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粮食生产安全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支撑,机械化及社会化服务程度位居广西前列——
宾阳县“藏粮于技”见真功
本报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班 昊 实习生 莫荣珍
在农机助力之下,农民们“双抢”效率大大提升。罗桂源/摄
践行“四力”我在现场
本报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班 昊 实习生 莫荣珍
7月27日,正值“双抢”时节,记者在位于宾阳县大桥镇的三佳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自动喷淋设备正在对晚稻秧苗进行补水作业,沾满水珠的秧苗生机盎然。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忙‘双抢’,我们育秧服务的生意很不错。”公司负责人韦中庆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配备涵盖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插、农资、统防统治、机收、收购等现代农机设备50多台(套),“拿插秧来说,一个人工一天最多能完成一亩地,而一台插秧机一天就可以轻松搞定30亩以上,收费仅为60元,二者相差甚远。”
据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助理方永颖介绍,该县是我国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县拥有各类农机超4万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90%,粮食生产机械化及社会化服务程度位居广西前列。
种植户如何及时获知当地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在宾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信息股工作人员覃进朝的指导下,记者打开了“宾阳优质稻全产业链系统”微信小程序,“水稻工厂化育秧”“收购湿稻谷”等多条服务信息一目了然。在位于古辣镇马界村的宾阳县优质稻全产业链智能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平台的多项功能:20个土壤墒情站、5个气象站、6个虫情测报仪以及200多个摄像头分布在全县各水稻主产区,对温度、湿度、病虫害信息及水稻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搜集分析,为宾阳县粮食生产提供大数据支持。
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支持下,宾阳县落实“藏粮于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各项举措更加精准、到位。在大桥镇马村一带,500亩水稻粉垄技术示范基地内的早稻已经成熟,多台收割机正在田间往来作业。大桥镇鑫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佳雄告诉记者,经过第三方机构测产,采用粉垄技术的稻田亩产达528.8公斤。据了解,今年该县计划创建6万亩“富硒优质稻种植示范区”,其中新增种植富硒古辣香米5万亩;相关部门在大桥镇开展500亩水稻粉垄种植技术试验,在宾州镇等8个镇创建3.5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5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全县优质稻良种覆盖率98%以上。
“粮食好不好,还得消费者说了算。”走进落户宾阳县宾州镇工业集中区的广西新禾米业有限公司化验室,一台食品重金属检测仪正在对该公司收购的稻谷进行抽样检测。“我们坚持不合格的原粮不进厂、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让产品质量担当公司的‘形象代言’。”公司负责人欧杰开告诉记者。
在落实“藏粮于技”的同时,宾阳县启动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已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944万元、种粮补贴资金592万元,确保“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今年上半年,该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6.0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6.2万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