网络社交普及,大家就更想在线上语音或视频聊天,不愿意走出房门。

调查发现,让青年回避社交的原因还有: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对传统社交不适应(37.9%),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和自信(30.2%),生活圈子越来越小(27.7%),宅、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24.5%),社交技能欠缺(23.3%)。

如何克服线下社交障碍

任雯觉得克服线下社交障碍,首先要多参加社交活动,除了真心不想参与的场合,只要想去,哪怕胆怯紧张,也一定要参加。“只有多参与,才能积累社交经验和勇气。另外就是不要脸皮太薄,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很多人害怕社交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丢脸,但其实生活中没那么多观众,放平心态做自己就好。”

张逸觉得,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本性,喜欢倾听的人就多听别人讲,在一些场合倾听也非常重要,不必强迫自己讲一些俏皮话。喜欢讲话的人也不用总反思是不是说话太多了,会不会惹人嫌。

李慧慧认为,打开社交的第一步是克服心理障碍。减掉束缚,走出去,才能跟人更熟悉,更了解,更知道在一起做什么合适。

对于如何克服线下社交障碍,63.1%的受访青年建议年轻人放平心态,减少对于沟通失败的担忧,61.0%的受访青年建议心态更开放、包容,学会分享。此外,52.1%的受访青年建议增强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41.3%的受访青年建议形成一套自己的社交方式,37.3%的受访青年建议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35.9%的受访青年建议提升社交技能,24.5%的受访青年建议保持平常心,不苛求自己。

张逸说,还要尽量创造美好的社交体验,形成良性循环。比如选择自己心情舒畅的时刻,和喜欢的人一起,去大家感兴趣的地方玩。“如果每次社交完都感觉尴尬、疲惫,久而久之就会放弃社交了”。

“一个人本身的气质会吸引同类型的朋友,有的人相处起来累,就没必要逼自己去接触,因为时间一长会成为负担。”李慧慧认为,不用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但处得来的朋友要多见面,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美食,只要约饭,一定得去她认可的店,如果没吃好,她一整天都不开心,所以我们聚餐时就由她来选择餐馆。如果她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说出来,每次都不开心,那我们就很难经常联系了。”李慧慧认为,与人相处没必要过于迎合别人,要把自己在意的点说出来,否则会影响社交感受,也就不愿意与人交往了。

“社交不是工作,不一定非要多么高超的技巧,如果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那是商业谈判而不是社交活动,大家还是要放轻松一些。”张逸说。

受访者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00后占8.4%,90后占62.6%,80后占29.0%。

(张家悦对本文亦有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9: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七成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这里“社交卡顿”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表现为因某些原因而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避免参与社交活动的一
2023-05-09 10:06:00
...,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其中2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在线下社交中有障碍。调查发现,让青年回避社交的原因中,因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而对传
2023-12-28 17:01:00
...: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六成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社交卡顿”,对线上线下社交都感觉有这样那样的障碍,甚至一些年轻人在不知不觉地抗拒或回避社交。管健:年轻人回避社交,我也很有感触。
2023-05-05 08:37:00
不喜欢被打扰的年轻人为何喜欢智能酒店?
...,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40.3%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会回避社交。对于这种现象,60.6%的受访青年表示,当下一些社交目的性强,让人非常
2025-03-20 10:27:00
...,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其中2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在线下社交有障碍,40.3%的受访青年承认自己会回避社交,60.6%的受访青年
2024-05-30 03:36:00
中青报调查:七成受访青年感觉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
...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青年认为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找不到知心朋友却用喜欢独处来掩饰,这是真孤独”“以前大概一两周跟朋友见一次,后来疫情期间外出不方便,
2023-05-05 08:39:00
《文艺报》点赞《音你而来》:音乐综艺缘何成为治愈社恐的良药
...:64.2%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仅有三成受访青年认为自己没有社交困难。既渴望社交、又逃避社交的现实矛盾,尤具普遍性。这样的社会背景,推动“社交
2024-05-12 17:16:00
...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4%的受访青年感觉当下想维持深度社交关系更困难了。维系一段关系,真诚相待、相互尊重、志趣相投是受访青年最看重的方面。71.4%受访青年感觉想维持深度社
2024-10-03 11:27:00
国产多人生存社交游戏《幽霾》steam免费测试开启
...惊喜。最后因为steam是海外游戏平台,如果你的steam报错卡顿,搜索不到游戏,可以用迅游加速器,免费加速steam平台,轻松体验游戏 并且迅游加速《幽霾》也是免费的,放
2024-09-13 19: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
劳动课养出“团宠”!合肥这所学校两只大白鹅火了,课间互动超治愈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两位新晋“顶流”火了。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社团达人,而是两只身披白羽、步态雍容的大白鹅
2025-11-05 15:05:00
15小时生死救援!绩溪多方力量合力救助坠崖驴友
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
2025-11-05 15:07:00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
2025-11-05 15:23:00
近日,网络热梗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套路”的报道引发关注,“绝绝子”“破防”“包的”等网络热词替代原本语意丰富的表达,部分青少年似乎正陷入一种“不说热梗就词穷”的表达困境
2025-11-05 15: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及时救助晕倒男子 平凡善举温暖深秋烟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没想到他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当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五官血管通路病区护士秦聪收到孙先生(化姓)送来的锦旗时
2025-11-05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