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7 20:00:00 来源:钛媒体APP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AR研究媛

市面上对于Apple Vision Pro的解读有很多,但少有涉及AR/VR产品根本性问题的了解和洞察。

关于Vision Pro理想应用是“空间显示”?Elon Musk评价AVP,"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将电视机挂在鼻子上“,其实这句评论没有贬低AR/VR,甚至还高估了。因为使用VR作为沉浸式大屏(3D)显示其实是个伪命题。过去25年里,AR/VR头显早有人尝试,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到如今显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采用的屏幕规格越来越高。为什么你看不到飞机上VR观影的人?

这是直击灵魂的拷问。

Vision Pro能否成为“空间显示器”,关键不在你采用了哪种先进面板,不在显示质量、分辨率,也不在刷新率,而是一个人体工学的问题,在于人类视觉的底层机制变成了阻碍。Vision Pro 的R1再怎么强大,video数据流处理过程再怎么先进,画面延迟再低,用VST就无法解决运动状态下凝视画面,耳蜗-前庭-眼球协调的问题。只要看到的画面运动刷新和内耳检测到的旋转速度不一致,晕动症或多或少就会发生,并且因人而异,这就意味沉浸式VR头显佩戴久了一定会有一部分人不舒适。依靠摄像头的VST无法高频日常使用,证据就是你很少看到坐飞机使用头显。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解决方案似乎只有发展真正的光学透视,天然的OST过程,光子打到视网膜转化为视觉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才能真正消灭延迟。

还有众所周知的视觉辐辏冲突,人眼观察不同远近(不同焦点)、不同位置的物体,晶状体收缩扩张和眼球转动会同时“协作”。如果晶状体一直保持大小不变,固定一个焦点,长时间眼睛太难受了。VR最困难的变焦显示,难倒了Magic Leap,经过多年开发还是放弃了自己独有的FSD(Fiber Scaning Dislay)方案,也让Meta的硬件科学家们困在原地。按照之前国外对Vision Pro光学透镜 Pancake模组的分析,理论上是可以做到调焦显示的,但是苹果没有提,这说明技术不是一般的困难。然而,看久了固定焦点的虚像,眼睛会非常累,又是一个无法高频日常使用的核心难题。

关于重量。Vision Pro的重量明显“超了”,无法长时间佩戴。苹果的说法是已经使用了最好最轻的材料,无法再减重。很多人缺乏对Apple Vision Pro真正深入理解,苹果为了解决佩戴以往VR头显的周围视觉“交流”、动态环境安全性的问题、让VR能真正“出街”,开发了EyeSight方案,并且在硬件上做出了重大妥协,特别是重量上。

为了EyeSight,苹果设计OLED曲面外屏,使用了3D裸眼技术,并且覆盖一层曲面玻璃,EyeSight可以说体现了苹果对VR头显产品有异常深刻的洞察。但这些增重是否完全有必要,EyeSight硬件实现方案,能否继续改进?其实Meta很早也展开过相关“视觉交流”的方案探索,只是没有真正落地。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图为Meta “reverse passthrough system”的一张Demo图

还有,因为这块正面外屏的存在,需要重新调整摄像头、深度相机、dToF雷达的位置,相应的畸变矫正算法、数据融合、调整VST画面实时显示,算力、算法的要求更高更难了。

关于VR超大画幅和沉浸感,对于办公看文档、看电影,其实VR的优势并不明显。为什么,跟你去电影院不愿意坐前排是一个道理,视觉信息超过一定视角,人类的通常习惯是转头再凝视而不是转动眼球再凝视,所以理论上Vision Pro又一个应用场景是伪命题。

你眼前看到的真实世界其实是“拼凑”起来的,类似量子力学的非连续点粒子构成了世间万物,你看到的世界也是非连续的视觉信息。人眼视场角内最清晰的区域(视网膜中央凹)仅占2°,眼球通过扫视、跳动等微动作捕捉视觉信息,然后大脑快速将其“整合”在一起。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Thad Starner曾指出,受制于眼球运动的机械限制,显示屏的水平FOV不应超过55°,其中有效的眼动范围只有45°,而舒适的观看区域可能不超过10°到20°左右。

