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或许是随着年岁增长,人们更加珍惜亲情的温暖。近来,老妈不停地提及大姨和小姨,她说过年即将来临,只要天气晴朗,希望我能陪她一同探访大姨和小姨的家,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心生思念,渴望着与老姐妹聚聚。她边说边感慨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亲人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提到我老妈和她的两位姐妹,三人的人生轨迹迥异。大姨因为身体有些残障,嫁给比她大十几岁的大姨夫,他们在老家依靠务农为生,还要供养两个表哥上大学,尽管两个表哥都很争气,有着稳定的工作,但大姨一家依旧是三姐妹中相对辛苦的一支。
我老妈嫁给了一位退伍军人,两人都是工薪阶层。随着老爸下岗后,我们艰难地创业谋生。老爸过世后,老妈便搬到我身边,帮我照顾孩子,我自己经营着一点小生意。我们母女三人这几年勉强维持着生计,虽然比以前好一些,但仍算不上富裕。
至于小姨,由于是家中的末子,从小被宠爱,思维灵活,喜欢冒险。她用姥爷和老妈凑的一笔钱,与小姨夫一同经营各种生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两个儿女也都有出息,是三姐妹中生活富足、舒适的一家。
对于拜访大姨家,我欣然答应,因为大姨家的两个表哥一直对我关照备至。但是对于小姨家,我却不太愿意前往。自从我曾向小姨借过一笔钱后,再也没有踏入过她的家门。我感觉小姨有点见财起意,似乎并不愿意让贫穷的亲戚频繁造访。
时光飞逝,回想起七年前我刚离婚的艰难时刻。为了更方便照顾儿子,我决定自己创业,然而手头却一分积蓄都没有。老妈建议我去找小姨借点钱,因为小姨家有钱,应该能帮助我。我也认同这个想法,知道小姨家有一支运输车队,经济状况较好。我对此充满信心,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往小姨家。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顺利。面对我的请求,小姨却以困难的表情告诉我:“最近小姨夫打算扩充车队,资金紧张,正在四处筹钱。”我坚持表示只需要借5万元,用于创业方便接送孩子,却被小姨反劝,她认为我一个单身女人创业风险大,建议我再婚找个有钱人嫁了,省心省力。最终,我不仅没有借到钱,还受到了一番劝诫。
失望而归后,我再也没有踏足小姨的家门。然而,小姨家的生意却越做越大。听老妈说,前年小姨夫和小姨决定退隐二线,将车队交给表弟打理。老两口则在市里的富人区买了别墅,过年也不再回老家,而是与弟妹们在别墅里欢聚。
虽然有老妈的帮助,我这几年的生活也还算过得去。然而,与小姨家的弟妹们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因此,我不愿意主动去小姨家,避免成为笑柄。我觉得现在我和小姨的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不希望显得像是在巴结她。不过,老妈却没有考虑这些,她眼中小姨始终是亲人,觉得小姨对她真心好。每逢过年过节,都有人给老妈送上小姨寄来的箱装奶。
老妈时常怀念这份深厚的情谊,总是念叨着想去看看小姨,给她送一些老家的特产,如新压榨的花生油和小米。老妈如今身体渐差,看着她越来越强烈的愿望,我实在不忍心违背她的意愿。我抱着美好的期望,认为如今小姨更加富有,应该会慷慨大方,尤其是当初创业时老妈还帮过一把,她对老妈不会太差。然而,没想到贫富悬殊之后,人心竟如此现实。
出发前,我和老妈商议了一下行程,决定先去小姨家,然后再顺路去老家大姨家,这样可以省去绕路的麻烦。我们在早上9点出发,老妈提前给小姨打了电话,告诉她我们会路过,没想到小姨听后一再表示不用过去,说太远了,等到明年开春她回来看老妈。尽管老妈坚持要去,小姨最终勉强同意了。
老妈特意购买了两个20斤的新桶,请求老家的叔叔帮忙装了两桶压榨的花生油,并购置了10斤小米、精磨的玉米面和豆面。老妈说,知道小姨养生喜欢吃窝窝头这样的粗粮。
我们在高速上行驶了两个小时,到达小姨家时已经是中午,肚子又饿又冷。我搀扶着老妈下车时,发现她的手冰凉。
