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10:25:00 来源:VISTA看天下

谁也没想到,专家、学者们集火骂了张雪峰一个星期,反倒把这位考研名师网红的热度骂得越来越高。

尽管他本人在四天前就“因为过度劳累而被强制住院”,暂时休息,名字却一直待在热搜上没下来过。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张雪峰建议报考有专业壁垒的学校”“张雪峰的公司做四休三”“张雪峰6年前的演讲火了”。

之前直播间的切片视频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满天飞,动辄收获几十万点赞和几万评论。

如果看过这些视频,你会发现他原本确实是在做“报考咨询”的工作——

家长们通过连线报出孩子成绩、家庭情况、大概意向,张雪峰根据手头信息给出建议。

但评论区的赞誉,显然已经超出了对一名报专业指导老师的评价。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甚至不止是正在面临报考的学生、家长。

张雪峰在视频里说的每一句“大实话”,都在网友心中化作再具体不过的情绪出口:

“普通人手里的牌就是这么烂,除了精打细算还能做什么!”

01

“高中老师关起门说的话,

被他摆在台面上了”

现在先让我们回到把张雪峰拽上风口浪尖的那个时刻。

他在直播间对一位家长说“理科590报新闻,你会崩溃的”。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很多教授、学者们反驳他,理由是如今高校的新闻教育有多好、新闻素养有多重要。

但张雪峰那句话背后的指向其实非常简单、唯一——那就是就业。

“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不是在讨论新闻学有没有用。而是在说,找工作时每个人都是你潜在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这几天在网上被疯转、大赞“张老师说得对”的片段,大多也都基于同样的底层逻辑。

或者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实用主义金句”。

家长连线进来,张雪峰先问的永远是男孩女孩?家里能不能支持考研?父母在某个行业里有没有人脉资源?

这哪儿是建议人家未来四年学什么?分明是在人生牌桌上替人出牌。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比如跟家长讨论要不要报考土木专业,不谈要上什么课、需要什么技能。

而是谈一旦决定报考了,全家人就要做好考研的准备。

因为“现在还在招人的甲方只剩下了国企,而国企能招到硕士为啥要你一个本科。”

进不了国企,那就只能去做乙方、施工方。“哪怕你是985,也得去工地打灰。”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孩子没有美术功底适不适合学建筑?

“跟美术功底没关系, 主要是看你家孩子能不能熬夜。”

因为建筑专业出来就业,每天都是一群甲方在电脑后面盯着改图,“一改改一宿”。

“关键累还赚不着钱,你看看人家计算机熬一晚上赚多少?”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两个专业如何选择?

别管两者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区别、孩子是更喜欢做绘画还是做运营,本科直接先选面更宽的专业——“不至于把路提前堵死了。”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承认吧,绝大多数经历过高考的人,尤其是在小镇靠读书卷进大学的人,都对这种“大实话”并不陌生。

只是它们过去不会出现公共舆论场上,甚至都不会出现在高三那个鸡血拉满、一股理想味儿的誓师大会上。

它是班主任打给父母的一个电话。

告诉你家孩子这个分数,勉强上了二本烂专业也只是名头好听,不如选个好就业的三本。

是家里长辈叮嘱你不要跟风报金融,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

但家里没有行业内部的人脉,很可能去了也只是当10年卷生卷死的打工人。

是学校请来做报考辅导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对大家说:

“如果分数刚刚踩到本科线的话,就不要挑什么城市、专业,优先选择那些年年都招不满的学校,先尽量确保不会掉到专科去。”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在这些语境之下才没有什么爱好、什么理想,什么增长见识和陶冶情操。

“性价比”是唯一标准,“好就业”是唯一目的。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如今张雪峰引发的争议和热捧,或许恰恰都源于他把这样的大实话,拿到了台面上。

又因为他信息够多、口才够好,由此推导出的人生路径也看起来更具有“实用价值”。

比如他曾在连线中建议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报考“滨州学院”,家长甚至完全没听过这个学校。

“它很快就要改名字了,改了名字你这个分数就上不了了。”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甚至不避讳一些灰色地带。另一位家长说自己在北京有些亲戚,想让孩子报考北京的大学;

