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王凯
通讯员 魏潇雨 李美琪 报道
本报滨州讯 “对土壤墒情较差的麦田,要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正常生长……”近日,滨州市沾化区田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保廷向种植户宣讲冬小麦越冬管理的注意事项。
搞好基层宣讲,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沾化区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全领域打造“枣乡新语·理润沾化”“1+N”理论宣讲工作品牌,推出了“冬枣树下·枣姐学堂”“小马扎课堂”“文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变“室内课堂”为“流动课堂”,从“灌输式”宣讲到“点单式”授课,用好群众来当宣讲员的“翻转课堂”新模式,让基层理论宣讲遍地开花。
沾化区充分挖掘渔鼓戏、渤海大鼓、山东快板等非遗文化,培养了一批上台能讲能演、能说会唱的文艺宣讲达人,构建起一支群众在哪里,宣讲队伍就聚合在哪里的“文艺宣讲+”轻骑兵,依托“百姓大舞台”“戏曲进乡村”等主题活动,以“演”“讲”结合的形式宣讲党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200余场、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60余次、非遗讲座10余次,受众10万余人次。
“用群众认可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沾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李宝玉说,要把工作台、舞台当成讲台,将宣讲工作全面融入具体工作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能听得懂、记得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2: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