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山呼海应 稻鸭共生
常慈合力发展一田双收新“稻”路
本报讯 (报道组 张曌 通讯员 吴宇杰) 近日,常慈山海协作万羽稻鸭共生项目启动,常山县金川街道4个村与宁波乡下鸭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开展万羽稻鸭共生产销合作试点,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发展共富新“稻”路。这是常山县和宁波慈溪市开展山海协作以来落地实施的又一共富项目,标志着两地山海协作共富之路不断走深走实。
“稻鸭共生”是一种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模式,将鸭子养殖和水稻种植相结合,形成一种互惠共生的生态系统。鸭子好比是田间的“管理员”,在田间游走时可以采食水稻周边的杂草幼苗,增加稻田透光率,促进水温提升,有效刺激稻秧生长,鸭子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省钱、省力又无害。
今年3月,慈溪市匡堰镇干部成双在常山县挂职,他在前期走访中了解到,常山曾有农户尝试过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但鸭子销路不稳定,而慈溪市刚好有企业从事鸭子的加工销售,于是他有了促成合作的念头。有了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加上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常慈山海协作万羽稻鸭共生项目顺利落地。
项目一期将在金川街道4个村的1500亩稻田中养殖15000羽麻鸭,由宁波乡下鸭食品有限公司在约定时限内完成麻鸭的保底价收购。据测算,每亩稻田养殖的麻鸭最少可卖上千元,种植的生态稻米价格也会上涨,将带动各村30余人就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100万元。
自2012年常山县与慈溪市正式“结亲”以来,两地山海协作已经过10余年的探索,在产业、消薄、科创等多方面成效显著。近三年来,丝瓜络共富产业园、“跑步鸡”养殖基地等项目在常山县纷纷落地,为两地的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常山县以“山”的丰富土地资源与劳动力,向慈溪市“海”的先进发展模式与产业链条持续“借力”,促成一次次“山海共赢”。
“我们将发挥首批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释放稻鸭共生生产效能,为县域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亮出具有常山特色的'生态稻鸭'金招牌。”金川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广贵表示。
接下来,常山县计划将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继续扩展到其他乡镇,并通过打造具有常山辨识度的生态稻鸭和有机大米两张“金名片”,进一步做好山海共富新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