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黄向阳 通讯员 王海宁 邢小宝李懿)覆膜支架植入术内瘘可在短时间内使用、可避免因内瘘狭窄导致反复中心静脉置管;在远期通畅率和减少再干预方面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是目前透析患者改善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较优解决方案。近日,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邱明生团队在DSA引导下,成功为56岁患者付女士实施内瘘上臂段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内瘘血流恢复通畅,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充足,再次挽救了她的透析“生命线”。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在填补驻马店市该项医疗技术空白的同时,更为存在透析通路并发症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付女士因多年糖尿病继发肾衰竭尿毒症,需长期坚持透析治疗。2年前做了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年后因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PTA)两次,然而不到半年,她的内瘘竟再次狭窄了。
狭窄的内瘘无法正常进行透析,付女士的身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两次扩张后依旧狭窄让她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到肾内科,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接诊后,邱明生进行了详细问诊,随后完善前臂血管彩超。彩超检查显示,付女士患有严重的头静脉狭窄(内膜增生),最窄处内径仅有1.2mm,内瘘血流量230ml/min,远小于血液透析所要求的流量大于500ml/min。得知这一情况,付女士焦急万分又无可奈何,“这该怎么办呢?我已经做过两次扩张了。”
考虑到付女士已经经历了2次球囊扩张术,血管内膜增生严重,邱明生建议,可以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扩张严重增生狭窄的血管。
与付女士和家属充分沟通后,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为付女士行DSA引导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仅用一个多小时,支架便成功植入。
术后,经彩超评估,付阿姨肱动脉血流量由植入前230ml/min扩容到638ml/min,支架成功打通了狭窄内瘘,建立起透析“生命线”通路。术后即开始了正常的血液透析治疗。
据邱明生介绍,透析通路常见的并发症是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率高,如使用球囊扩张术扩张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不可避免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撕裂、损伤,加剧动静脉瘘血管内膜增生,术后仍有再次出现狭窄或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覆膜支架为血管腔内提供了预防弹性回缩的支撑,且其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可以隔绝血管病变,能够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编审:杜晚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