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驴友穿越秦岭失联遇难 家属起诉救援队、同行者、环保部门等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9-23 09:1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公益救援的价值,从来不是‘零风险’,而是明知可能有风险,依然选择去做。”近日,“秦岭4·21失联事件”遇难者家属起诉救援队等各方一事引起广泛关注。9月22日,此次诉讼被告之一的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赵女士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表示,非常理解家属的心情,也希望向外界传达,哪怕被告上法庭,这份“必须救”的初心也从未动摇,不怕被告,只怕“没人敢救”。

>>事件回顾

驴友穿越秦岭失联遇难 家属起诉救援队、同行者、环保部门等

2025年4月21日,两名驴友在陕西秦岭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光鹿跑兵冰”路线(途经光头山、鹿角梁、跑马梁、兵马营、冰晶顶五座山峰,全长约40公里)进行徒步穿越时失联。多支救援力量参与搜救,遗憾的是,两人最终均被证实遇难。

据悉,多个参与当时搜救行动的救援队被其中一名遇难者家属起诉至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被告的不仅有公益和商业救援力量,还有与遇难者相约爬山的同行人员、事发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此案于9月17日在长安区人民法院沣峪人民法庭开庭。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有媒体报道,据被告的某救援队队员杨某所述,家属起诉的理由主要是认为他“阻止报警,耽误了最佳救援时间”。杨某对此解释称,当时尚未确定失联者具体状态,一条40公里的徒步路线有几十个路口,初步排查仍在全面进行,无法立即判断失联者是仍在行进、下撤还是迷路。杨某表示,救援分为主动介入和政府介入。政府介入时需要经历先报警、寻找救援力量、救援准备、开始救援。而救援力量主动介入,那就是在没报警之前,救援已经展开。救援队在接到求助后当晚就主动展开搜救,当时尚未确认失联者状态且未联系上家属。

9月22日,记者联系到杨某,对方表示,当时只想尽快找到失联者,没想到后续会发生这么多事情。目前还在举证期间,不方便透露太多,只想安安静静等结果。

>>对话负责人

参与公益救援10年 成为被告心里比较难受

9月22日,此次被诉的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赵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表示,被遇难驴友家属起诉的除了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还有相约爬山的两名同行人员、事发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另一支救援队的队员杨某。

赵女士介绍,杨某曾是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今年3月离开他们所在的队伍,并成立了一支商业救援队,“家属可能误认为杨某还是我们救援队的志愿者,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于是将我们一同起诉了,至于家属和杨某当时是怎么沟通的,具体细节不清楚。”赵女士说,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也是此前的秦岭救援队,至今成立已10年,2020年在西安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主管单位为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是公益性、非营利性单位,救援方式为“非警不接”,在接到警方、消防等部门电话后会紧急开展救援。

“心里比较难受,我们参与公益救援10年了,突然被遇难者家属告上法庭。尽管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还是会有一定的舆论压力,很多人也会认为是救援事故。”赵女士回忆,西安市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是4月22日早上才接到当地派出所请求协助的电话,在途中经过秦岭分水岭时,其实已通过其他驴友得知其中一名失联者疑似遇难的消息,但无法确定,“到达现场后,经过和派出所汇报情况,我们派队员上山搜救,找到了其中一名遇难驴友;另一位失联遇难的驴友是杨某所在的救援队找见的,其在21日晚已经开始准备搜救工作。”

>>初衷不改

哪怕被家属告上法庭“必须救”的初心从未动摇

赵女士及多位公益救援人士表示,公益救援队从2016年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守护生命、守护希望”刻进了每一次出动的信念里。这份初衷,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是深夜接到求救电话时毫不犹豫的集结,是暴雨中翻越陡峭山脊的脚步,是看到受困者平安时的热泪,它藏在每一次无私的付出里,不会因为任何外界的风雨而动摇。

“公益救援的初衷,是比官司更重要的东西,如果因为害怕被起诉就放弃救援,那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冷漠。”赵女士说,试想,如果救援队因为怕被起诉而拒绝进山救援,那些失联的驴友可能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公益救援的价值,从来不是“零风险”,而是“明知可能有风险,依然选择去做”。

赵女士等公益救援人士表示,公益救援的初衷,是刻在生命里的“必须救”。当有人身处险境,救援队从不会犹豫——无论是秦岭深处的失联驴友,还是突发疾病的陌生人,队员都会背着装备逆行而上,只为争分夺秒抢回生的希望。哪怕被家属告上法庭,这份“必须救”的初心也从未动摇。不怕被告,只怕“没人敢救”。

