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天津:以“信”促“治” 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7 13:5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天津频道

人民网记者 张静淇 孙一凡

就医新体验,看看“信用就医”如何替患者“跑腿”。视频制作: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

“信用就医”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停车”享受折扣、“信用出游”减免门票……在天津,信用元素嵌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中,让诚信变得愈加有“形”,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底色和新优势。

天津:以“信”促“治” 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人民网记者 张静淇摄

保障:数据惠民促发展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深入推进,信用手段在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自然人公共信用画像缺失、行业治理数据分散、信用数据应用程度低等成为制约信用手段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依托自然人“海河分”数据助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应用场景是天津市数据局征集的“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该应用场景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海河分”是由市公共信用中心运营,依托大数据搭建的个人公共信用评价体系。“海河分”个人信用评价模型围绕基础信息、行业信用、守信激励、遵纪守法和履约践诺五大维度精准绘制市民诚信画像。“该模型背后依托的是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海量信用信息,数据来源以政府部门与具有公共属性的机构为主,具有权威性、多元化的特点。”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信用建设处处长杨立全说,“这也是我们搭建‘海河分’的初衷,希望用公共数据更好地服务大众。”

截至2023年年底,平台79家信源单位提供的自然人信用数据规模已经超17亿条。为提升“海河分”评价精准度及获得更多市民认可,市公共信用中心围绕数据下功夫,通过强化部门协作,拓宽数据来源,丰富“海河分”评价维度。截至2023年年底,市公共信用中心共归集了950多类数据项,其中纳入到“海河分”个人信用评价模型中的指标数据项超过100个。随着数据维度的增加与丰富,“海河分”评价结果更加精准,让原本模糊难量化的个人信用画像直观且精准展现。

“我们聚焦行业治理,以行业数据反哺信用数据。”杨立全表示,在“信用+失信治理”领域及场景选择中,市公共信用中心主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接,把行业监管及治理难点作为“信用+治理”机制创新的突破口。运用信用手段破解行业失信治理难题的同时,以行业数据丰富反哺自然人公共信用数据,随着数据维度的增加进一步提升“海河分”评价模型的精准度,为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以“信”促“治” 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西青区中医医院试点“信用就医”。人民网记者 张静淇摄

激励:积分“变现”享实惠

数据价值必须在应用场景中才能实现。“目前,‘海河分’搭建了197个守信激励场景。注册开通用户数超过52万人次,访问人数突破1300万次。”杨立全说。随着用户规模持续增加,“海河分”已经成为开展“信用+”应用场景的重要载体,成为信用赋能城市治理的重要手段。

“您要不要扫码试一下我们医院新实行的‘信用就医 先诊疗、后付款’服务,就是先看病、化验、检查、治疗、拿药,最后集中缴费,这样您就不用在每个环节都排队缴费了。”在西青区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导诊征得患者同意后,帮助其通过“海河分”开通“信用就医”服务,并申请到“信用就医”信贷额度,在自助机上选择“信用就医”模式挂号。“一套流程下来确实挺方便的,不用来回往缴费的地方跑了。”该患者就诊结束后,拿着刚开的药回到自助机前,进行离院确认。

“就诊群众普遍反映的候诊时间长、缴费耗时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三长一短’问题,我们一直都在着力推动解决。”作为“信用就医”首批试点医院,该院院长赵菁莉说,“从我们试行一个月时间来看,‘信用就医’有效减轻了窗口和自助机排队压力,实现诊疗效率、就医秩序、医院效能、患者满意度‘四提升’。”

在改善就医体验的同时,“信用就医”还减轻了患者看病负担。患者就诊结束后,离院前需在医院窗口、自助机等渠道刷医保卡,实现医保账单分离,医保部分实时结算,自费部分由试点金融机构垫付,同时完成医院端的结算对账。离院后,患者可通过微信、云闪付、支付宝等渠道偿还贷款,无息还款期最长59天。

试行中该院发现,老年患者在应用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特别是注册环节。赵菁莉说:“对此,我们将强化医院导诊、挂号收费窗口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助推医疗服务数智化转型,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信用就医’是‘海河分’今年3月落地的应用场景。首批试点医疗机构为滨海新区新城医院、西青区中医医院、南开大学医院,第二批将选择在三甲医院和更多区级医院推广。”杨立全说,“目前,我们联合市卫生健康委与天津一中心医院进行对接,争取尽快落地。”

