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星空有约|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3 18: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的观测数据,精确绘制出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相关论文6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星空有约|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博士生饶世豪介绍,恒星是一个巨大的等离子体球体,它的自转不是刚性的,不同部位的自转存在差异性。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是研究恒星自转的重要标本。

“太阳从内到外可分为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科学界已基本探明太阳自转的两个重要规律:一是从辐射区到更外层的对流区,自转速度存在明显变化;二是自转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饶世豪说,但对于太阳表面的大气层,其自转有何规律,至今尚无明确结论。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川教授告诉记者,此次南京大学“羲和号”团队利用卫星采集到的多谱线、全日面、高精度的观测数据,对太阳大气层自转规律有了较为精确的认识。

星空有约|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羲和号”绘制的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南京大学供图)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羲和号”首席科学家丁明德教授表示,“羲和号”实现了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同时获取了太阳Hα谱线、SiⅠ谱线和FeⅠ谱线的精细结构。“运用反演的方法,我们可以推导出太阳大气不同层次的多普勒速度场,相当于给整个太阳大气做了一次全方位扫描,由此,我们也得到了国际首个太阳大气多层次多普勒速度图。”

分析结果显示,太阳大气各个层次的自转速度都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而且,越靠近太阳外层,大气的自转速度越快。李川介绍,这是由无处不在的小尺度磁场结构与太阳大气“磁冻结”效应造成的。

丁明德说,太阳外层大气较快的自转速度,意味着太阳风损失的角动量不可小视,这对太阳自转起到了“刹车”的作用,随着太阳年龄增大,其自转速度会逐渐减慢。

“羲和号”科学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介绍,“羲和号”2021年发射升空,至今仍在轨稳定运行,相关观测数据由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共享,已有法、德、美、日等10余个国家的太阳物理研究学者应用。

记者:陈席元

海报:黎茵如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出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羲和号,有新发现!
...一篇论文,为理解太阳大气的自转规律提供新视角。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根据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最新的探测结果,精
2024-06-13 21:57:00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我国的探日工程还有哪些规划?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和“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接受采访。他们透露,我国的
2023-11-08 19:49:00
南京大学“羲和号”卫星完成全部在轨试验项目
...伟主任设计师作“羲和号”卫星在轨试验总结报告,以及南京大学李川教授作“羲和号”科学数据及研究成果报告。经研讨,与会专家认为,“羲和号”卫星完成了全部在轨试验项目,实现了双超平
2023-02-27 21:47:00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太阳?(瞰前沿)
...夸父一号”。资料图片图②:太阳观测卫星“羲和号”。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供图图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磁场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图④:我国自主研制的业务静止气象
2025-02-22 05:45:00
...:南宁晚报1日,“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所在地——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依据“羲和号”追日两年来的最新观测数据,首次制作成太阳表面壮观景象的科普视频,并发布了一系列原创性科
2023-11-02 07:05:00
带你去看浩瀚星空中闪耀的“南京力量”
...撑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卫星在轨服务机器人遥操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并完成了中国空间站舱外大型机械臂的人机交互遥操作地面验证任务,有力支撑了我国载人
2023-04-25 09:29:00
关于黑洞!中国“慧眼”又有新发现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台、波兰理论物理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 黑洞捕获气体的物理过程被称为“吸积”,
2023-09-01 16:35:00
江苏南京: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记者 段仁虎 通讯员 刘列 摄 南大五维设计人员正在利用卫星数据计算讨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方案。 公司供图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通讯员 曹秋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2023-07-09 09:41:00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丨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拍到了什么?
...到了什么?》正式上线。本集视频中,青青“答”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邱晔和AI数字人小青,为大家展示了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拍摄到的画面,解释了“羲和号”超长
2023-11-08 22:0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安徽省电竞产业研究合作基地”聘任10名顾问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1月16日,安徽电竞创新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汇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高校的众多嘉宾
2025-11-17 09:24:00
为进一步提升网点服务能力与柜员专业素养,夯实业务基础,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近日,邮储银行唐山市分行组织开展了“星暖燕赵 星星闪耀”星级柜员竞赛活动
2025-11-17 10:07:00
张家口农商银行宣泰支行打破传统服务边界,以“线上服务提质、直播互动破圈、短视频赋能”为抓手,将便捷与温度融入数字金融场景
2025-11-17 10:11:00
阿里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千问APP上线公测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
2025-11-17 11:08:00
中新经纬11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三星集团将在未来五年对本土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领域共投资4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
2025-11-17 11:48:00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因为小天才电话手表社交圈的流行,已经产生了相应的产业链——加好友、冲点赞、买“靓号”、卖“高粉”账号
2025-11-17 12:04:00
“25岁,我勇敢从大厂裸辞”“37岁年薪百万,却主动告别互联网大厂”“离开大厂两年,我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近来,“大厂离职”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
2025-11-17 12:05:00
潍坊联通圆满完成2025潍坊企业家大会通信保障任务
鲁网11月17日讯在第6个潍坊市 “企业家日”到来之际,2025潍坊企业家大会于11月1日隆重召开,主会场设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
2025-11-17 14:33:00
蓝盾出击!一场与病毒的闪电战——记潍坊联通快速响应团队的72小时攻坚
鲁网11月17日讯2025年10月21日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某单位响起,揭开了与病毒赛跑的序幕。“系统异常!多台办公电脑感染未知病毒
2025-11-17 14:34:00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周易”X3 NPU IP,破局AI算力勾勒智能未来全景图
2025年11月13日,国内领先的芯片IP设计与服务提供商安谋科技Arm China,正式揭开了新一代NPU IP“周易”X3的神秘面纱
2025-11-17 14:35:00
凯盛浩丰集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斩获北森2025AI应用先锋奖
鲁网11月17日讯近日,凯盛浩丰集团凭借人力资源领域的AI创新实践,斩获“北森2025AI应用先锋奖”。通过将AI技术融入招聘
2025-11-17 14:35:00
2026亚洲100必打卡榜目的地!福州入选
日前,携程正式发布口碑榜2026年度榜单,福州入选“2026亚洲100目的地榜”“2026中国100目的地榜”两个榜单
2025-11-17 15:20:00
当“工业硬核”遇见“健康温度”:如新在一汽开放日奏响家企健康新乐章
鲁网11月17日讯11月15日的青岛,寒意初显,但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的即墨厂区内却暖流涌动。一场名为“扬帆家年华·领航新乐章”的2025员工家属开放日暨员工音乐节正在这里温情上演
2025-11-17 15:45:00
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11-17 16:28:00
吉林“智造”再启航:长光卫星三颗新星成功出征!
2025年11月17日,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瑶海科创号”、“电力工程号B星”及“吉星”高分07B01星三颗卫星的出征仪式
2025-11-17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