张雪峰直接建议,选北京不如选那个亲戚所在行业的对口专业,直接一步到位。

在专家们看来这简直是“歪门邪道”,是功利主义在选专业方面的极端表现。

但普通人只会在心里暗自嘀咕:“好家伙,要是有这机会我也想去啊。”

02

“恐吓式”打鸡血

张雪峰身上引发争议和关注的点,究其本质并不新鲜。

几乎每年高考选专业的节点,都会有一些新闻引发 大众对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论战。

有时候是实用主义赢了:2020年,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考进北大却选择了考古专业,被质疑“这种专业难道不是家里有矿的孩子才配选?”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钟芳蓉回高中母校给学弟学妹演讲。

有时候却又被骂“太功利”:与之相对的,今年3月一个高三女孩在誓师大会上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被指责不够体面。

不难看出,公开舆论场对高考生“实用主义报考”的态度,是标准摇摆的。

比如通常认为成绩不好的学渣在选专业时可以“向钱看”,但清北精英们还是得有点理想和追求。

家境不错的孩子可以凭兴趣选择专业,但如果家里供你考研都费劲,最好还是老老实实选个热门、有前途的专业。

刚巧,张雪峰的每一步都精巧地踩在了这批“需要实用主义”人群的心尖上。

无论你认为他的金句中有多少段子加工的成分,都不得不承认的是——

比起俞敏洪这种北大毕业的大佬,张雪峰所代表的形象、面向的对象,都更接近那种没什么选择的普通学生。

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因为足够优秀能被罗马直接选中。

但更多的是家里没钱没人脉,成绩也不足以改变命运。

手里的牌就是这么烂,想要赢当然得好好打,最好一步都别错。

张雪峰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农村家庭。他在演讲中提过当地的教育资源不行,“高中平均三年才能出一个考上清北的”。

而他最后考上的是郑州大学,在如今人均985的互联网上根本划不进学霸、精英的范畴。

但恰好呈现了“学习改变命运”的普通版本。

今天热搜上那个他6年前的演讲,里面最火的是这么一段话:

“孩子不爱学习就带他去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看看。看看里里面的人都是什么形象、姿态,问问他想做什么样的人。”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这句话如果换成某个专家、大V来说,大概率要被骂死。

但张雪峰说出来,就变成了“自己人说大实话”。

更不要说他给出的那些选专业建议,也都透着“这手烂牌得尽量打好点”的谨慎。

还是用俞敏洪对比,同样是建议考大学去大城市,俞敏洪给出的理由是“人要在广阔的舞台上发挥自己。”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这话放在几年前,恐怕还是相当普适的价值观。

它意味着一种向上的人生——去大城市可以见大世面,有大发展。共享单车、互联网大厂……各个都是小城市接触不到的机会。

那也是大学生卷学历卷的最厉害的几年:更高的学历就代表更广阔的空间、更高的职业天花板。

而如今哪怕是名校生,已经很少有人相信自己的人生会一路向上。

对未来的憧憬变成了向下的恐惧。

而张雪峰强调的恰恰是“别走错路”—— 与其感慨这是所谓“功利主义的极致化体现”,不如说大多数人对自我未来的认知就是扛不住一点差错。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因为可以跳出原本糟糕的环境和生活。

“你还想留在那个小县城吗?你想让那个考试全靠抄的后座给你爸妈看病,让逃课翻墙的同学给你孩子当老师吗?”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如果说学霸和家境优渥的年轻人相当于直接抓王炸,那么张雪峰似乎在教人们怎么把烂牌打得没那么烂。

“你知道这有多珍贵吗!”

03

喊出“实用主义有理”,

是一种控诉

随着张雪峰的讨论度越来越高,一些舆论也开始逐渐往夸张的方向发展。

比如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把他捧到了“打破底层信息壁垒”的高度。

作为教育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的确给了很多家长有关选专业、报考的建议。

但要说凭一己之力、一个行业“补齐底层的信息差”,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事实上,张雪峰的咨询课程价格一点也不“底层”。而他在直播中给出的很多结论,也不排除有节目效果。

一些视频会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今天说土木不考研进不了国企;

第二天又变成了不学习、闭着眼睛都能进国企的专业,“就是工作环境一般”。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也有人指出,他某些专业的评价不乏片面、过时的结论。

“一提金融就是毕业去拉存款,仿佛没听说过风投和私募。”

“现在还在劝人学计算机,有没有研究过码农岗位多饱和啊!”

