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500余天,就目前情况看来,战争依然遥遥无期,与此同时俄高官则不断发出核战争警告。近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又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出警告,称俄军不仅击退了乌军的反攻,也在预防全球性冲突,因为一旦俄罗斯失去领土将不得不动用核武器。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17个月,北约已经有些撑不住了)
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核警告”,有一套自己的解释逻辑。他们认为,俄军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其常规武器装备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也落后于被西方武装起来的乌克兰军队。所以在常规战争中,俄军和乌军在东乌地区已经形成了僵持,只能用“核警告”来宣泄自己的无奈。
但别忘了,核武器目前依然是俄罗斯能够与西方保持基本战略平衡的关键,所以对于俄方的“核警告”并非随口说说,一旦出现下面5种情况,则有可能引发核战争。
(梅德韦杰夫已经多次警告西方要当心俄罗斯的核弹头)
西方所认为的5种情况分别是:第一,俄军在战场上遭到重大挫折。即俄军遭到乌军包围歼灭,或者成建制被乌军击溃,导致战场形势出现重大逆转,这将会刺激俄罗斯动用核武器以改变战争走向。
第二,乌克兰威胁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罗斯虽然是目前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经济和政治重心依然是欧洲的一小部分。因此这里遭到乌克兰的实际威胁,例如克里姆林宫遭到袭击,则很有可能会导致俄动用核武器对乌进行报复。
第三,莫斯科出现战略误判。由于俄乌战争的影响,目前北约和俄罗斯之间也相当微妙。特别是瑞典和芬兰相继加入北约之后,俄罗斯西部的战略态势极速恶化,如果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政府误判了北约的某些信号或者行动,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导致核大战的爆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北约国家或者波兰单独一个国家对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实施大规模“入侵行动”,那么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上,安全态势的极度恶化将导致俄罗斯联邦对波兰实施战术核打击,以扭转其战略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将装备大量“海马斯”火箭炮和新型坦克的机械化步兵集群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周围,这进一步引发了俄军高层的战略猜忌。波兰最近一段时间表态将400门新订购的“海马斯”火箭炮对准俄罗斯飞地,实际上等于在故意升高紧张局势。
(波兰军队还订购了一批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
第四,俄罗斯中央政府对于俄核武库的控制突然崩溃。比如,此前“瓦格纳”的叛乱,就引发外界对俄罗斯核武库安全的担忧。所以,在俄罗斯内部私兵众多,军方山头林立的情况下,是否会再次发生这样的危机,必然让人担忧。第五,普京被极端民族主义者所取代。最近俄方逮捕军事博主吉尔金,其实就是为了预防此种问题的出现。但是,能否达成普京压制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得不说,西方国家的分析或有几分道理,但是由于其在构建其他国家困难方面确实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未免出现“盲人瞎马”的情况。
(乌克兰的“大反攻”在实际上宣告破产)
首先,目前俄乌战场上看起来虽然是进入了僵持阶段,但是实际上俄军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7月初时,乌克兰发动的筹备已久的“大反攻”,在实际上已经被粉碎。综合各方报道,大反攻里乌军阵亡已超过3万人,并且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等技术装备,北约援助大半年的武器装备一次全部丢光,最终不得不发动类似于二战日军那种“自杀冲锋”。这样的作战水平,想要在战场上重创俄军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自从战争爆发到现在,乌军总计阵亡约30万人,另80万人受伤)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无人机频繁“光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但是一方面这些无人机都是简易的民用轻型无人机,其威胁性有限;另一方面俄军也强化了首都的防御,最近几次无人机袭击,都被俄军防空部队和电子干扰部队配合化解。可以说,指望这种简陋的小型无人机去袭击克里姆林宫,即便是袭击成功了也无法造成足够大的威胁。
(乌军使用小型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北约和俄罗斯的关系确实也下降到了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低点。客观上说双方关系虽然很僵,但是还没有达到拔刀相向的地步。而且从战略层面看,俄罗斯发动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进而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所以,俄罗斯在战术上呈进攻态势,但在战略上属于防守的一方。
北约也在军援乌克兰时非常克制,决不允许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乌克兰战场虽然打得火热,但对西方来说本质上依然是代理人战争,俄罗斯与北约并未直接交手,双方谁也不愿直接冲突。只要北约不用核武挑衅,不对俄罗斯威胁使用核武器,那么俄罗斯自然不可能主动寻求和北约“同归于尽”。
(幻想俄罗斯国内出现政治更迭,这恐怕是好莱坞电影看多了)
至于第四、第五两条,完全就是西方政客们习惯性的幻想。出于政治正确,所以他们一直希望对外造成一种认知,那就是俄罗斯政治体制不稳定,随时可能崩溃。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俄罗斯中央政府对核武库的控制突然崩溃”这种好莱坞式的幻想,还被当作严肃认真的政治课题来讨论。
而“普京被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替代”其实也是以往美国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手段。不得不说,西方很多政客大概也是看的好莱坞电影太多了,以至于把俄罗斯国内某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当成俄罗斯会出现的真实状况。
(目前俄军占据着战场主动权)
从宏观上看,目前俄军在俄乌战场上掌握着战略主动权,乌军在西方援助下发动的多次“反攻”都被俄军化解,这意味着乌军即便是在西方全力支持下,也很难完成“收复国土”的行动。对于俄军而言,在目前总体趋势稳定向好的情况下,俄内部突然出现内讧的几率并不高。仅有的雇佣兵“叛乱”也是事出有因,最终也影响有限。
(瓦格纳的“一日兵谏”快速退场)
还需要指出的是,俄军在东乌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只有20万左右,其国内还有近百万大军。也就是说目前看来,俄罗斯只动用了自身军事力量的七分之一,就让整个北约有些应对不暇,甚至已经有了放弃泽连斯基的打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阶段的俄罗并没有主动使用核武器的必要。俄方提到核武的表述,不过是警告西方不要继续过度干涉俄乌冲突,要北约考虑事态升级后的严重后果,毕竟核大战不是儿戏,即便是美国也承受不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