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7 21: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0月27日电 题: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哈萨克族刺绣、九碗三行子、葡萄美酒……在为期5天的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西援疆馆以其异域风情、特色美食等,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以此为窗口,山西13年的援疆工作成果正在被更多人看到。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图为哈萨克族刺绣展示。刘俊清 摄

从汾水之滨到天山北麓,从黄土高原到茫茫戈壁……2010年起,山西加入对口援疆行列,支援新疆昌吉州州直及阜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和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其间,山西先后投入资金35.1亿元,实施项目537个,从民生、产业、文化等多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口援疆,成效显著。

文化润疆聚民心

元代木雕、明代门楼,平遥漆器、应县木塔模型……山西数百件文物正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博物馆展览。

“门楼通常由两个巨大的木门框组成,上边悬挂的牌匾显示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作为山西省第五批援疆干部,今年5月,玉晓媛被委派到阜康市文化广播体育电视和旅游局工作,分管阜康市博物馆。

上任第二天,玉晓媛便跟随山西文化润疆“轻骑兵”文艺演出队,赴天山天池景区、飞览天下新疆会客厅、五江温泉城等地演出,“在天池听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在新疆剧院看剧目《新小二黑结婚》,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增进了两地民众的感情。”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玉晓媛正在为参观阜康博物馆的游客介绍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绛州澄泥砚。受访者供图。

短短几个月,玉晓媛争取援疆资金75万元,对晋阜文物交流展厅进行数字化提升,让游客更直观、更多样地体验山西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润物无声,风化于成。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西将文化润疆作为促进两地发展进步、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山西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昌吉州党委副书记刘鹓说,借助这一优势,山西开展“十大行动”暨“五个百”系列文化润疆活动,通过文艺“轻骑兵”、山西“非遗”创新,持续扩大“晋疆行 晋昌情”文化旅游专题推介会影响力,并借助“春雨工程”系列活动,不断推进新疆优秀地域文化和三晋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智力援疆贴民心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山西援疆医生和娟带领科室医生分析疑难病例。和娟供图

“病理科的独立运营提高了医院整体的诊疗能力。山西援疆医生和娟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我们一直没有完成的任务。”昌吉州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松江这样说。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山西援疆医生李海霞悉心照顾新生儿。李海霞供图。

“这么小的孩子,生下来胳膊只有大人的指头粗,我们是碰都不敢碰的,只有咱山西援疆医生李海霞能行。”昌吉州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科主治医生闫巧霞这样说。

在医疗援疆方面,针对受援地医院科室不全、设备陈旧等问题,山西在人才挑选、资金投入上“开方”,提升受援地医院学科水平和诊疗能力,填补多项空白、解锁多个“第一”。

在山西援疆医生宋俊平、池瑞芳指导下,第六师医院完成第一场多学科联动、全麻下施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的援疆医生冯冲在阜康市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显微镜下疑难根管治疗;来自晋城市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生李驹波在阜康市中医院教授呼吸机使用操作……

“我们正在深化‘组团式’医疗人才援疆,创新以院包科、结对共建、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不断推动‘组团式’援疆向科技、农业、文化、考古、产业发展、园区管理等领域拓展。”刘鹓说,通过健全两地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山西丰富“传帮带”形式和载体,正在为受援地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队伍。

产业援疆稳民心

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的煤炭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同样的资源禀赋让两地经验互鉴。

华新燃气集团是山西省属规模最大的综合型燃气企业。10月14日,该集团旗下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昌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煤层气产业勘探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标志,山西煤层气开发技术经验走进新疆煤田。

汾水之滨与天山之脚的“约定”:山西援疆十三载

图为新疆昌吉水溪沟煤层气二期项目现场。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供图。

依托山西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晋疆两地从人才、技术、科研、项目方面开展合作,在开工验收、安全检查、过程管控方面进行指导,不断拓展产业援疆的领域空间。

