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河南省气象局:
气象绘“农”墨田间添“薯”光
本报通讯 员 陈争周爱春王瑞祥石佳豪
“雨雪前两天收到了天气预报,防范及时,大棚虽轻微受损,但红薯苗受影响不大……”2月26日,元宵节刚过,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联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卢龙威在气象服务回访时介绍道。
2月19日至22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且降水相态复杂,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挑战。为保障当地设施农业安全,周口市气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提前发布设施农业雪灾风险预警,及时给出加固、增光、加盖覆膜等防范建议。
冬末春初,正是红薯育苗和种植订单签订的旺季。“一周前,我们才完成150亩春红薯苗育植。现在每天签下的红薯种植订单有几十单,从早忙到晚。”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卢龙威脸上乐开了花。
红薯是商水县第三大经济农作物,其生长和品质与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卢龙威夫妇种植红薯多年,前几年由于对红薯的栽培技术、种植条件不是很精通,种植面积只有200亩左右,只能挣个辛苦钱。在市县气象科技下乡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夫妻俩逐渐明白要想种出好红薯,不能用传统粗犷的种植方式,而是要知“天”种植,自此与气象部门结下情谊。
对于像卢龙威这样的种植户,河南省气象局要求全省气象部门运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大力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服务标准,积极开展优势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在省气象局的统筹推动下,周口市气象局树立“立足于防、着眼于早”的设施农业服务理念,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走访多个设施农业种植集中区和瓜果供应基地,通过扎实深入的调研问需于民,做到有的放矢。
为让气象服务的触角更灵动,市气象局完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制度,精细化服务流程,搭建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不断挖掘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潜力;通过协助指导各县区气象部门建立种粮大户气象服务微信群,实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随时随地开展农业生产管理指导;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强化农业气象观测,利用田间电子显示屏传递气象要素信息,为种植户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特色产业活力足,致富之路越走越宽。“根据降水的确切时间,可以更好地利用天时,一亩地可以节省电费、工具磨损费、人工费至少30元,100亩就是3000块。”卢龙威认真地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卢龙威夫妻俩手下流转的土地已经扩大到1700亩,带领600户农民走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结合的发展道路。
下一步,河南省气象部门将总结提炼主题教育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切实让气象智慧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