天津:以“信”促“治” 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天津市公共信用中心工作人员丰富“海河分”应用场景。人民网记者 张静淇摄

监督:信用成为硬约束

“城市治理既要坚持正向激励也要重视约束治理,‘海河分’作为个人诚信的新标尺,兼顾对市民日常行为的正向激励与负面提示。”杨立全说。

《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系统,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行政执法部门对不文明行为作出处罚的,应当按照规定将处罚情况录入信用信息系统”。根据条例,市公共信用中心率先编制形成“不文明行为数据目录”,明确个人不文明行为行政处罚数据归集范围,初步形成涵盖公安、民政、城市管理等各类不文明行为信息的“目录清单”,根据该目录清单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量归集,并纳入自然人信用评价体系。

与此同时,市公共信用中心加强与交通运输、税务等行业监管部门的合作,通过信用信息共享、信用承诺等手段,助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化解城市治理难题。

为倡导共享单车文明规范骑行,市公共信用中心积极响应并联合市交通运输委等单位共同推动“信用+文明骑行”治理机制落地。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对多次违停用户开展联合限制骑行措施。为突出正向引导作用,首次被联合限骑的用户可通过“海河分”提交信用承诺,即可免除共享单车限骑,给这些用户一次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机会,但当用户再次发生违停行为则会被三家企业重新列入限行名单。

在税务领域,为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市公共信用中心与税务等部门一起探索“信用+依法纳税”新型监管模式和创新个税领域信用建设机制,税务部门定期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信息及时推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纳入天津市个人综合信用评价“海河分”和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报告。

随着信用应用场景推广力度的加大及场景体验的持续改善,依托“海河分”开展的城市不文明和失信行为治理成效显著。在不文明行为治理方面, 2023年全年,信用平台归集的各类违法中《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政处罚数据规模较2022年出现大幅下降。在个税治理方面,自2023年6月以来,有500余人完善个人纳税信息,3万余人补缴税款超7亿元。

上线运行两年来,“海河分”让“看不见的信用”变成“看得见的优惠”,通过守信激励,让每一位公民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评价。随着与越来越多城市个人信用分的互通互认,“海河分”成为其他城市市民认识天津、感受天津独特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天津市民享受其他城市信用红利的关键依据,以“信”促“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7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散评标模式,充分调用共享全省专家资源,加强与北京、天津“双盲”评标远程协作,实现更多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建立横向对接各部门、纵向联动各层级的综合服务体系,
2024-02-11 07:02:00
好消息!两项全国性榜单,厦门双双荣登第一
...,厦门、沈阳、济南、武汉、重庆、深圳、北京、青岛、天津、上海位居前10。与过往季度相比,厦门改革热度指数增幅较大,不仅名列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而且在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2023-02-05 10:02:00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数据局获悉,国家数据局日前发布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天津:‘海河分’激活信用数据新价值 赋能城市公共服务新升级”“天津滨海新区:培育壮大区域数字经济
2024-09-15 11:28:00
天津印发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动力和创新活力,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日天津印发《天津市2024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包括六方面共计23条:重点任务(一)实施行政审批集成便利行动1.提升准
2024-05-14 16:34:00
天津北方网讯:在6月25日举行的“天津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暨‘一起益企’服务行动推动大会”上,市产权交易中心、市银行业协会、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滨海柜台交易市场、京
2024-06-27 09:4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龚相娟近日,天津市河西区、天津市静海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沧州市等地正式签署信用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全面推进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2024-06-30 13:57:00
增加市场新供给 激发消费新活力(消费视窗)
...城美食街,了解全球美食文化,品味世界各地风味;走进天津老字号品牌城市集合店,在精心打造的集市场景中,体验捏面人、吹糖人等传统文化……2021年,我国开始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
2024-07-24 06:4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天津频道人民网天津12月4日电 (记者唐心怡)今天上午,天津市南开区商贸文化主题发布会召开。会上,天津市南开区副区长李健表示,为推进商贸兴区工作,南开区锚定一个
2023-12-04 16:51:00
...委、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在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发改委、河北省政务办、山西省发改委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河北冀政信用、天津市企业诚信协会、山西省信用信息管理中心、阳光
2022-12-16 20:43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