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国不惜在印度身上下重注,印度怎么想?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25 10:20:00 来源:直新闻

美国不惜在印度身上下重注,印度怎么想?

直新闻: 当地时间6月23日,印度总理莫迪结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莫迪宣称美印两国关系开启“令人自豪”的新篇章,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张思南: 我相信莫迪本人一定对此次访问感到自豪,他享受到了美国能给予来访领导人最顶配的待遇。事实上,拜登上台以来只接待过两次国事访问,一次是2022年12月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一次是2023年4月的韩国总统尹锡悦。

印度媒体《金融时报》兴奋地写道:拜登为莫迪准备了盛大的招待,其中包括两场晚宴,一场“亲密而私人”,另一场则是“宾朋满座”,共同见证“美国回来了,因为这一次,有印度站在美国这一边”。

拜登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表示,印度对于“维护西方主导的全球国际秩序”至关重要;拜登还宣称,中美关系和美印关系不一样,因为美国和印度都是所谓的“民主国家”;然后,注意啊,拜登强调,美国和印度都曾被英国殖民统治,而因此具备某种“政治协同性”,两国联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民主制度的影响力。

有趣的是,我注意到,美国人这边,则不尽然对“印度站在身边”感到自豪。有很强烈的声音认为,拜登政府毫无下限地与印度站在一起,严重破坏了美国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可信度。

有70名民主党国会议员在一封公开信中抨击,拜登对于莫迪的卑躬屈膝,事实上违背了美国向全世界所宣扬的价值观外交。用美媒CNN的原话来说就是:“莫迪领导的印度教民粹主义政府严重侵蚀了人权、政治公义、新闻和宗教自由。”CNN在报道中举了一个例子:今年3月,印度主要反对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因为卷入一起“涉及莫迪名字的诽谤案”而被褫夺国会席位。某种意义上,这个例子对于美国的价值观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它相当于共和党领袖因为说了拜登的坏话而被逐出国会。更不要提印度还有长年的种姓迫害、女性压迫和宗教自由压迫尚未得到解决,而这些议题在此次拜登接待莫迪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出现。

我刚才提到的民主党国会议员公开信就强调:为了让世界认可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某种可信度,美国必须将这些价值观平等地应用于所有国家身上,无论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不能有双重标准。

换言之,拜登对莫迪的高规格接待引发了一个质疑:为了遏制中国和俄罗斯所谓“对于西方国际秩序的攻击”,拜登政府不惜和另一个公然侵蚀西方价值观的国家联手,这是否为一种自相矛盾?或者说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自相矛盾”,而是拜登或许就没那么在意什么价值观,单纯只是将肮脏的地缘政治利益置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上。

美国不惜在印度身上下重注,印度怎么想?

直新闻: 那这个质疑会引发什么后果呢?

特约评论员张思南: 这个质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美国不同于历史上那些军事霸权国家,美国的霸权体系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硬实力,比如说美国的工业产值、GDP以及遍布全球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基地;另一部分则非常独特,是美国基于价值观体系的全球影响力,这个世界曾经相信美国在慷慨陈述自由、民主、平等、公益、共同繁荣这些概念时,是严肃的,是认真的,是会最终落实的。就像《孟子》中所言,“得道多助”,这里的“道”必然不是狭隘、肮脏的地缘政治利益,没有人愿意为了美国人的江山永固而卖命,即便是美国的盟友,真正向往的也是一个所有人更美好的世界。

过去几天,白宫一再强调莫迪访美与中国无关,但CNN就感慨道,如今在华盛顿,一切都与中国有关。而当一切的对外战略最后都归向更广泛的中美对抗,华盛顿的决策者必然会失去理智,失去全局视野,偏离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根基。

美国是如此执着地寻找对抗中国的力量加持,而莫迪也投其所好,说出了拜登最想听的那句话:美印两国联手,可以“增强力量”。美国也许获得了它所渴望的力量,一个对抗中国的潜在伙伴、支撑美国印度洋军事部署的抵近基地、一个可以承载产业链“去中国化”的新经济体,但是代价是什么呢?我无法预言美国的命运,一个不再是如日中天的美国,剥离了价值观体系的全球影响力,纯粹依赖权力政治,又还能将其霸权延续多久呢?

美国不惜在印度身上下重注,印度怎么想?

直新闻: 美国究竟可以在美印关系中获得什么?

