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郭氏中医正骨”传承人郭怡:
守正创新 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郭怡为患者检查颈椎。 (记者 郝钟毓 摄)
■记者 闫珅
“中医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鼓励支持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十多年来,在非遗传承之路上,市政协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老字号”“郭氏中医正骨”传承人郭怡不断守正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骨伤传统医治守护者的医者形象和履职尽责的委员情怀。她将传承中医文化的责任融入日常工作,积极探索传统中医技艺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新路径,做一名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好提案源于一线工作实践
源远流长的中医正骨疗法,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骨伤治疗早在秦汉时就已广泛应用,《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骨伤科经验,归纳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的“正骨八法”。郭怡,就出生在中医正骨世家,是西安本地郭氏中医正骨的第五代传承人之一。
“我从小浸润在中医世家,眼见父辈们触之于手,展现正骨疗效。”走进“郭氏中医正骨”门诊部,郭怡向记者介绍正骨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正骨疗法有:“不开刀、不打针、花钱少、疗效好”等特点,大夫通过手法整复、固定、外敷膏药、内服中药、功能锻炼等几大步骤,达到医治骨伤的目的。
除日常在门诊部处理经营事务外,郭怡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中医药事业推广上。与第四代传承人一起,积极参与各级政协组织的义诊、送医送药下乡、爱心捐助等活动。今年是她成为政协委员的第六年。六年间,每一年郭怡都会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完成与之相关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均被立案或采纳。
在郭怡看来,形成一份好提案,离不开长期扎根一线工作的实践。提案既要反映一线医护人员的呼声,又要契合广大患者的需求。在郭怡的工作笔记上,记录着在与一线医护人员交流中收集的意见,以及一次次实地调研后的所想所感。2023年,郭怡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被市政协评为优秀个人提案,她也获得了2022和2023年度市政协优秀委员称号。
加强中医药传承与人才队伍建设
振兴中医药,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实践证明,中医药只有坚持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路径,才能走好传承创新发展之路。”郭怡表示,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离不开中医药人才这一“源头活水”。
她建议,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要深入挖掘利用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中医药人才建设,鼓励支持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同时,要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岗位特点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中医药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非遗传承人,郭怡建议,要建立中医药非遗发展的远景规划,从资金、选址、传承史梳理、代表人物甄別、典型著作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置非遗项目集中展示街区,扩大中医药非遗影响力,并搭建与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合作平台,打造特色专科。构建“医联体”,使公立医疗机构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有效载体,推进非遗项目落实和转化,扩大中医药非遗项目为群众服务的范围。同时,加强非遗数字化建设,构建非遗中医药数据库,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经典技艺,利用3D立体线上模式,打造足不出户的非遗线上传播模式,为大众进一步了解、认识、共享中医药非遗提供便捷窗口。
“身为医者要心怀公益之心,做委员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会继续立足专业领域,为民建好言、发好声,让每一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有理有据、落地有声。”郭怡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