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看到一些三国文章,忽发奇想:如果诸葛亮没有投靠刘备,会有怎样的人生呢?
其实这并不难回答,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试着从两条线来分析一下。
一是诸葛亮家族这一条线:
诸葛瑾(174年-241年),诸葛亮的哥哥,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和武将,在东吴官至太傅和大将军。
诸葛诞(?-258年),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字公休,琅邪郡阳都(今山东临沂)人,三国时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他忠于曹魏,反对司马昭,于寿春发动叛乱,兵败被杀,被诛灭三族。
也就是说,如果诸葛亮不追随刘备,那么或者回去东吴,或者投降曹操,在这两国出仕为官。
从诸葛亮哥哥和堂弟的仕途来看,诸葛亮也能当上太傅之类的高级官员。
至于能不能当上丞相,那恐怕就难说了。
在曹魏估计很难,因为曹家势力大,谋士众多,诸葛亮又是后来才投入曹魏阵营的,恐怕难以受到重用。
但在东吴有希望,一是东吴人才较少,向诸葛瑾、诸葛恪的人都受到了重用,诸葛恪甚至担任了丞相。但诸葛恪是凭借东兴之战的大捷立下了军功才受封的。
除非诸葛亮也能立下大军功。
另一条线则是看诸葛亮的朋友。
诸葛亮在南阳种地的时候,结识了很多下层知识分子,如友徐庶、崔州平、石韬、孟建等人。从这些人的仕途,也可以推断诸葛亮的仕途。
孟建,字公威,汝南人,仕魏,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石韬,字广元,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仕魏,官拜典农校尉、郡守。
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仕魏,历任虎贲中郎将,迁西河太守。
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可以说,诸葛亮的这四个朋友在曹魏的官职并不高,基本上都是刺史、太守之类,没有中央一级的高官。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石韬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
《魏略》: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这也从侧面说明魏国能人太多,竞争激烈,官场太卷了,所以“诸葛四友”的官职都不高。
所以诸葛亮如果投靠曹魏,从他的朋友的仕途可以推断,诸葛亮的官职也不会太高,充其量也就是太守、刺史之类。
正是因为刘备在荆州是外来户,诸葛亮看出他是世之枭雄,才下定决心把他当做潜力股去投资,结果因为刘备手下人才稀缺,诸葛亮才会收到重用。
正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诸葛亮的人生投资可以说赚大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0: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