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文旅篇 | 歹苏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中篇):洞穴藏奇观,山水蕴文旅——解码乌蒙山村落的自然文化宝藏

类别: 发布时间:2025-10-13 23:41: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穿过普安县青山镇歹苏村黄家坝组的灌木丛,一道宽约30米的黑黝黝洞口骤然出现在山壁间——这就是当地人敬畏又好奇的“黑洞”,也是歹苏村自然文化宝藏的缩影。在这片东高西低的土地上,除了千年历史印记,更有溶洞藏奇、水库映绿、林海涌翠的自然诗篇,这些馈赠不仅滋养着村民生活,更成为村落发展文化旅游的底气。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文旅篇 | 歹苏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中篇):洞穴藏奇观,山水蕴文旅——解码乌蒙山村落的自然文化宝藏

歹苏村庄

洞穴双绝:黑洞与三门洞的千年谜团

歹苏村的黑洞与三门洞相距不足250米,通过暗河相连,洞内的军事遗迹、熬硝灶与传说,让每一次探秘都充满惊喜。

黑洞:“一夫当关”的军事溶洞

黑洞因洞口朝西、常年幽暗得名,走进洞内却别有洞天。洞口宽30米、高12米,刚入洞就能看到一道石块砌成的军事防护墙,墙高2米、厚1米,设有巡逻平台与射孔,角度正对洞口,妥妥的“一夫当关”之势。

穿过防护墙,洞内空间骤然开阔,可容上千人活动。洞顶有三个天窗,最高达60米,阳光洒下形成斑驳光影,既通风又照明。洞壁上,钟乳石、石笋、石柱千姿百态:有的似仙女裙摆飘逸,有的如猛虎气势汹汹,经过千万年水滴冲刷,表面光滑如玉。

更引人好奇的是“景大爷传说”:战乱时期,不满官府压迫的景大爷聚众造反,以黑洞为根据地,带领众人修建防护墙,多次击退围剿。可后来他与手下突然消失,有人说去了云南,有人说遭官府迫害,谜团至今未解,只留防护墙与天窗等待探寻。

三门洞:“万人洞厅”里的熬硝记忆

三门洞因三个洞口遥遥相望得名,从南洞口进入,首先撞见“岩溶博物馆”:洞壁布满石林、石牙、石幔,有的像层层梯田,有的似波浪翻滚,洞厅深处的“美人石”高3米,形似出浴美人,形态动人。

往里走,“万人洞厅”豁然开朗,地面平坦可容万人活动,洞顶圆形天窗洒下阳光,照亮整个空间。角落里,几块石头砌的“熬硝灶”格外显眼,灶膛直径1米,灶边还留着堆放硝土的平台——明清时期,村民在此采集硝土熬硝,一部分制火药护村寨,一部分当肥料肥农田,灶膛里的黑色烟灰,是当年劳作的痕迹。

洞厅深处还有一道防护墙,墙下密布三道防线,长50多米,石阶连平台,设施比黑洞更复杂。没人知道这些防线建于何时、为谁而建,只留下满墙凿痕,诉说着未知的过往。距出洞口不远处的石穴里,还能看到陶罐碎片,据说是前人榨菜油的地方,黑暗中仿佛仍能听见当年的劳作声。

山水画卷:幸福水库与万亩林海的馈赠

溶洞是地下奇观,幸福水库与万亩林海则是地上美景,勾勒出歹苏村的生态底色。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文旅篇 | 歹苏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中篇):洞穴藏奇观,山水蕴文旅——解码乌蒙山村落的自然文化宝藏

歹苏幸福水库

幸福水库:“一库清水”润万家

幸福水库是普安县3座小(1)型水库之一,1958年开工、1988年竣工验收,总库容860.6万立方米,如今是青山镇、雪浦乡、新店乡5万多人的饮用水源,还灌溉着27287亩农田。

清晨的水库最美,薄雾笼罩水面如白纱,远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后,波光粼粼似撒金,均质土坝高31.5米、长192米,站在坝顶远眺,23公里干渠与39公里支渠像银色丝带,穿过田野延伸至各村寨,将“幸福之水”送进家家户户。

如今水库边的“幸福度假村”正在规划,未来将建观景台、步道与农家乐,游客可以钓鱼、露营、品水库鱼,灌溉渠道也将打造成“水上游线”,乘船就能欣赏田园风光。每到春天,水库边映山红盛开,红花海、绿林海与蓝湖水相映,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点”。

