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30 16: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在贾府,但贾家人称呼她们的称呼却并不相同。对林黛玉,贾家人称呼为林姑娘。对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二人称呼有别,皆因身份来历不同。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一]

林黛玉的林姑娘是以姓称,全称是林大姑娘。这与薛宝钗称薛大姑娘,史湘云称史大姑娘一样,属于贾府对表小姐的敬称。

“大姑娘”也是比较正式的称呼,比如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就问:“大姑娘吃那鲍太医的药怎么样?”就是这个意思。

按说众人就都要称为“大姑娘”才对,以示尊重不说,更避免“题名道姓”。

后文贾母在众人大了时,还吩咐要注意避嫌,不让再提小名了。

而黛玉、宝钗和湘云都是小名。称林姑娘显然要比宝姑娘正式。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二]

林黛玉其实也有其他称呼,比如贾宝玉送给她的“表字”颦儿,“颦”就是正式的字。

林黛玉可以叫林颦,众人也会称呼她为颦儿、颦丫头。与宝丫头,云丫头一个意思。

之所以没人叫她玉丫头或者黛丫头,这是因为“黛玉”二字拆解出来不好叫。

黛不是林黛玉的用名“字”,玉又与贾宝玉重了,也就只有贾母用“两个玉儿”称呼他们。便不如直称林姑娘更贴切。

而去了黛玉二字,颦姑娘可不是贾家这些下人能够题名道姓的。

反观薛宝钗的宝姑娘,应该也是薛家的日常昵称。叫起来又顺口,还好听,又亲切,大家就这样称呼她,薛宝钗也不以为意。

姓名称呼也体现出二人的性格。

林黛玉目下无尘,别人不敢唐突,自然就谨慎以姓称之,更尊重。

薛宝钗随时就分,众人与她关系好,便以名称之,更亲切。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三]

当然,最重要的称呼,还要看主人怎么要求和称呼。

林黛玉第一次来贾府时,鸳鸯等众人往里边通传时,说得便是“林姑娘到了。”

(第三次)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林黛玉是贾府娇客表小姐,姑奶奶贾敏的唯一女儿,初来贾府当然要被足够尊重。

林姑娘是敬称,她来贾府备受瞩目和期待。贾母日盼夜盼好多日子,每天林姑娘都要在口中过几遍。大家听贾母她们讲多了,林黛玉孤身一人也没人介绍她在家中如何被称呼,贾府中人也就按林姑娘习惯称之了。

薛宝钗跟着母亲是突然造访,贾府这边并没有准备。众人便要随着王夫人,按照薛家的规矩去称呼薛宝钗。

薛大姑娘固然是一种尊敬。但薛姨妈介绍时,肯定以宝钗在家时的称呼来告知众人。

薛宝钗昵称“宝儿”,在家就叫宝姑娘,王夫人一直叫外甥女为“宝丫头”,薛宝钗又为人亲和没有架子。贾家人随着王夫人以及薛家的习惯,称之为宝姑娘才是正经。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四]

林姑娘尊敬,宝姑娘亲切。体现出二人在贾府的实际境况。

因为王夫人的关系,林黛玉越来越与贾府格格不入。薛宝钗却更加如鱼得水。

是以林黛玉说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是在贾府的疏离。

一个称呼事小,背后却体现出不少的人情世故。林黛玉终究像袭人说得“就只不是咱家人”,即便贾母一直认为她与三春一起,是四个女儿。

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

[五]

说回薛宝钗被称宝姑娘,有一个线索不得不让人注意,牵扯到了人物原型。

薛家与王家联姻生下了薛宝钗,被昵称为“宝儿”、宝姑娘。

薛家、王家、宝钗、宝儿,宝姑娘,薛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德行出众。日后被丈夫“抛弃”,苦守余生……串联起这一切的线索,就会发现一个有趣典故的关联人物,就是“王宝钏”。

古人“钗钏”为女儿佩饰,从金钏儿穿着薛宝钗的衣服下葬就知道二人为“影”。

薛宝钗这的人物原型,十有八九借鉴了不少王宝钏的人物典故。而王宝钏的昵称就叫宝儿,也称宝姑娘。

所以,薛宝钗被称宝姑娘,也与曹雪芹借鉴的“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相关典故有关系,凸显出薛宝钗的人物性格,便于读书人由王宝钏理解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黛玉叫林姑娘,薛宝钗叫宝姑娘,没有人觉得奇怪,才更让人奇怪
...不免感到晦涩。当时只是寻常事,如今却不免费解。比如林黛玉被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按说只是寻常事,争议只因不懂得。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林黛玉
2024-09-24 20:21:00
当薛宝钗成“小偷”,才后悔犯下大错,醒悟林黛玉目无下尘的高明
...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如此薛宝钗,尽管惹得林黛玉不喜欢,却以最快速度融入贾府,与上下打成一片获得好口碑。宝钗宽仁,黛玉高傲。两者口碑逆转,必然导致林黛玉被动,出现“人
2024-09-14 17:33:00
薛宝钗深得小丫头们喜欢,为什么林黛玉不行,她错在哪里了?
薛宝钗一来,林黛玉便不开心。不光因为薛姨妈宣扬的金玉良姻让她看不起,毕竟那时候还小。主要是宝钗抢了她的“风头”让她受了冷落。薛宝钗来前,她是贾府第一表小姐。贾母疼爱,舅母关照,表
2024-09-15 14:43:00
南安太妃要看姑娘,为何让贾母“难安”而死?她悔不该叫出林黛玉
...你不知叫我夸哪一个的是。”贾母安排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贾探春和史湘云一起出来见客并不奇怪。这五人最是出类拔萃,可为这种大场面。当然,背后也有她老人家的一番算计。史湘云和薛
2024-09-18 18:35:00
薛宝钗装了几年的好涵养,最终却被自家人撕下面具,只能落荒而逃
在与林黛玉“互剖金兰”时,薛宝钗非常贴心地劝林黛玉服用燕窝粥,并在林黛玉告难时主动提出给她送几两。黛玉极感动,说到:“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宝钗听后却说道:“这有什么放在口
2024-10-10 10:33:00
薛宝钗虽然优点多,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让贾母十分嫌弃
...时候,大概是十四岁多。薛宝钗是什么时候来贾府的?在林黛玉刚到贾府之后。林黛玉在贾府住下之后,第二天一早到王夫人处,正好碰到王夫人和王熙凤在拆信。薛蟠打死了人,正在应天府审理,
2024-11-26 10:34:00
刘姥姥的雪下抽柴故事,暗示贾母在薛宝钗的大婚之夜,寿终正寝?
...是贾母王熙凤实施调包计,导致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当晚,林黛玉泪尽而亡。可谓将“悲剧”渲染到极致。然而续书如此一写,就将八十回前的线索全都切断,完全成了两个故事。比如,林黛玉的结局
2024-09-18 18:35:00
王熙凤调侃林黛玉,把薛宝钗惊出一身冷汗,引出了端午节平安醮
...,薛家人还在想办法促进金玉良缘的时候,王熙凤拿送给林黛玉的茶叶调侃了一句话,把薛宝钗惊出了一声冷汗。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贾宝玉被贾环用蜡油烫伤了
2024-12-07 09:57:00
宝钗冒充黛玉出嫁,她真的甘心吗
...,表妹史湘云懵懵懂懂中交付了一片痴心,就连世外仙姝林黛玉也与他相知相恋,吟诵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宝钗也在卯足了劲,力争宝二奶奶的位置。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女子虽
2024-04-09 2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