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房子已具雏形。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文/图
2022年9月1日,互助土族自治县山体滑坡造成县第三中学校舍严重受损,其中,高二年级教学楼倒塌;高一年级教学楼主体倾斜,部分倒塌;高三年级教学楼部分倒塌,实验楼、综合楼、师生宿舍楼等不同程度损坏。经相关部门综合鉴定,学校已失去教育教学功能,搬迁新建。
2023年9月1日,是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9·01”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一周年,记者前往红崖村灾后重建施工现场了解灾后重建的进展情况。在重建施工现场,一辆辆挖掘机正在开挖沟槽,准备铺设污水管道,庭院里,施工人员正在室内粉刷,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正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94户受灾群众即将入住新居
负责红崖村“9·01”灾后重建项目的青海明侦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生太告诉记者,2023年4月26日,互助县红崖村受灾农房易地搬迁项目开工建设,在征求受灾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今后可能面临的各类地质灾害、防洪抗震设防要求,选定原互助三中对面作为搬迁安置地点,新建安置庄廓94户,每户农房建筑面积80.46平方米,配套大门、围墙、水、电、路、绿化、亮化、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预计10月底,受灾的94户农户就可以入住新房。
农户相志德告诉记者,灾害发生后,政府第一时间安排群众撤离到安全区域,并妥善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年后,政府又将94户受灾群众易地搬迁到新的安置点,给每户新建砖混结构的房子,还配套建设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天然气、电缆入地等设施,人居环境比以前大大改善。
校园建设主体封顶
随后,记者前往互助县第三中学重建现场,新建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做砌筑和室内抹灰工作。
创鑫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是互助县第三中学灾后重建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单位,负责人杨海金说:“互助县第三中学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约2.6249亿元,占地面积约12.7公顷,总建筑面积56448平方米,总共有14个单体,其中,教学楼3栋、宿舍楼4栋,还有综合楼、图书馆、报告厅、风雨操场等基础设施。8月5日,学校工程完成主体封顶。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计划2024年7月5日竣工验收,同年9月投入使用。”
互助县教育局副局长赵继灿表示,互助县综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和互助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全面考虑安全、县城建成区现状及周边市政、水电路气管网等选址因素,最终确定在县城东北部新建互助县第三中学。学校建成后,将设4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400名,是一所高中寄宿制学校。
灾后重建跑出加速度
自“9·01”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发生以来,互助县把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作为中心重点工作,高效运行“9·01”灾后恢复重建指挥体系,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全过程监管,扶持发展特色养殖、劳务输出等增收产业,一体配套水电路气网和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稳定以及质量的前提下推进重建速度,跑出灾后重建加速度。
灾害发生后,互助县把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振兴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谋划争取了住房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防灾减灾六大类16项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住房和学校等保民生项目,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配套建设红崖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和20栋装配式畜棚,积极推进养殖产业聚集发展。落实项目资金531万元,实施特色农家院项目,同步抓好红崖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让受灾群众搬迁后环境有提升、生活有改善、产业有发展、收入有增加、安全有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