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海网2月24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24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获悉,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成功完成首批次海洋装备实海试验,对海洋环境监测仪器、海底采矿车样机、水面无人船等多类型海洋装备进行全面测试。此次海试任务的成功完成,标志着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建设已初见成效,开始具备海洋动力环境长期监测、海洋智能装备作业实时测试等实海试验能力。
恶劣海况下进行海洋装备布放回收。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供图
据了解,海试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克服高海况恶劣环境,经过多日、多航次连续作业,先后完成了海洋风浪流动力环境观测、海洋智能装备功能测试、水下装备精确定位导航、海底环境扰动监测等试验任务。该团队依托近期建成的试验场测试平台,安装部署了波浪观测浮标、温盐深传感器、浊度计等环境监测阵列,实现对水深、风、浪、流、水温、盐度和浊度等水文环境长期测量;海上布放自主研发的海底采矿车原理样机,通过水下声学定位,准确探测模拟的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并采用创新研发的吸扬式水力集矿方法,完成对多金属结核矿物模拟颗粒高效率、低扰动采集;利用海底采矿车搭载的浊度传感器,并配合试验场环境监测阵列,全过程、全方位监测海底羽状流生成演化过程;布放无人船,在远海、高海况恶劣环境下测试其自主航行功能,并采用无人船对海底采矿车海上收放、试验场边界浮标等进行抵近、协同观测。海试全过程中,海上试验区数据与视频信号实时、远程传输至岸基测控站,实现海陆间信息互联互通。
团队登上试验场海上测试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有关负责人透露,海试任务的完成,全面验证了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开展海洋动力环境实时观测,以及在水面、水下和海底的立体海上试验区开展海洋装备测试等实海试验能力,标志着试验场建设迈出坚实一步,正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试验基地。
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建设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主持承担,2019年起开始规划建设,2025年1月建成海上测试平台与岸基测控站。该海上试验场距离三亚崖州湾海岸线20余公里,长3000米,宽1000米,海域面积300公顷,可开展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环境科学仪器、海洋测试设备等各类海洋装备实海试验,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装备创新研发提供有力支撑。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