特约评论员张思南: 当地时间22日,莫迪在美国国会演讲中表示,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即确保一个“自由、开放、包容的印太地区”。但莫迪还留了个扣子,他强调,印度反对“任何单一国家”对于“印太”的控制,看似说的是中国,但印度会与美国站在一起反对中国吗?莫迪没有明说。

美国杂志《外交事务》在5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就谈到,美国向印度靠拢,完全是基于一个假设:当华盛顿在涉及中国的冲突对抗中寻求帮助,新德里会作出有利于美国的回应。

但这个假设,《外交事务》杂志认为,是完全错误的。美国和印度有没有共同的安全利益?有,但两个国家在安全认知上的分歧更大。美国希望印度为延续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而承担“共同防御”的职责,这个职责也意味着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地缘接壤的国家,将陷入与中国对抗的第一线。但印度没有理由主动卷入任何不直接威胁其生存安全的中美对抗之中,这就是为什么莫迪在我刚才提到的演讲中,使用了隐晦而非明确的表态。

印度对于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没有任何天然的忠诚,美媒CNN也承认,华盛顿的决策者从不抱希望印度会成为美国的正式军事盟友。印度之所以重视与华盛顿的合作,是因为这种合作为印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可以增强印度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可以为印度自身的发展撑起更宽松的国际环境,不是因为印度觉得有任何义务在中美对抗中为美国提供支持。

打个比方,美国好比在酒吧里跟姑娘搭讪的小伙子,印度就是那个被搭讪的姑娘,小伙子意有所图,但是那个姑娘不欠他任何东西,无论小伙子给姑娘买了多少杯酒。

所以无论美国向印度转让了多少技术,为印度生产多少通用电气的航空发动机或是MQ-9“收割者”武装无人机,或是投资建设多少半导体生产基地,都不会改变美印关系的本质。以两国签署的大量防务协定为例,究竟是为了抵消印度当前对俄罗斯高达65%的武器进口依赖,还是印度希望从此建立对于美国的武器进口依赖?如果印度聪明的话,既然要对俄罗斯“去风险化”,就一定也会对美国“去风险化”。

而美国因为畸形的反华政策,不惜在印度身上下重注。这就是为什么印度自建国以来始终坚持“不结盟政策”,当年印度可以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今天印度也希望重复冷战时期的路径,利用中美对抗为自己谋所谓“渔翁之利”。印度玩的就是“老三的胜利”,当这个世界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互相争斗之际,老三就自然是酒吧里最漂亮的姑娘,拜登可以对美印关系有浪漫的幻想,但印度又会不会和美国一条心,那就不好说了。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家印媒关注拜登与莫迪会晤动态:美国又说支持印度“入常”
“美国支持印度‘入常’”。G20峰会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新德里电视台、《印度时报》《经济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9日关注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动态。美国此前也挺
2023-09-09 17:48:00
75名美国议员联合施压,拜登不敢得罪印度,当莫迪面强扯中国
文/无为了拉拢印度,拜登政府可谓是煞费苦心。据环球网报道,近日,印度总理莫迪高调访问美国,不仅与拜登会面,发表联合声明,还在国会发表了演讲,不过,尽管拜登对莫迪的来访给予了高度重
2023-06-23 20:23:00
莫迪不天真,拜登也不天真
21日,美国总统拜登夫妇在白宫迎接印度总理莫迪到访。图源:美联社直新闻:印度总理23日结束对美三天国事访问,美印发表了联合声明,你对莫迪此访有何特别观察?特约评论员 管姚:莫迪访
2023-06-24 13:00:00
美媒:美国对“有争议的莫迪”敞开大门
6月22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拜登(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白宫会面。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晓静6月20日至23日,印度总理莫迪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他的美国
2023-06-27 14:20:00
多家印媒关注拜登与莫迪会晤动态:美国又说支持印度“入常”
“美国支持印度‘入常’”。G20峰会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新德里电视台、《印度时报》《经济时报》等多家印度媒体9日关注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动态。美国此前也挺
2023-09-09 15:10:00
拜登“超规格”接待莫迪 背后分歧难以弥合
中新网6月2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4日,印度总理莫迪结束了为期四天对美国的正式访问,有媒体指出,美国总统拜登此次用“最亲密盟友”才享有的“超规格”待遇接待了莫迪,但表面
2023-06-26 23:30:00
莫迪访美获超规格接待,美国或意在拉拢印度遏制中俄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印度总理莫迪于当地时间6月20日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给予了莫迪超出常规的高规格接待。中国专家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强调,美国此举意在拉
2023-06-22 15:19:00
支持印度“入常”!拜登又给莫迪画大饼,第7次申请哪国会否决?
...进行了会晤,在会晤中拜登又给莫迪画大饼,扬言要支持印度“入常”。这是印方一直以来的梦想,但这还真不是美国能说了算的,印度想要成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必须得到“五常”的全部支持。所
2023-09-11 20:21:00
莫迪与拜登谈了52分钟
据共同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9月8日与印度总理莫迪同意推进防务合作并努力维护“印太”地区自由。报道称,拜登与莫迪的会晤是在本周末二十国集团(G20)新德里峰会前在莫迪的官邸举行的。
2023-09-10 17:5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
长图丨田间的对话
编辑:陈梦伊
2025-09-29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