这并不奇怪,毕竟如今风口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没有谁真正指望一个研究专业报考的网红,在每一项选择里都能做出最最完美的决定。

甚至如今网友捧出的,也并不是一个有问必答的选专业老师。

而是一个嘴替——终于敢在舆论场中。 明目张胆喊出“普通人面对当下,只能奉行实用主义”。

正如评论区下热火朝天讨论的,不止是正面临选专业的家长孩子。

还有更多已经通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的人,正在抒发自己的失意和不满。

在张雪峰劝大家报考“有专业壁垒”的专业下面,有文科生在底下抱怨自己就业难、竞争大;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看他建议某个家长“别报这个专业”,评论区通常都会变成各种所谓天坑专业的“团建现场”。

张雪峰的“难听大实话”爆火,是普通人最后的愤怒宣泄

张雪峰在考研讲座中告诫大家“千万别报那种只招一个人的专业,那个人肯定不是你”;

大学生们则在下面吐槽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读出来也收不到工作offer。

而每一个批评这位网红“太功利”的评论下面,也都总会有碰到头破血流,才认清了上升通道狭窄的人反驳——

“普通人是没资格追求梦想的,如果我早看过张老师,当年就不至于盲选专业了。”

如果重来一次,我们真的会全然听张雪峰的建议吗?如果当初听了张雪峰的,人生真的会更好吗?

不一定,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把张雪峰看成是“最诚实的声音”。

理智上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无数偶然组成的,没有人能每一步都踩准标准答案。

但在情感上,就像是一种控诉。

人们真正想要讨论的并不是张雪峰给出的选择正确与否,只是单纯愤怒于促使他做出那个选择的原因。

为什么人生中最该听从内心、放飞想象的节点,如今只能变成一道逻辑严密的推理题?

