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吴昌华通讯员徐天羿孙晨周继昌毒品是如何摧毁一个人的身体的?当滴入有毒试剂的黄色蛋白液迅速凝固变白,少警队员们看得聚精会神。6月22日,在武汉光谷新精神活性物质宣教基地,一场有趣的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实践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50名少警队员代表和家长们的目光。作为2024年武汉“少年警队,开课啦”系列活动之一,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湖北广电长江云共同开展武汉少年警队识毒防毒系列安全课堂,将课外实践搬进警营,用化学实验类比毒品危害,着力提高青少年社会责任感、自我防护力。
少警队员们观看毒品模型“第二代合成毒品如冰毒、可卡因,毒性是第一代植物提纯毒品如鸦片的10倍;而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其毒性是冰毒等合成毒品毒性的50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大。”活动中,武汉市公安局东新分局禁毒大队民警雷波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毒品的演变及其危害,一串串数据令在场的小朋友们深感震惊,纷纷表示要远离毒品,保护自己和家人。“跳跳糖”“可乐”“邮票”“电子烟”等模型里,毒品披上了伪装的“外衣”,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擦亮眼睛。“爸爸,你可千万警惕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最好把烟给戒了。”现场一名少警队员向父亲的喊话引起一片笑声。“禁毒工作就是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知敬畏、守底线。”据了解,雷波从事禁毒预防宣教工作近十年,累计开展禁毒宣讲700余场,先后帮扶69余名社区康复人员回归社会。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毒品对人体的伤害,本次实践活动还邀请到了武汉少年警队“安全导师团”成员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e路阳光禁毒志愿服务队的师生们,他们用三个类比实验,为孩子们“还原”了。“我们的皮肤、肌肉、血液等等里面都含有蛋白质,杯子里的蛋清就像人体里的蛋白质。如果毒品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呢?”
少警队员们做试验林文康同学将类似毒品的醋酸铅溶液滴入蛋清,蛋清迅速凝固。“这些凝固的蛋白质就是已经被破坏变性的蛋白质,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吸食毒品也是一样。”“一旦吸食了毒品,是有很多办法检测出来的,绝不可抱着好奇的心态尝试!”此外,两位志愿者还用酚酞遇碱变色、花色素苷遇稀盐酸变色等实验类比模拟了警察叔叔对吸毒人员的筛查,对毒品检验的过程,震撼实验效果引起少警队员一片“哇”声,来自青山区吉林街小学的余堇嫣同学表示,“绣球花由紫色变成粉色,令我印象深刻,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带到学校去。”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辅导员程思源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类比实验的形式,让孩子们能身临其境、深刻认知,从而提升自我的防毒意识。最后,少警队员们还参观并体验了光谷新精神活性物质宣教基地中的黑科技。通过VR身临其境感受吸毒后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动感模拟系统感受毒驾的危害。互动答题系统深入了解禁毒知识,家长们也纷纷上前体验。
少警队员在民警带领下宣誓远离毒品“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安全课堂,不仅让孩子明白是非,也让我们家长受到了教育。”陪孩子一同前来的陈女士说。“本次武汉少年警队识毒防毒拒毒实践活动,也是一次探索和创新,我们还将携手更多行业专家,将既生动又有内涵的课堂带到孩子们身边。”武汉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今年以来,武汉少年警队已举办二十余场“安全导师进校园”“安全课外实践”等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的安全宣推官选拔活动,已收到了来自全市731名青少年自创的视频作品,涉及禁毒、反诈、交通、消防等9大类。下一步还将对优秀作品进行多种渠道的展播,影响更多青少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