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冷绪禹
2023年,在武宁县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武宁县残联突出“党建引领,聚力发展”这个主题,并结合工作实际,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自选动作,做到把党建工作与残联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模范机关为抓手,五联五创聚民心。牢固树立党建主责主业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一岗双责”的要求,开展“比学习、比作风、比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同时通过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四送”活动,实现“联一线、创一流”的预期目标。党员联村: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结对帮扶困难残疾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和帮扶村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力促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争取道路桥梁水利资金40万元;党员联校:每年拨付县特教学校8万元,帮助特教学校创品牌、提质效,为120人次的残疾儿童少年打造健康成长的乐园;党员联心、联社、联企:联系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捐款捐物,引导党员干部开展扶残助弱志愿服务活动,共募捐15万元资金和物资为265名困难残疾人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物资。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建引领贴民心。始终坚持把强化领导、改革创新作为抓党建促进残疾人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积极延伸“党建+”的工作链条。党建+改革:作为改革试点县,率先在全市实现残疾人证办理“一件事一次办”,该改革经验被省市残联予以推广。作为全县“扶残助困一事通办”牵头单位,实现残疾人证办理、“两项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只跑一次。党建+就业:在城区,成立街道竹岭村社区创办就业服务部,并组建“心连心”联合党支部,让支部党员负责服务部的日常运行,共解决了400人次的残疾人就业,开创了残联、街道、社区和社工结对共建、助残就业新模式,得到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第六指导组和中国残联的高度肯定。在郊区,加强与县工业园园区企业对接,先后推荐600人次残疾人到企业就业。在乡村,引导近1000人次残疾人在村有集体经济的基地上就近就业。党建+康复: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共投入近60万元,为648人次残疾人提供预防知识宣传、假肢装配、助听器适配等康复服务。党建+文体:投入12万元,在宋溪、醴溪、船滩等乡镇建设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挖掘和培育残疾人文体人才,卢贵静、黎春华等4人两次荣获全省残疾人书画大赛二、三等奖。
以民生政策为根本,兜底保障暖民心。抓好党建与政策落实融合度,用“党建+政策”的工作模式编织残疾人“幸福网”,让全县广大残疾人享受到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据统计,今年 1-8月份共为7.4703万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663.056万元;共为134名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发放托养补贴45.89万元;共为66名困难疾人发放无障碍改造补贴19.8万元。此外,还通过采取临时救济、金秋助学和困难家庭慰问等形式,健全兜底保障工作机制,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