或许无力、无意义,只是一种应激的本能。

但当我们已经学会熟练地用“孔乙己文学”“沉淀文学”自嘲,这恐怕也是仅存的一点质问了。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光的日子》名师张雪峰和2教授之争,你站谁?
...赚钱,而且赚很多钱不假,但张雪峰说了实话,而且是对普通人的孩子有用的实话。所以,希望张雪峰能挺住!《追光的日子》女主角任真,也还处在选择专业的苦恼之中呢!事情就是这么巧,6月
2023-07-03 16:02:00
张雪峰被骂,是穷人的悲哀
...并不在于新闻到底好不好就业。而是在理想与面包面前,普通人应该怎么选择的问题。先说我的观点,我立场坚定地支持张雪峰老师。为什么支持张雪峰呢?因为我觉得张小强教授的观点,完全是一
2023-06-27 12:49:00
张雪峰吐槽新闻学是胡说八道!主播必须要持证上岗?
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的时候,建议普通人不要报考新闻学,结果没想到,遭到了众多媒体和大v的批评但凡有点理性思想都知道人家说的没错,很多专业都是有门槛的!新闻专业不是一般人可以读的。
2023-06-21 01:34:00
艺术生还有没有出路!张雪峰真是说了好多掏心窝子的话
...主要是父母爱我宠我支持我,大艺术家很难,没有门路的普通人几乎行不通,大学老师现在要博士,目前也只能考虑考编考公或者那种画室当个老师一个月四五千。大概率是中小学老师或者画室老师
2024-02-19 06:16:00
张雪峰的话,戳了多少中国人的肺管子?
...峰的网友还是占据了大多数。支持者普遍认为,张雪峰为普通人家的孩子提供了更务实的职业规划路径,“越是遭到社会的毒打,越觉得张雪峰说得对。”普通孩子,输在报志愿起跑线上张雪峰之所
2023-06-28 13:47:00
张雪峰事件升级,深夜发文暗示处境危险,他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最近张雪峰引发了非常大的热议,没有想到他仅仅是因为一句话,却陷入了舆论的风波的那个当中,甚至是自己辛苦积累的很大的事业,都要面临毁掉的危险。张雪峰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明晃晃的暗
2023-06-19 07:46:00
张雪峰“第一批受害者”出现,参加国考哀嚎一片,家长也吐槽
...会迎刃而解,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其实都好安排工作。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多筹码,以为自己笃定了热门专业,谁知道过两年,等到自己毕业的时候恰巧就已经烂大街了,真的无处说理。
2024-10-16 18:32:00
文科都是服务业,学到头只会“舔”?张雪峰说错了吗
...是出身平凡,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张雪峰成了无数“普通人”的嘴替。对现实不公的抱怨,对社会痛点的吐槽,话说得难听,但你就是觉得他是个“活的人”。所以,在这一点上,张雪峰无疑领
2023-12-11 19:10:00
又火一个“张雪峰”,专门教大专生反超985
...道目的地之后再倒推过程,不失为另一种“以终为始”。普通人上不了麻省理工剑桥牛津,还不能去上个索马里海洋大学和缅甸医科大学吗?网络梗图:暴叔版世界大学排名 03不行就重开吧B
2023-10-22 00: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日前,赣州市委人才办印发《赣州市人才分类目录(2025年修订版)》和《赣州市人才政策清单(2025年修订版)》,首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目录并享受相应政策
2025-08-29 06:49:00
“烧伤男孩”来宁上大学,体验东大“灵巧机械手”曾靠双拳书写,如今“重新握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通讯员孙艳8月28日
2025-08-29 07:37:00
抓获“拉车门”嫌疑人4名物业人员获见义勇为表彰南报网讯(通讯员溧公宣记者张彪)近日,溧水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永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溧水某小区
2025-08-29 07:37:00
人气“引得来” 文创“带得走”8月牛首山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2%南报网讯(记者孙秉印通讯员白睿田)8月,南京气温持续高位
2025-08-29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陆轩)8月27日,江苏省文联—六合区启动“茉莉花”文化品牌合作共建活动,通过试点配备“艺术村长”等
2025-08-29 07:38:00
解决40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50项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燕赵钢铁实验室亮出首份“成绩单”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近日,在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
2025-08-29 07:47:00
ETC “失灵” 如何短时间恢复正常?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你是否在高速上遇到过ETC罢工的情况?江西省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ETC车道不抬杆有几种原因
2025-08-29 06:49:00
问政红黑榜(8月14日-8月20日)
南昌市青云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第二大队喜提红榜购买的油烟机出现噪声大、吸力小等问题官方回复:已更换新机网友反映
2025-08-29 06:49:00
职场新人注意!签协议前先看这几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 栾海明又是一年职场新人报到季,“面试时承诺月薪8千,入职后却缩水至6千”“试用期内莫名被辞退”等问题频发
2025-08-28 17:59:00
守护暑期安全,济南市三院为患儿上肢健康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晨 实习生 钱玺羽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探索世界的快乐时光,但同时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2025-08-28 17:59:00
法眼|刑满释放人员能不能做博主当网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日,前民生银行某支行副行长肖某刑满释放后,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狱中经历与银行圈故事,账号迅速吸粉
2025-08-28 18:00:00
【一线传真】深夜意外急求救,妙手仁心解危情——石岛人民医院骨科尹建新大夫6小时手术坚守,为患者赢得生命尊严
鲁网8月28日讯“多亏了尹大夫的及时救治,才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希望!”术后仅一周,27岁的王先生身体便已得到了快速理想的恢复
2025-08-28 18:01:00
近期,一种以“机票延误险理赔”为幌子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在多地频发,严重威胁市民财产安全。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苏州分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移动”)快速响应
2025-08-28 18:05:00
8月4日上午,江苏沛县沛城街道鹿湾社区的惊喜购服装店鲍阿姨将一面写着“贷款为民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沛县农商银行鹿湾支行
2025-08-28 18:06:00
旅客可携带“宠物”一同出行 东航在西安机场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
9月1日起,东航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正式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旅客可携带“宠物”一同出行、全程相伴、安心随行。首批开通西安至北京大兴
2025-08-28 1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