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4月23日,贵阳市委老干部局邀请获得全国、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代表作事迹宣讲。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乌当区政协原主席欧阳俊、国家税务总局贵阳市税务局退休干部赵新玲,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白云区委原助理调研员邓贵林,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代表花溪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申万荣深情地讲述了他们所在集体和个人永葆政治本色、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光发热的奋斗经历。
情暖下一代,关爱润童心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从区政协退休后,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选择了从事关工委工作。2003年,接任区关工委主任时,基层关工委面临无人员办事、无经费保障、无阵地办公。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没有人员,我就积极动员退休同事加入区关工委工作;没有资金,我主动对接,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经费保障;没有工作阵地,就抓住村级综合楼建设的机会,解决无阵地办公难题。通过持续努力,截至目前,全区已建关工委238个,参与‘五老’2000多名,活动阵地169个,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这些年,也遭遇了诸多困难,2021年查出肠癌,2022年老伴也走了,好多人劝我别干了,回家好好休息。但一想到那些娃娃曾在风雨中飘摇,如今终得以健康成长成才,便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年84岁的欧阳俊动情地说道。
岁月沉淀处,余热亦生辉
“我从事孤独症救助公益事业已有20多年了,走上这条公益之路,最开始是为了帮助孤独症的儿子。那时候国内孤独症救助机构并不完善,我就决定自学孤独症知识,帮助儿子做康复训练。2009年,因为找不到适合孤独症孩子的学校,我们就组织了几名孤独症孩子的父母,一起成立了爱心家园训练中心,自主出资聘请专业的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康复训练。爱心家园成立后,不断有慕名而来的孤独症患者家庭上门求助。爱心家园逐步扩大,从最初的8人,逐渐变成几十人,最后增加到200余人。如今,爱心家园已成为贵州省最大的孤独症患者康复训练机构,已经为7000多名孤独症患者提供了特殊教育和帮助。令人欣喜的是,有30%的孤独症孩子经过训练,回归了普通的幼儿园、学校……”赵新玲执着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为她点赞为她鼓掌。
红心永向党,银龄建新功
“组织上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为建设白云奉献自己的‘余热之光’。2020年,我的组织关系从区委转到区委老干部局,当时一起转组织关系的还有区四大家40多名老党员,局党总支决定新建一个党支部,我在选举中当选书记。我与支委从‘零’开始,狠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对表抓基础、强弱项、扬优势,使组织生活严起来,各项工作实起来,当年就通过了‘双化’验收达标。党支部召开第一次组织生活会,我至今记忆犹新,党员们满怀深情地给我讲,没想到退休多年后,重新找到了‘家的归属’。我们发挥优势筑堡垒促发展,聚焦‘一老一小’,激励党员在老体协、关工委组织中发挥作用。”邓贵林的话掷地有声,彰显了一个老党员应有的初心使命。
退休不退志,聚是一团火
申万荣说道:“作为区人大代表,我在区各次人代会上提出代表意见建议,2022年提出的关于在花溪一中开设‘乡村振兴’高坡班(试点)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班已于当年8月开班,每年定向招收50名初中新生,扩展了边远地区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范围;2024年提出的关于马铃乡黄金谷发展等建议也基本得到解决,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党支部时刻关心关注青少年教育,9名党员自愿在区各级关工委发挥余热,组建‘五老’宣讲员、老干部‘智囊团’等,开展捐资助学、爱国主义教育、上‘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他表示,支部党员将坚守“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革命初心,积极投入全区发展大局,扛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使命担当。
他们的发言饱含深情、情真意切,既饱含对党和人民的赤诚初心,又彰显“银发不减凌云志”的担当情怀。他们以亲身经历诠释忠诚本色、以无私奉献践行使命担当、以余热生辉映照时代征程,不仅展现了贵阳贵安离退休干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精神风貌,更为全社会树立了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的榜样标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凌洁 虞富文
编辑 黄飞
二审 黄修宇
三审 陈乾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