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信澳鑫悦智选混合:量化加持,锻造固收+新势力
很长一段时间,固收+产品凭借在股市大幅波动时的稳健收益,一度成为投资者的心头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过去十年Wind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累计收益71%,Wind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累计收益85.2%,均远超44%的上证指数涨幅。同时,上述两个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仅5.3%和4.2%,显著低于上证指数19.7%的年化波动率。以更低的波动创造大幅超越上证指数等宽基指数的收益,稳中有进的固收+以较高的性价比,给投资者带来了更为满意的收益体验。
而近两年,A股整体表现不尽人意,包含一部分股票持仓的“固收+”也受其拖累,“固收+”变“固收-”成为困扰不少投资者的忧虑。2022年为例,Wind二级债基指数全年下跌5.07%, 2023 年上半年虽小幅上涨 1.82%,但却跑输同期纯债基金指数。
固收+的产品定位本是以中长期绝对收益为目标,利用债券等相对稳健资产为底仓,在严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寻求利用权益类等高弹性资产增强收益的机会,本质是通过资产配置争取低波动及更高的收益;固收+的投资目标是波动率小于偏股基金,投资收益高于纯债基金,满足市场对稳健风格理财产品的需求,力争获取长期低波动收益。
然而,近年来,固收+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是当低利率时代来临,固收端债券收益偏低且权益端收益表现不佳,致使固收+产品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主要来源于权益市场收益的“+”的部分,在面对A股市场估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底层资产选择及仓位管理,对于保护净值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控制股票部分的仓位及风险,如何更加精细地挑选出优质安全的底层资产,让稳健的“固收+”重获超额收益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期,信达澳亚固收及量化团队共同推出“固收+”新势力产品——信澳鑫悦智选6个月持有期混合产品。该产品拟由拥有11年证券从业年限,5.5年基金管理经验的固收基金经理宋东旭,和拥有7年量化投研经验,3年投资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冯玺祥共同管理。该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依托信达澳亚固收团队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宏观+信用+策略的全体系深度研究能力,以及量化团队HI(主动投资人类选手行业分析模型以及研究的经验)和AI(人工智能的算力以及大数据的覆盖)相结合、兼具研究深度与广度的量化投资框架。量化策略加持下的股债混合策略,能够细分资产来对组合精耕细作。在大类资产方面,信澳鑫悦智选拟采用多资产、多策略的量化体系为基础,运用风险预算模型为核心进行配置。在大类资产方面注重组合配置,并根据量化模型进行市场的风险判断,进行大类资产动态调整,对仓位、波动率进行约束。一方面,该产品能够针对不同资产类型配备丰富的底层策略工具,包括股票策略、转债策略、债券策略和流动管理策略。债券和可转债方面,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以低风险、高流动型品种打底,灵活调整久期。股票方面拟采用当前量化团队的多因子选股策略,库内1000+因子进行多维度特征覆盖。力争实现安全、稳健、长期可持续的业绩回报。另一方面,该产品采用的量化框架,将人类智慧(HI)和人工智能(AI)相结合,兼具研究深度与广度,且具有较好的回测机制和严谨的纪律性,令产品整体风险更可测、可控、可回溯。策略多元化能够一定程度分散风险,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本产品由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声明:本页面由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运营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如本页面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字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权利人可自行通知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时采取删除、屏蔽、修正侵权内容等必要措施或依法采取其他权利主张。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