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休学一年陪伴病母最后一程
大学生用爱写下关于妈妈的书
王亚星,是一位在医科大学就读的大四学生,他学的是中医康复专业,学制五年,去年的这个时候他正处在“毕业考研”和“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但让人意外的是,这时王亚星突然提出休学一年的申请,直到今年3月才重返校园。他为什么要突然休学?
为了陪伴不留“遗憾”
周一一大早的实训课,是王亚星复学后的第一堂课,问诊、把脉、开方,问得很仔细,最近一年的经历让他格外理解患者的难处。
“当时正好放寒假,母亲总是说她肚子疼,我陪着她去市里做检查,查了好几遍,都想着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肝癌,而且还是中晚期。”王亚星回忆。
母亲确诊肝癌之后,遗憾和内疚始终藏在王亚星心里,他因此多了学习的动力,只要来到图书馆,他就会找上几本肝病方面的书,研读治疗案例。
得知母亲确诊,在广州打工的父亲和哥哥便带着母亲辗转多家医院,一家人不放弃任何希望。然而,为了支付不菲的治疗费用,父亲必须要继续打工,哥哥也要兼顾工作。看到父亲和哥哥如此辛苦,王亚星也想要为家里做些什么。他提出想要休学一年,担下照顾母亲的责任。可他的话刚一出口,就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然而,当时的王亚星想要为母亲多争取一些陪伴的时间。没有犹豫,王亚星迅速办完了休学手续。同时,他通过辅导员联系到学校的肝病专家,询问缓解病情的办法;背上电脑和专业课资料,带着母亲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让想念成为力量
在老家治病的这段时间里,母亲和王亚星讲了许多自己的经历,有打工时的小满足,也有养育他们兄弟二人的不容易,更多的是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生活经验。
王亚星觉得这些事虽然普通却很温暖,带着来自亲情的温暖,他想记录下来,把这份温暖和幸福永久保存在时间的缝隙里,所以他每天晚上都抽空把母亲所讲写下来,半年多时间,他写成了一本名为《吴彩芳》的人物自传。他对照着文字,为母亲朗读,母亲反复听了很多遍,一边流泪一边微笑。
王亚星的书中,有一章特别讲述了这段他陪伴母亲的“难忘”时光,书里记录下母亲的口吻:“小儿子做到了,他24小时地守着我,每天要熬药、做饭、刷碗、洗衣服,还有数不清的倒水、热药袋。有儿子寸步不离地照顾,我是幸福的,对他来说是残忍的。”“我就跟她说,作为您的儿子我很幸福,儿子长大也想尽孝,这样我和哥哥才不会有遗憾,最后的时光我们不谈亏欠,只为陪伴。”王亚星说。
王亚星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段母亲安详地坐在夕阳下的视频,这是在他印象中,一生勤劳的母亲,生病后才有的生活片段。“妈妈看夕阳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她的心情五味杂陈,病了才闲下来,那个时候她看晚霞,坐在这里很安详。”
书中还记录着母亲的自述,她对自己30多年的打工生涯感到骄傲,靠着这份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付出,她养大了两个儿子,供他们读大学。
病情加重后,母亲总是拉着王亚星一遍一遍地念叨,表现出了最脆弱的样子。然而,每当王亚星把写成的这本书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便会安下心来。
直到母亲离开,王亚星的这本书都一直放在母亲的床头。如今复学回到学校的王亚星,他把那本书也放到了宿舍的床头,带着来自母亲最温暖的力量,以及对患者最真切的理解,王亚星正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我觉得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努力拼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文图据央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