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美国士兵回国后,却患上了“战争创伤综合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4:53:00 来源:戏说三国

越南战争,是二战之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巨大的战争。美国于1965年参战,并在1973年全军撤出了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制造了超过百万人的杀戮,自身也付出了5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的惨痛代价。

然而,美军撤回国内之后,却有数以万计的士兵选择用自杀结束了生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军方医疗机构曾作过统计,越战老兵的自杀率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方面还曾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寻找答案,但最终却没有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美国士兵回国后,却患上了“战争创伤综合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批越战士兵选择自杀呢?

一、士兵回国后的遭遇。

实际上,在美国介入越战之后,美国国内就出现了反战的声音。而随着越南战场的不断胶着,美国也不断向战场投入巨额的军费开支。这使得美国刚刚好转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经济危机眼看就要爆发。与此同时,国内反战的声音也持续高涨,示威游行在美国各地持续出现,美国政府焦头烂额,最终,他们不得不宣布全军撤出越南。

越战结束后,美国政府遭遇了强烈的信任危机。美国人民不仅不相信政府,而且连参加越战的士兵,也被大家厌恶了起来。在美国人看来,越南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参战的士兵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群像纳粹一样该死的战犯。

于是,越战士兵在社会生活中,就遭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厌恶。甚至一些士兵的家人,也以别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对于参加越战的士兵来说,他们对越南作战,不仅是服从军队的命令,也是在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回国后,理应得到英雄般的待遇。而残酷的现实却像冰水一般让人心凉,浇灭了他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美国士兵回国后,却患上了“战争创伤综合征”

二、士兵们因战争疾病缠身。

美国士兵回国后,有很多人都患上了“战争创伤综合征”。由于亲眼目睹了太多亲密战友的死亡,美国士兵开始变得敏感、多疑,他们酗酒、吸毒、失眠,哪怕原来非常开朗的人,也会变得麻木不仁。

除了心理上的疾病,那些在战争中残疾的士兵,还遭受了更残酷的折磨。

他们原本是骄傲的美国大兵,但战争却给他们带来了永久的伤残。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残缺身躯,也渐渐没有了生活的勇气,只能通过酒精、毒品来自我麻醉。例如《阿甘正传》中的丹中尉,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

除了因战友死亡和身体缺陷造成的疾病外,最严重的,恐怕是他们心中的愧疚。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美国士兵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场侵略战争,他们是一群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

美国士兵在越南肆意虐杀村民,强奸妇女,犯下了他们信仰的上帝所不能饶恕的罪恶。这让他们内心充满愧疚,战后没有一夜可以睡得安慰。

美国士兵回国后,却患上了“战争创伤综合征”

毕竟在二战时,他们进行的是保家卫国的自卫战争,法西斯才是侵略者。因此他们总会满怀爱国情怀,斗志满满地与侵略者作斗争。但时过境迁,如今的他们,身上反而披上了侵略者的外衣,还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让他们良心何安?

多年以后,不少越战士兵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重新踏上了越南的土地。他们没有再看到炮火轰鸣的焦土,也没有再看到越南人眼中的恐惧与仇恨,直到那一刻,他们才终于得到了心理纾解。

(参考资料:《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31魔鬼部队”再现,美国开发禁药,乌军能借此反败为胜吗?
...美国媒体消息:原本这种药剂是用于治疗士兵的战后创伤综合征,但是在相关“附件”中提到,乌军还获得了必要剂量的“伊菠加因”用于战地试验。也就是说这种禁药乌军士兵已经开始服用,很可
2024-01-23 19:59:00
...的影响;美国频繁对外用兵,不少老兵都患上了创伤应激综合征,不仅影响到了军队士气和战斗力,这些老兵也无法正常回归社会,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美军需要一种数量“无穷无尽”而且
2024-07-19 10:33:00
俄媒称乌士兵成美禁药试验品
...。根据官方说法,这种致幻剂将用于治疗乌军的战后创伤综合征。不过附件中提到,乌军还获得了必要剂量的“伊菠加因”用于战地试验。俄罗斯专家兼记者亚历山大·萨多夫尼科夫认为,这场大规
2024-01-23 10:14:00
拜登又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周,拜登晚上都会使用CPAP呼吸机,以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PAP呼吸机 资料图拜登毕竟是美国总统,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美国人怎么不焦虑?更别忘了,明年美国大选,两大重量
2023-07-13 12:36:00
...新华社洛杉矶3月3日电(国际观察)美政治炒作“哈瓦那综合征”闹剧收场新华社记者3月1日,美国多家情报部门联合公布了针对2016年以来困扰部分美驻外使领馆人员的神秘怪病“哈瓦那
2023-03-04 16:21:00
拜登又闹了一个国际大笑话
...周,拜登晚上都会使用CPAP呼吸机,以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拜登毕竟是美国总统,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美国人怎么不焦虑?更别忘了,明年美国大选,两大重量级总统竞选人,一个是特
2023-07-13 10:15:00
如何评价电影《战争幽灵》?
...《战争幽灵》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战最黑暗的日子里,5名美国士兵受命前往一座曾被纳粹高级指挥官占领的法国庄园。正当他们进入庄园后,竟经历一连串难以解释的灵异现象,让他们的世界陷入疯
2023-06-08 12:03:00
美研究机构:未发现“哈瓦那综合征”患者脑损伤证据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当地时间18日发表了两项针对“哈瓦那综合征”的研究,结果显示未发现患者有脑损伤的证据。图片来源:美联社报道截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介绍称,第一项研究关
2024-03-19 18:38:00
让美国忌惮的两个国家,一个灭不掉,一个打不赢,被誉大国坟场
...得大兵们晚上睡觉都得抱着枪。越南:给美国留下“战后综合征”的噩梦如果说阿富汗是“打不死的小强”,越南就是美国“不敢再碰的伤疤”。上世纪60年代,美国带着“世界第一”的自信介入
2025-03-17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