由于看电影是一个长时间凝视/无需转头的过程,在VR中看电影实际上不像VR游戏那样需要那么大的FOV。现实情况是,人眼盯着40°到50°高分辨率画面时,只用几分钟就会感觉视觉疲劳。因此,电影画面最好保持在20°水平,当画面超过30°时,用户可能会需要转头看,而不会转动眼球,这情况在电影院前排、或者大尺寸显示器上存在。”

换句话说,人眼主要注意屏幕中心30°范围的画面,在不转头的情况下,大FOV不仅没有带来沉浸优势,还带来了困扰。比如BirdBath这种主打“投屏显示”眼镜,发烧友使用它看文档、网页,需要转动眼球凝视虚像边缘的字体、画面像素信息的时候,体验就相当糟糕。

大FOV带来的沉浸感有不易察觉的代价。办公和看片,Vision Pro的沉浸大屏并不会让你长期觉得舒适,而这恰恰是苹果重点宣传的一个使用场景。

关于价格,个人非常赞同国外AR资深专家Karl Guttag的说法,Vision Pro 价格贵不是重点,重点是“真的有用”。

“对于评论AVP(Apple Vision Pro)价格的人,他们是从看待一项成熟技术而不是一项全新技术的视角出发。仅举一例,内存为4KB的Apple II初始零售价为1298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6268美元),而最大内存为48KB的型号则为2638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12739美元)。再比如,1979年我买了第一台录像机,价格约为1千美元,按通货膨胀率调整后相当于现在的4400多美元,一盘1.5小时的空白磁带约为10美元(相当于2023年的44美元)。问题不在于价格,而在于AVP是否会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

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的评价也非常有启发,

“在产品策略上,苹果瞄准了正确的市场。相比于追求低价,硬件质量、舒适度、人体工学、分辨率、高质量内容才是前期更重要的目标,而降价是后面才要考虑的。 每家公司擅长、适合开发的产品不同,如果苹果追求入门级市场,可能会是一个错误。苹果努力打造分辨率最高、人体工学最好的头显,面向的是早期采用者,而这也是适合当下的策略。实际上,现在这个阶段价格高低并不是关键,尤其是对于早期采用者并不重要,虽然Vision Pro售价高达3500美元,但即使卖到5000美元,也有人会买。 通过Vision Pro,苹果可以让XR头显在市场上获得更多关注,并刺激早期采用这之外的更多人的需求,然后再降价至人们买得起的水平。“

还有更多,比如扎克伯格还对竞争对手苹果AR发表了看法。他认为,

这段时间Vision Pro很热闹,但AVP的启发不仅仅是产品层面上,也少有人注意到下面这些事实和疑问:苹果只不过发布了一个司空见惯的VST头显,Vision Pro的许多特点和关键创新,像竞品Meta 也提出过、实践过,Vision Pro并没有解决VST头显的许多重要问题:比如多焦点显示、重量、发热、续航、VST在暗光环境或过曝光线时画面对比度、全身追踪,并且价格过于昂贵。但Vision Pro就是成功引爆市场,全球媒体热议,这可能才是同行需要反思的地方。先行者做不到的,Vision Pro也一样,为什么换成苹果头显大家就能接受?而且即使定价如此之贵。很多人评价Vision Pro就是“配置很高”,传感器数量上大幅超越友商,让眼球追踪的准确性可靠性明显提升,还带来了超大范围的手势识别;视觉/深度相机/激光雷达SLAM融合,人机交互和VST的画面(畸变)矫正无比丝滑和自然;还有桌面级性能的核心处理器M2,从硬件底层设计传感器数据处理芯片R1(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类似iPhone 协处理器?),定制的多片式拥有非标曲面的Pancake模组,4K硅基OLED内屏,OLED前向(外屏)eyesight裸眼3D....等等。所以,问题是硬件堆料能否复制另一个Vision Pro,究竟是品牌起作用还是产品本身?Apple Vision Pro发布会上并没有遵循行业“常规”,公布具体的像PPD、FOV、Pancake模组光学性能,并且要求Apple Store员工等不能提到VR等字眼。空间计算其实早就有人提出过类似概念,从苹果口中出来效果却完全不同,苹果不仅培训销售人员避讳使用和提及“VR”等字眼,并且发布会用两段定义了Vision Pro, “most advanced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ever” + “a standalone spatial computer portable enough to use anywhere”。即最先进的个人消费电子设备,任意场景都适用的空间计算机。

