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如今,车载导航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 主笔:于梅君
使用导航软件开车,到一个路口时,导航APP会显示红绿灯,并出现倒计时的提示。不少人对这个功能感觉颇为神奇:导航APP为啥这么牛?它怎么知道信号灯要变绿了?
高德每日红绿灯读秒次数超过20亿次
如今,在使用导航软件驾车时,除了基本的路线导航,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告知红绿灯的剩余时间。
当绿灯亮起时,导航会提示你以何种车速安全通过;若绿灯即将变为红灯,导航会提醒你谨慎驾驶;当面对红灯停车等待时,导航会显示剩余等待时间,并提示即将变灯,建议你准备起步。
当某路口等待红灯车辆较多,一轮红绿灯切换,不足以让用户通过该路口时,导航APP上显示的,则是需要等待的红灯具体轮数。
其实,早在2022年,高德地图就正式上线了“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将现实中的红绿灯,在手机客户端内智能化、动态化显示——在用户等待红绿灯时,可实时计算红灯倒计时读秒,以及需要等待的红绿灯轮次。
也就是说,在使用地图导航时,用户可以体验到真实世界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读秒功能,以及“镜像”再现前方路口的情况,即使在前方大车挡住信号灯的情况下,也能及时知晓即将变灯的情况,有助于缓解驾驶员的焦虑情绪。
此外,基于更准确实时的灯态数据,导航App还能计算出“绿波时速范围”,让用户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一路绿灯”通过前方一个或多个信号灯路口,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导航软件还与多地官方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智能信号灯服务,融入地图导航产品。此外,结合北斗定位、人工智能和智慧交通等前沿技术构建核心算力,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智能红绿灯服务。
目前,高德红绿灯倒计时,已支持大部分红绿灯路口,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的每日读秒服务次数,已超过20亿次。
红灯倒计时是怎么“算”出来的
“读秒倒计时”是如何实现的?此前,很多人认为,是导航软件接入了交管数据平台,事实并非如此。
高德地图曾发布过一项专利,名为《红绿灯周期时长的挖掘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程序产品》,其中指出,大多数路口的信号灯时间,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算”出来的。这个“算”,就是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应用。
每个城市的路口,都安装了摄像头,用于监控交通流量和记录违规行为。当我们在路口等绿灯或加速通过时,这些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上传到云端。导航软件收集大量车辆在不同时段通过交叉口的数据,就能分析出每个路口信号灯的周期。
简单来说,就是导航软件采集了红绿灯路口的实时车辆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对比车辆来往信息,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交通运行环境,由此来推演出红绿灯的变化。
所以,这个功能和红绿灯是否联网没有必然关系,也不是绝对的百分百精准。由于车辆启动速度和刹车时间不同,需要同时计算路口四个方向的数据,通过车辆的数量越多,数据越充分,计算结果也就越准确。
对那些临时信号灯,比如因修路而设置的移动信号灯,它们大多不联网,传统的交通控制中心也没有这些数据。但是,靠过往车辆数量的增多,导航软件同样能计算出它们的工作周期。
据高德相关人士介绍,“红灯读秒倒计时”功能的早期版本,主要依赖对交叉路口用户行为模式的分析,例如车辆的启动和停止规律,推算出具体红绿灯读秒时间。
如今,“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已融合了先进的大数据模型,显著提升了读秒精度。基于数据推算,高德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红绿灯变化规律。对于红绿灯临时调整的情况,新模型的识别能力更灵敏,从而在准确性和覆盖范围上,都实现了显著提升。
此外,高德还整合了部分来自交通管理部门的红绿灯数据,使红绿灯倒计时更加精确。
导航如何知道前方道路拥堵
“红绿灯倒计时”,并非是算力在交通领域的首个应用。导航APP所推出的实时路况、智能避堵、交通路况预测等产品,背后均有深厚的算力支撑积累。
我们开车时,导航软件会突然提示前方堵车,或者堵了多远,这背后就有大数据的功劳!因为许多人都在使用同一导航软件,如果多辆车都停下来或者开得很缓慢,自然也就能判断前方发生了拥堵。
曾有人做了一个“假堵车”实验,就是拉着多个手机开着同一导航软件慢慢走,原本没有几辆车的街道,却被识别成堵车。
当一个路口突然发生堵塞,而周围路段车辆正常行驶时,导航系统会立即识别出这种异常,并通过算法,预判拥堵可能持续的时间。这样,它就可以提前告诉你应该换条路,避开可能的堵车。
现代导航系统还与一些地方的交警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数据共享。这意味着,除了依靠自身收集的数据,导航还能获取交警提供的实时交通信息,比如临时交通管制、紧急情况下道路封闭等信息。这种从官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大大增强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所以,当导航告诉你前方路口已经封路,或是建议你走一条不太熟悉但畅通无阻的路线时,这都是信息与技术强强联合的结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导航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过,它的强大还依赖于每一个用户,每一次我们使用导航,行车数据都在为导航系统提供更多学习材料。那么问题来了,用户的行驶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去年3月,百度地图曾在《一文解码红绿灯倒计时》中披露,百度地图“红绿灯倒计时功能”用到的位置服务数据是脱敏的,“对于官方接入的权威数据,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符合公安部网络交互要求,充分保障数据安全。”
百度地图在用户协议隐私政策中提到,将会以“最小化”原则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用户信息。高德地图则称,会采取符合业界标准、合理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