此前,潞安化工等200多家山西企业到新疆投资兴业,带动就业近3万人,受援地累计达成投资意向700亿元,正式签约投资项目47个,签约金额478.14亿元。

汾水安澜,天山月明。正如刘鹓所期待,山西援疆干部人才正在立足当地所需、山西所能,在天山脚下播种“诗和远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里医心相连:山西援疆医护团队共筑边疆新生儿健康防线
...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千里医心相连,从汾水之滨到天山脚下,从黄土高原到茫茫戈壁,山西援疆医护团队以医术为桥,爱心为舟,传递健康与希望,共筑边疆医疗新篇章。(完)【编辑
2024-07-30 21:54:00
日前,山西省建筑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汾水杯”工程获奖名单,山西钢构科工有限公司参建的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实训楼建设项目荣获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汾水杯”奖项。山西师范
2025-05-24 17:58:00
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83.5亿
...投资规划研究院分别签订对口援助战略合作协议。从汾水之滨到茫茫戈壁,从华北一隅到西北边陲,山西与新疆五家渠市情谊绵长、亲如一家。长期以来,我省的对口援疆工作硕果累累。据了解,我
2024-04-19 07:34:00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800多年后,汾水之滨,雁丘园拔地而起,一代文宗与这首词、这条河的故事依旧炙热情深、激荡人心。据介绍,雁丘园人行入口处的建筑名为“好问楼”
2024-01-06 06:56:00
...中心(上海)敞开怀抱,汇五洲佳品,聚四海宾朋。从汾水之滨到黄浦江畔,从凌霄双塔到东方明珠,山西省交易团太原市交易分团积极奔赴,跨越千余公里传递太原“亮名片”,开拓“大市场”,
2025-11-05 07:59:00
《黑神话:悟空》爆火,27处取景地有你的家乡吗
...白到山西游历时看到汾河秋景会泛起思乡之情,“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太原早秋》)。而几百年后,16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于汾水河畔偶遇一位捕雁者。听闻一只大雁
2024-08-22 17:40:00
从汾水之滨到渭水之畔,从凌霄双塔到雁塔云边。9月12日至14日,2025年太原品牌中华行活动亮相西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转型太原、开放太原、活力太原新形象,搭建晋陕沟通交流平台,
2025-09-16 06:56:00
平阳之战宇文邕采取了哪些行动
...晋州(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境),驻于汾曲(今山西临汾西南汾水弯曲部),命宇文宪领兵2万守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宇文纯率步骑兵2万人守千里径(今山西霍县东),宇文盛率步骑兵1
2023-10-08 15:30:00
山西考古新发现!战国戳印陶文佐证“尧都平阳”位置
...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庄城址,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中“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乡亭矣”的“襄陵县故城”。多个“平市”戳印的发现,证明这座古
2023-09-20 14: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18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在市直卫健系统举行,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作宣讲报告
2025-11-19 08:26:00
土布织出新华章
11月10日,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崔雪琴(右)在非遗工坊与织娘交流。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工艺包含72道工序11月10日
2025-11-19 08:26: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5-11-19 08:26:00
“群贤宝翰——石刻艺术展”, 11月18日在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开展,聚焦双塔博物馆馆藏宝贤堂法帖,这是宝贤堂石刻首次跨省亮相
2025-11-19 08: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龚正龙)近日,河北省《博物致教 育创未来——京津冀博物馆教育成果展》入选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优胜案例
2025-11-19 08:2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以“品牌赋能文旅创新”为主题的2025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在三亚举行。会上发布了110个2025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创新案例
2025-11-19 08:31:00
初冬时节,雄安新区容贾路枫叶林中,来自北京的刘海霞俯身拾起一片五角枫叶,透过阳光观察叶脉的纹路。“这是我第二次来雄安,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一座新城的生态之美
2025-11-19 08:32:00
石家庄新增一条城市主干路
11月18日,车辆行驶在石家庄市宝源路复兴大街至珠峰大街道路上。近日石家庄市宝源路复兴大街至珠峰大街道路工程试通车新增了一条连接复兴大街的城市主干路提高了区域通行效率优化了石家庄
2025-11-19 08:34:00
在邢台市泉北东大街,两侧的梧桐树已经披上金装。车流穿行其间,暖黄光影与城市律动交织,每一帧都充满浪漫诗意。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1-19 08:34:00
文艺名家与孩子“零距离”结对帮扶——中国文联“强基工程”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崇礼冬日寒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室里却暖意融融
2025-11-19 08:3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奋战四季度,打赢全年“收官战”。近日,市住房和建设局(市重点办)晒出1月-10月各区、各指挥部
2025-11-19 08:4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钟怡)近日,福建省首台5.0T超导磁共振落户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这有助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超早期精准诊断
2025-11-19 08:46:00
吉林省国防教育进高校专题报告会(第二期)在长春工业大学举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厚植青年爱国情怀,第二期吉林省国防教育进高校专题报告会在长春工业大学成功举办
2025-11-19 08:57:00
11月18日从市城管局了解到,通过对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高频使用设备加大维修力度、增加便民设施、对地下通道等展开拉网式排查等措施
2025-11-19 08:58:00
近日,市慈善总会和民政部门联合开展慰问救助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和集中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为20名特困老人每人送上2000元慰问救助金
2025-11-19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