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前不久,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谌颖和团队去基层社区为独居老人开通智能电视服务。在技术加持下,智能电视不只是“能看电视”,老人只需摁下遥控器按钮,就能直联社区医院问诊,还能接听来自儿女的语音留言。
在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作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代表的谌颖,分享了这个小故事。“现场听到独居老人感谢的那一瞬间,所有的线缆和代码都有了温度。”谌颖说。
谌颖是一名80后工程师,主要负责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其中包括让广电网络的“老三样”变成“新三样”:电视机升级为智能电视机,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老旧的机顶盒升级为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让观众享受更极致的视听体验;将同轴电缆升级为光纤和5G,将优质节目信号传送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谌颖和团队还在做一件事:让看电视更简单。2023年,广电总局启动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谌颖团队也投入到这场“视听体验保卫战”。针对两个遥控器、看电视操作复杂问题的时候,团队研制出了三模通用遥控器,实现“所见即所控”;团队还研制了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只需要一个U盘大小的设备,就可以解决连线多、不美观的问题。
谌颖在发布会现场展示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摄
此外,为了满足群众对于优秀经典作品的需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广电主办的“重温经典”频道于2024年2月开播。频道挑选播出群众喜爱、经久不衰的作品,不插播任何商业广告,同时也不增加收视费用。
“在频道开播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难、印象最深的技术问题,是经典作品的画面修复。”谌颖回忆,当承载岁月记忆的胶片、磁带摆在面前,层出不穷的花屏、跳帧、爆音等问题都让技术团队头疼不已。为此,团队对每一帧画面进行修复和优化,对照原著逐字逐句地为“老剧”添加字幕,最终,6万分钟的经典作品重新在荧屏上绽放光彩。“我想,真正的文化力量从来不是精美的包装,而在于经典作品直抵心灵的共鸣和感动。”谌颖说。
“‘科技赋能广电’不是一句空话。”谌颖表示,“技术的进步从来不应只在于‘更强大’,还要追求‘更有温度’。”【责任编辑:蒋肖斌 郭韶明编辑:朱宏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