万亩林海:“绿色银行”里的宝藏

歹苏村仅杉木林就有上万亩,主要分布在野鹿寨组、箐门口组一带,平均海拔1723米,湿润气候让杉木笔直高达20多米,枝叶茂密如绿色隧道。走进林海,杉木清香扑鼻,负氧离子满溢,夏天来此乘凉,暑气瞬间消散。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文旅篇 | 歹苏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中篇):洞穴藏奇观,山水蕴文旅——解码乌蒙山村落的自然文化宝藏

万亩杉木一角

除了杉木,林海中还有楸树、松树与经果林:楸树木材坚硬,是做家具的好料;松树产松子可食可榨油;经果林里的核桃、板栗、杨梅、猕猴桃,一到秋天就挂满枝头,村民背着竹篓采摘,孩子们在树下追逐,笑声回荡林间。

林海还是“野生动物乐园”,竹溜在竹林穿梭,箐鸡、野鸡林间飞翔,雨季还会长出青苔菌、红菌、鸡枞菌——箐门口组、坝上组的鸡枞菌最出名,味道鲜美且“窝”固定,找到一个窝,年年都能采到。如今村里规划“森林步道”,游客可以徒步探秘、采摘野果,林海的“绿色价值”正被重新挖掘。

自然馈赠:从野生药材到文旅伏笔

歹苏村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8℃,加上茂密森林,成了天麻、茯苓的“生长天堂”。这里的乌红杂交天麻,天麻素含量达1.32%,高于其他地区,深受市场青睐。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文旅篇 | 歹苏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中篇):洞穴藏奇观,山水蕴文旅——解码乌蒙山村落的自然文化宝藏

歹苏村茯苓生产

早年村民采挖野生天麻,难度大且破坏生态。2019年,青山镇引进贵州雄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村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流转4000余亩林地种植天麻。2021年试种100多亩见效,2024年采收鲜天麻80万斤,产值约2000万元,通过订单销往多地。

现在的天麻基地成了“文旅打卡点”:游客可参观科普区,了解天麻生长周期与药用价值;还能体验采挖,亲手挖出白白胖胖的天麻,现场加工成天麻片、天麻粉;基地还推出天麻炖鸡、天麻炒肉等美食,让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茯苓、工业辣椒基地也跟进,推出“茯苓饼制作体验”“辣椒采摘节”,让自然馈赠变成可参与的文旅项目。

