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拂晓报
近日,不少中学女生的“鲶鱼须”发型再次引发热议。起因是一位中学教师晒出班里学生的视频,镜头下学生穿着宽大的校服趴在桌上做习题,但女生几乎无一例外地从额头正上方垂下两绺头发,挡住半张脸。不少家长认为这种发型不够清爽,与孩子发生争执;不少网友围绕这个发型展开热烈讨论。
现实中,因为发型、穿着等问题带来的亲子冲突、师生矛盾时有发生。严厉的批评指责未必是良策,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正确归因,不一味指责。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孩子在这一时期都渴望展现自我、追求个性,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某种流行文化的影响。服装、发型作为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载体。中学生之所以重视自己的外形,其实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通过另类的装扮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的诉求一旦遭到反对,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对于学生一些看似不妥的打扮和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不是一味指责,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剖析他们近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多思考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只有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亲子沟通和师生对话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
积极对话,达成对美的共识。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肯定学生追求时尚美的诉求,然后再进一步耐心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的美应该是内外兼修的美。对于中学生而言,朝气蓬勃、干净整洁就是一种自然美。对话应该和谐平等、平和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尊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和机会,例如在班会上进行集体讨论,在家中召开家庭会议探讨交流等。教师和家长还要与时俱进,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潜移默化进行引导。
以美育人,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班风班貌、校风学风都受美育的影响。学校应落实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教育,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自然和艺术的机会,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趣味,进而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
学生注重外貌打扮,说明他们正在长大,有更加独立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关心和爱,既不一味指责,也不放任纵容,在对话交流和日常教育活动中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心智上的成长。
■ 王昌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