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6日,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百花中篇小说丛书”《美人鱼》《后海》分享会亮相书博会。本次活动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小说月报》编辑部承办。著名作家、《美人鱼》作者赵德发,著名作家、《后海》作者阿占,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杨喆出席分享会。分享会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小说月报》执行主编徐福伟主持。
中篇小说以其篇幅的适中性、内容的故事性、形式的典型性而成为百年中国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体之一,赵德发的《美人鱼》和阿占的《后海》是百花中篇小说丛书的突出代表,以“向海的生命诗学”为叙事核心,对中篇小说的美学范式予以不断地探索与构建,形成独具一格的“中篇小说文体的自律特质”。
活动现场,赵德发深情回顾三十多年前《小说月报》转载他的短篇小说《通腿儿》并荣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重要激励作用。讲述他作为农家子弟,到日照市居住三十多年,渐渐了解海洋、亲近海洋,通过思考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同,使其小说创作发生的重大改变。这些改变,体现在《人类世》《经山海》《黄海传》《大海风》等长篇作品上,也体现在一些中短篇作品上。赵德发通过分享《美人鱼》的创作契机、采访过程、作品内涵,阐述了《美人鱼》让人耳目一新的缘由。他说,海洋馆是微缩的海,这里面有风波,也有诗意;有时代之影的投射,更有精神之光的绽放。就如何写好海洋文学作品,他也根据自己的体会发表了诸多见解。
阿占感谢《小说月报》对于她的发现与挖掘,从转载她的短篇小说《制琴记》、授予百花奖,及至持续关注她与海洋有关的系列中短篇小说,都让她在纸上行走充满了温度与力量,产生了方向性意义。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阿占已持续故乡书写二十余载,她讲述如何扮演“潜在的叙述者”、扮演“他者”和“回望者”,以及凭借这些视角,如何构建人、海、城三位一体的小说风景,思考海洋带来的人间向度与审美情致,体察海边小人物的失意和失意过后的希冀。她表示,对于老海、老城的熟稔,更利于在小说中精心布设空间的多样性,这些在《制琴记》《墨池记》《人间流水》《来去兮》《石斑》《不辞而别》《孤岛和春天》等作品中,都获得了较大体现。写出具有北方海边世纪史气质的《后海》,是阿占近年创作的重大推进,她将创作过程、历史责任、海洋审美等与大家做了分享。她说,潮汐起落之间,独特的生命诗学叙事空间和叙事基调已经产生,她尊重这件事、服从这件事,并且一直幻想把自己放到自己在做的这件事情中燃烧一把。
徐福伟认为,海洋是小说创作的重要母体。在生命诗学的观照下,海洋不仅是一种心灵与情感的意象符号,更是一种观照生命本位的审美空间和文学世界。诗人沃尔科特说过:“我最初的朋友是大海,现在,大海是我最后的朋友。”《美人鱼》和《后海》是近些年来北方海洋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皆以海洋、海滨为叙事场域,将风物、人事、情感有效地融入生命体悟之中,从而与广泛的社会人生关联,在希冀追问中叩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呈现出鲜明的黄海海滨生命诗学空间的建构与阐释的韵味。
汪惠仁总结道,感谢赵德发、阿占两位老师无私分享他们关于海洋美学独特的文学观,感谢他们对百花文艺出版社、对《小说月报》所做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鼓励。“百花中篇小说丛书”延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百花小开本的出版传统,通过几代百花人的接力,截至目前编辑出版了将近100本,而且还将继续做下去。这套丛书尽管它们篇幅不长,但是以单行本的形式呈现,这是百花社向优秀的中篇小说致敬的一种方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面对新的出版方式和传播方式,读者的创造力、作者为读者写作的思维方式、出版者前思后想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共同构成了这套丛书独特的气质,也相信在未来这套丛书将会成为中国现当代汉语优秀中篇小说的一道亮丽景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记者 曹竹青 李欣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