在下一篇中,我们将走进歹苏村的乡风民俗,看春节汤圆、清明黄米饭里的乡愁,以及这些习俗如何与文旅融合,让村落成为“有温度的旅游目的地”。通讯员:匡维明 戴胜 张增敏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老山田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下篇):节庆绘欢歌,技艺续薪火——解锁乌蒙山村落的文化密码
当老山田村的晨雾漫过博眉大山的山脊,落泥组的石墙上还留着昨夜火把节的余温,丫口组的竹帘在坯房里轻轻晾晒——这片浸润着传说的土地,除了地名里沉淀的千年故事,更有流淌在节庆里的鲜活热
2025-10-03 23:27: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老山田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上篇):地名嵌乡愁,传说藏根脉——解码乌蒙山村落的千年记忆
在普安县罗汉镇西北部,乌蒙山脉的喀斯特褶皱里,藏着一片被72%森林覆盖率温柔包裹的土地——老山田村。这里不仅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貌肌理,更有24个自然村寨串联起的文化密码。当
2025-09-30 13:10:00
【“探寻乌蒙文脉·弘扬时代精神”系列报道之五】织金古城:时光沉淀的人文画卷
开栏的话:巍巍乌蒙山屹立万载,滚滚乌江水流淌千年,滋养了一代代勤劳勇敢的毕节人民,也孕育了黔西北大地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夜郎古迹等一大批古人类遗址,静静讲述着
2025-05-30 22:57:00
贵州毕节:税收服务送到火把节
...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志倩说。该公司是一家以开发传承乌蒙山彝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为主的民族文化企业,也是赫章县民族文化企业的“领跑者”,彝族工艺产品闻名遐迩,广受消费者欢迎。秉承着
2024-08-07 15:56:00
...阵地建设,还陆续建起了红军纪念馆、黎痕乡愁馆、大田村史馆、苏村苏轼文化园。内容丰富、品位高雅的专业文化展馆建设,不仅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助力了农文
2024-02-04 16:28:00
齐新朝到访到贵州省中医药文化促进会
...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中医药文化活动、乌蒙山国际道地药材展览,组织贵州民间中医培训,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推动贵州道地药材及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
2024-06-08 10:56:00
乌蒙村秀:“北京,我们又来了!”
9月9日,在全球时尚的聚光灯下,一缕来自贵州省盘州市乌蒙山脉的神秘之风,吹拂至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中央。“乌蒙村秀”携其“乌蒙谧境·时尚新生”系列,再次惊艳亮相北京,将彝族千年积
2025-09-10 01:23:00
“村秀”迎新耀古城 “乌蒙村秀 古城新年”活动举办
...化的完美时尚创新。 同时,“察尔瓦”、镶边衣和典型乌蒙山地区彝族妇女服装服饰样式,以及红、黄、绿、橙、粉、天蓝、绿、紫、青、白等传统色彩,与具有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日、月、星
2025-01-23 15:17: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8月16日,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成员会议在宜宾举行,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揭牌。会上发布了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
2024-08-18 06:15: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近日,承德县新杖子镇小营村千亩果园里,毛桃挂满枝头。村党支部书记冯广君随手摘下一个递给记者:“现在随便摘个果
2025-10-14 09:20:00
吉镜头|南湖白桦林披“金纱” 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
南湖白桦林披“金纱”,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金黄的叶片随风轻晃,发出“沙沙”的声响 “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这儿拍几张
2025-10-14 09:30:00
吉镜头|果实累累 南湖宾馆山楂树美不胜收
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山楂树果实累累 山楂树果实累累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 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 山楂挂满枝头山楂挂满枝头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3日
2025-10-14 09:30:00
东湖诗评:从此东坡
是一场梦幻千年一瞬又见东坡遗爱湖畔披一簑烟雨把酒临风立画船千古风流人物依旧风度翩翩是一场神游穿越千年与东坡对话官场的沉浮人间的悲欢听大江东去笑看往事如烟赏清风明月感悟旷达超然是一场幸会遇见黄州
2025-10-14 10:10:00
海底世界:邂逅“怪可爱的水下邻居”
玻璃猫。魔鬼刀。反天刀。弹涂鱼。10月13日,“怪可爱的水下邻居”奇趣鱼类展登陆南京海底世界。反天刀、玻璃猫、弹涂鱼等奇特鱼类集中亮相,游客可沉浸式体验“萌趣+科普”的海洋奇景。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期盼已久的冷空气终于“到货”,南京人可以换上秋装了。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区早晨气温不到20℃,受低空切变线南压影响
2025-10-14 07:33:00
一口鲜醇!龙袍蟹黄汤包添秋味
10月13日,六合区龙袍街道龙袍长江大酒店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包蟹黄汤包。近日,该街道多家饭店推出蟹黄汤包,以满足游客与市民尝鲜需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董家训摄
2025-10-14 07:34:00
“南果北种”火龙果 “甜蜜产业”好红火
金融白领返乡创业,引种“紫水晶”“鄂农”新品“南果北种”火龙果 “甜蜜产业”好红火□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高晓平近日
2025-10-14 07:3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07:56:00
清晨的唐山国际旅游岛菩提岛,霞光播撒在海面之上,与岛上葱茏的树木和建筑相映衬,形成一幅宁静而又绚丽的画卷。摄制|关欣、王木者、李素红
2025-10-14 07:56:00
蚌埠这处水景观公园核心区域基本建成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3日从蚌埠市龙子湖区获悉,作为区域重点民生工程,坐落于蚌埠中央创新区的水景观公园项目,近期其核心区域基本建成
2025-10-13 18:0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田晶晶)9月以来,十堰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多地降雨量较往年显著偏多。10月12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
2025-10-13 18:57:00
万峰林慢生活图鉴
万峰林的慢生活(AI作品)到万峰林走一圈或许你会开始相信有些地方天生就该用来“虚度时光”游客在万峰林骑行(AI作品) 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峰林间的小道漫无目的地骑风穿过稻田的声音是城市里听不到的乡愁游客在峰林下的咖啡馆里欣赏风景
2025-10-13 19:06:00
寒露已过,太原居然连着下了这么久的雨。假期时,尚可在家躲避,到了工作日,便不得不走出家门,去到这雨中。秋雨不急不缓、连绵细密
2025-10-13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