看到小姨家门口气派的样子,老妈感慨不已,羡慕地夸小姨有福了。按门铃等了好一阵子,小姨才出来。本以为小姨多年未见老妈,会欢喜高兴,感慨亲情,但事实却出乎意料。老妈激动地拉着小姨的手,小姨却淡淡地称呼她为二姐。我从车后备箱里拿出土特产,小姨瞥了一眼,对老妈说:“大老远拿这个干什么,我们现在也不吃花生油了。”
小姨让我们把东西放在院子的侧房,然后引领我们穿过精致的园景,在大厅玄关处换上了毛茸茸的拖鞋。门口摆放着两双酒店里的一次性拖鞋,小姨让我们换上。我看到鞋柜里其实还有几双毛茸茸的拖鞋,但小姨并没有拿出来给我们。
进入小姨家后,老妈眼巴巴地欣赏着豪华的家具,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张西望,赞叹不已。小姨得意地说:“这算什么,家里简单布置一下而已。”然后也没邀请我们坐在看似很高档的沙发上,直接带着我们去了餐厅。我以为小姨为了款待老妈一定准备了丰盛的大餐,所以显得如此急迫。
小姨解释说小姨夫有事外出应酬,所以特意做了老妈喜欢的菜。我满心期待,结果小姨端上了一盘白菜炖豆腐,一盘白菜五花肉炖粉条,还有三盘白菜馅水饺。
小姨一边端菜一边和老妈聊天:“咱俩从小就喜欢吃白菜炖菜,白菜馅水饺,这么多年了我还是钟爱这口味。”老妈也高兴地附和:“是啊,咱俩都喜欢这口味,冬天没有比大白菜更美味的蔬菜了。”
我默默地瞧着小姨家那个气派的厨房,敞开的冰箱门,然后低头专心吃饺子。
用餐结束后,小姨也没有邀请我们到客厅,而是坐在餐厅里和老妈聊天。谈到老妈身体差,小姨也不时打哈欠,直到询问老妈是否要休息。老妈看我坚定地摇头,就说:“算了吧,我们还是直接去大姐家吧,看到你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
小姨客气地说了几句,没有挽留,却给老妈拿了一箱奶和八宝粥。我推辞不要,坚决不让放到车上。小姨有些生气了,我无视她,拉着老妈径直离开。
在路上给大姨打了电话,告诉她今晚会到达。本来老妈打算在小姨家住一晚,然后第二天再去大姨家。因为老妈和小姨年龄相近,从小就有默契,想要好好聊聊,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物是人非,亲人间也逐渐显露出现实的一面。
到了大姨家时天已经黑了,已经七八岁的大姨已经在村头等着我们了。她热情地拉着老妈的手,一瘸一拐地走,让我自己开车回家。
一到大姨家,大姨父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急忙叫我们快回家,说天太冷了。他告诉我们他整下午都在烧火炕,现在里面温暖宜人。我和老妈爬上火炕,大姨给我们盖上厚厚的被子,瞬间感觉炕头火炉的温暖。
这时,大姨父搬上小饭桌,端上一锅炖了一下午的小鸡炖蘑菇。大姨说这是他们家自养的过年大公鸡,现杀的。另外还端上一盆炖得乳白汤的鲤鱼。大姨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老妈觉得太多了,担心吃不完。大姨父笑着说,吃不完就多住几天,一起享用这些美味。
夜幕降临,大姨带出一床新被子,细心地为我和老妈分别铺好。她把老妈安排在火炕上,让两位老姐妹挨得近些,一边小声交谈,我则在迷迷糊糊中入睡,她们仍然在继续谈论。第二天,离别时,大姨舍不得地握住老妈的手,不舍得让她走。老妈解释说家里有生意不能拖延,等到明年春天温暖些,她自己会坐车过来多住几天。
在老姐妹依依不舍的时候,大姨父搬来了两只新宰的大公鸡、一只大鹅、一条猪腿,还有自家加工的火腿和腌制的鸭蛋,都给搬上了车。他说我生意繁忙,没时间准备年货,让我带回去过年用。我有些惭愧,来时只为大姨父准备了一条烟、一箱酒和两箱奶,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大姨家虽然没有小姨家那么富裕,却将他们所能准备的都慷慨地赠送给了我们。相比之下,小姨生活富贵,却只提供了平日自己都不食用的饭菜款待我们,显得有些高高在上,看不起人。我深知人情冷暖,了解世态炎凉,但真没想到老一辈的亲情也会如此现实、冷漠。
这次陪母亲探亲,让我真切地领悟了"穷亲戚和富亲戚"之间的真实人性。今后,我决心过好自己平凡的生活,富裕的小姨没必要过于冷漠,不要热脸贴冷屁股,避免让人看不起或者感觉占了便宜。而大姨家我决定会经常走动,多陪老妈去看看她,下一次也要为大姨准备一些实用的东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