库克相信,未来我们谁也离不开属于个人消费电子的“空间计算机”。这是从iPhone的逻辑延伸。

Oculs创始人Luckey提到了一个“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的概念,本意指的是通过大规模影响人们的态度和社会行为,让目标人群产生所需的特性本质上来讲,苹果不是通过工程设计来让人接受XR,而是通过社会工程,改变社会对XR的预期。换句话说,Vision Pro通过恰当的营销、名人带货,也可以改变人们对XR的固有印象,让头显技术比之前看起来更酷,即使Vision Pro并没有轻薄的外观。

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1922年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出,人与环境之间的真实环境太大、太复杂,而且瞬息万变,无法直接认识。每个人都会建构自己的伪环境(pseudo-environment),这种伪环境是主观、有偏见且必定更精简的世界的心理形象,而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的伪环境都是虚构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在不同的世界中思考和感受”。李普曼说的“环境”可称为是“现实”,而“伪环境”更像是今天所谓的“建构现实”。人们“在被社会和文化世界创造的同时,也创造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世界”。

Apple Vision Pro的一些启发

社会建构主义(英语:social constructionism)是社会学和传播学中的认识论。大多数社会建构主义者都信奉“语言不是反映现实,而是构成(创造)了现实,即“没有事实,只有诠释。”

事实是:Apple Vision Pro是一款领先同行的产品,但整体来说,它并没能领先时代。

许多人相信历史是天才和英雄人物决定的,大众只是一群被赶着到处跟着跑的鸭子。中心化比去中心化好,让行业分工明细、开放的自组织演化不如由封闭的精英小圈子制定“标准”并进行“质量管控”,起码iPhone和iOS已经是肉眼可见的前例。

苹果对于用户的深度理解、对于产品创新的洞察,对于未来的想象力,组合起来就是一种魔力,也是扭曲现实力场的来源。投资者、行业巨头和创新企业、用户都在观望,姗姗来迟了很多年的Apple Vision Pro能够引导VR/AR真正走出极客小众,成为大众普及的消费电子产品。很多巨头等着别人试错成功后在后面摘果子。

深入研究Apple Vision Pro,可以明显地感知到:这家公司擅长从底层向上完全构建,自成一体,而非等着光学器件、显示屏、新式传感器、算法和算力芯片、应用开发慢悠悠“协同”发展,不同实力的厂商分散地制造一堆不同品相的垃圾。