有户外人士表示,无论是公益救援或是商业救援,冒着风险深入险境的同时,却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心理压力,这种局面令人担忧。如果善行反遭指责,谁还愿意伸出援手?遇难者家属的悲痛可以理解,但户外探险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参与者理应认识到这一点。此外,救援队是在事故发生后的最后保障,而非安全责任的承担者。目前,政府各部门都在持续加强对违规穿越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在此基础上也应尽快健全救援机制,明确各方责任。

>>再次提醒

非法穿越是对人身安全及秦岭生态系统的双威胁

近年来,不少非法穿越者因缺乏专业装备和路线规划置自身于险境。

2023年10月19日,一个18人组成的驴友团在攀爬秦岭主峰冰晶顶过程中被困,西安市鄠邑区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刻通知多个救援队,集结上百人前往搜救。最终被困的18人全部被平安救下山,其中16人自行离开回家,两名学生被送往附近医院观察。

2024年10月19日,接群众报警求助,有4人被困冰晶顶。接警后,鄠邑区公安、应急、卫健、消防、救援队等150余人迅速进山实施救援,经全力搜救,其中2名被困人员安全下山,另2名被困人员(系年轻情侣)发现时因失温已无生命体征……

这些非法穿越活动不仅威胁人身安全,还对秦岭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以内的区域;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世界遗产;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应当划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非法穿越行为伴随的踩踏植被、生火做饭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检察机关已对多名组织者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并公开道歉,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秦岭生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4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7岁男子徒步玉龙雪山失联9天确认遇难,救援队:遗体所处位置救援难度极大
...驴友家属向上游新闻记者证实,弟弟已经确认遇难。当地救援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遗体是25日下午通过无人机找到的,所处位置救援人员到达的难度极大,目前正在评估如何进行下一步救援行动。
2024-08-26 17:33:00
...力量。参与救援的一名队员对极目新闻记者称,22日上午救援队接到警方的信息,集结了数十人分梯队上山搜救。救援人员上山搜救时,在跑马梁发现一名90后驴友。随后,救援人员又在附近不
2025-04-23 18:51:00
追问“9驴友被困九峰山”:获救驴友应承担救援费用吗?若有人员伤亡,同行者需担责吗?
...救援总队成都支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山岳救援队四支救援队前往处置救援。据四川森林消防人员介绍,九峰山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中被挤压变形、垮塌严重,山体岩石松动,山里
2023-11-14 09:49:00
...公安第二分局等地的派出所接报该驴友失联,8月1日多支救援队收到请求后上山参与救援。救援队成员称该名失联驴友最初是与人结伴,双方在网上认识后相约爬山,7月28日凌晨三点左右,从
2025-08-13 07:52:00
秦岭鳌太线发现男子遗体,警方:死者曾是流浪汉,正调查处理
...员提醒,私自进行鳌太线穿越是违法的,例如因为科考、救援队拉练需要穿越鳌太线,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报备。多年来,鳌太线穿越屡禁不止,鳌太线堪称“死亡线路”。据报道,《中国鳌太穿越
2023-11-06 14:02:00
18岁小伙在鳌太线失联10天后幸存 付费8万 救援者:收费为震慑
...用。他们与家属经过商议,确定了8万多元的救援费用。救援队强调,收费本身不是目的,是为了震慑企图单人穿越者。这笔费用具体分为两部分,其中5万元用于支付队伍的车马油料以及住宿费,
2025-02-22 17:01:00
25人徒步海南吊罗山1人坠亡 当地消防救援队:遇难者从悬崖顶部向下爬时坠落
...位置,18:30集结公安、应急、医疗、村向导等人员组成救援队上山救援。进山后,救援队陆续发现了两名单独下山求助的被困人员,安排队员将他们先行护送下山。20:30左右,救援队到
2024-06-11 13:58:00
西安秦岭突发山洪致2人死亡16人失联,官方:多支救援队赶赴现场,已救出4名受困者
...镇一村庄2处民房被冲毁,造成2人死亡、16人失联。多支救援队,地质灾害排查及通信抢修队已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道路被冲毁(视频截图)据央视新闻8月11日报道,11日下午,
2023-08-12 09:22:00
18岁小伙非法穿越“鳌太线”侥幸获救,向民间救援队支付8万元救援费,缴纳5000元顶格罚款
...找到前,他四天五晚没吃东西,甚至产生幻觉幻听,万幸救援队及时出现。他写道,“他坦言,18岁的自己想挑战自己、证明自己,但发现在自然面前自己很渺小。”“我们征服不了任何一座山,
2025-03-14 23:5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