就像苹果投入巨大、一直疯传汽车"泰坦“被取消,Apple Vision Pro的产品态度,把用户体验放在最高优先级,从不制造垃圾的信念,不发布不成熟的低用户价值的“新产品”,还有这家公司的营销手法,可能才是最最值得学习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丨《哪吒2》票房破百亿,但这三类人劝你别看
...间,而3D电影则是通过人为创造的视差,让大脑“误判”画面具有立体感。• 这要求眼睛频繁调整焦距,并与大脑协同工作以解析画面深度,长时间如此,眼球肌肉易感到疲惫。2、眨眼频次减
2025-02-19 09:17:00
苹果Vision Pro功能设置页面曝光,确实有那么点炫酷!
经过这段时间网上的曝光,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苹果在明年初开售Vision Pro基本上没任何问题,只不过开售可能要分时间段,因为之前相关爆料是声称会美国先开售,然后再逐步在全球范围
2023-12-27 15:45:00
...该专利的编号为WO2022262581,标题是“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画面呈现方法、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据悉,腾讯在2021年已经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获得该专利(编号CN113419350A)
2022-12-27 14:07:00
日常这10个行为,伤眼睛!记住5大护眼妙招!
...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传输至大脑,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每一个部分都恰到好处,共同演绎着视觉的奇迹。1.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持续盯着电脑屏幕、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工作或娱乐
2024-05-06 11:39:00
Xreal 栽树,后人也难乘凉
...费级AR眼镜的需求真实存在,虽然当时整个行业都在等待苹果 AR/VR 把市场炒热把整个盘子做大,但是徐驰认为,"在 AR 这个赛道上
2024-02-03 14:00:00
造车,还是得学苹果?
作者丨周到编辑丨张博文“蔚来N-BOX,支持苹果眼镜吗?”在2023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结束后,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这样问道
2023-06-26 11:34:00
苹果visionpro将于12月份量产
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带来了一款重磅的OneMoreThing—AppleVisionPro,这是继8年前推出AppleWatch以来
2023-12-04 14:01:00
2024年“钉子户”手机预测,这三款最有前途,不接受反驳
...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让用户沉浸在高清画面中无法自拔。此外,搭载的高通骁龙8gen3旗舰移动芯片,确保了手机在处理各类应用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游
2024-02-27 14:45:00
苹果终于“良心”了,iPhone15跌价1160元,果粉换机太幸福了!
苹果这回真可谓是“诚意满满”,给了广大消费者一个大大的惊喜!众所周知,苹果一直以其高品质、高价格而著称,但这次iPhone15的降价幅度之大,确实让人瞠目结舌,足足跌价了高达11
2024-05-17 09: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都市丽人——加拿大鹅绒保暖衣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
当都市丽人的加拿大鹅绒保暖衣在冬日市场中掀起热潮,新品订货会上取得经销商5亿订单销量的数据。这个经典内衣品牌的华丽转身背后
2025-10-17 13:41:00
秋补正当红|邂逅秋补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一站式解锁多元滋补新体验
转眼秋意渐浓,中秋、国庆双节余温未散,团圆出游的热潮与“应季而食、适时而补”的传统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点燃了金秋时节的滋补消费热情
2025-10-17 13:56:00
江西热敏灸机器人获批上市 赋能百亿产业链提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芳)10月9日,省药监局正式批准热敏灸机器人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这标志着江西热敏灸产业进入数智化时代
2025-10-17 07:1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无人机、运动相机迎来降价潮!近日有市民发现相关热门产品价格跳水,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多家大疆授权体验店中
2025-10-16 08:38:00
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喊”您上车
视弱人士庄先生在公交视弱辅助系统的帮助下乘车。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 “我们先找到并打开公交App
2025-10-16 08:38:00
10月15日晚,福州金融街商务区“亮灯”,迎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2025-10-16 08:59:00
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缺陷智能辅助评判系统”,顺利完成准确率测试。本次测试中,该系统总计检查了210张油气长输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
2025-10-16 09:03:00
当“遇到问题先到社交媒体上搜索”成为一代青少年的本能反应,当班级群、兴趣圈与直播平台深度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正构成这代“数字原住民”成长的基本环境
2025-10-16 09:16: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泛化能力,正深刻改变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与此同时,以聚类分析
2025-10-16 09:57:00
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账号已不再回收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一期播客,聊到了“真的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吗?”“人去世后,朋友圈会被回收吗?”等话题
2025-10-16 10:13:00
日日佳携手企知道,共同推动智能显示技术科技创新
近日,深圳日日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佳”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专注于TFT-LCD模组制造的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0-16 10:18:00
汽车测评 全球协同 | 解码C-NCAP——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当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承载多元需求的“出行载体”,是什么力量在守护这场变革的安全底线?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
2025-10-16 10:50:00
花田玑密入选“2025山东省优秀兴农电商企业案例”
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数商兴农庆丰收暨九九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在青岛莱西市人民广场隆重启动。花田玑密品牌创始人
2025-10-16 10:53:00
香港金管局公布生成式AI沙盒名单,蚂蚁数科入选技术合作伙伴
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蚂蚁银行、中银香港
2025-10-16 11:24:00
卢伟冰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不排斥和小米直接竞争
10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微博正式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他发文透露,本次发布会是小米手机业务在旗舰新品发布季的第二篇章
2025-10-16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