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6月20日讯 时值初夏,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一场精彩的“村BA”总决赛正在上演。对抗、加时、绝杀……赛场上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激情时刻燃爆了整个赛场。

自2002年开始,这样的“狂欢”每年都会如期而至。这是德清县最高水平的业余篮球赛——“德清县百村三人篮球争霸赛”,今年共有134支本地球队参赛,比赛场次254场,为期一个多月。
决赛当天,耳顺之年的应再飞和央视总台记者对赛事进行了现场直播。无论自己打球,还是观看球赛,一说起篮球,应再飞依旧是21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热血球迷”。

德清县首届三对三篮球赛颁奖
21年间,身为德清县篮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应再飞,见证了这项赛事从最初场地不固定、经费没保障、赛事规模小,到如今高标准室内场、赞助商保障经费、参赛队伍覆盖全县的每一个点滴变化。21年来,他和球友们用不懈的努力和无悔的坚守,等来了德清三人篮球的今天。
一个篮球打出一场竞技
三人篮球场地小,大多在户外进行,延续了街头篮球的“血统”。最早,一个篮球、三五好友,就能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渐渐地,这样的“流动”球赛开始风靡街头,但在竞技赛事领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直至2002年7月27日的那个夏天,原新华厂篮球场迎来首届德清县三对三篮球赛。
“当时对办赛方法、竞赛规则、参与人群都不怎么了解,大家都是一边摸索一边组织。”应再飞的回忆将我们拉回到了当年:420㎡的水泥地、20支球队,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虽是第一届,却“热气腾腾”。“比赛期间,队员的家人、朋友、附近的居民抱着孩子、拿着凳子,都来‘占位’,像聚会一样。”
2003年7月,德清县第二届三对三篮球赛举行。那年起,比赛移步到德清千秋广场,参赛组别细分为青年组、少年组和女子组,参赛队伍也随之增加。今年42岁的张佳就是这项赛事的忠实粉丝,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他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届比赛,但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段青春飞扬的时光。“篮球架、塑胶场地都是临时搭建的,天色暗了就从旁边拉灯救急,突遇雷雨就临时暂停,比赛结束再把广场恢复原样。”

各支拥有个性队名的球队
就这样,在大家的热爱和坚守下,一届又一届的三对三篮球赛落下帷幕,街头篮球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郁。殊不知,这份“坚守”的背后,也屡次遭遇经费不足、赛事改期、比赛时间不确定等“生存危机”,直到2010年,县篮球协会开启了与德清农商银行的首度合作。赞助之余,农商行也组建篮球队,并聘请篮协教练员定期培训,成为业余联赛中的一支劲旅。
惊喜的是,有了资金的支持,比赛场地从最初的水泥地、到花岗石地面、到塑胶球场,再到如今的悬浮地板,技术统计从原来的手工统计再到互联网的引入.……
21年过去了,设施越来越全,赛场越来越美,观众越来越多,张佳、柯毅强这样的追风少年变成了球场大叔,但他们对篮球的这份热情却延续至今。

一个场馆带动一座城
去年,是21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三人制篮球比赛,报名队伍118支,比赛场次181场。
可以说,三人制篮球赛已是德清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并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乘着亚运东风,2021年,全球首个固定三人制篮球场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馆建成开放。
“原来县城里最热闹的千秋广场就是球员的舞台,每次比赛都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篮球馆建成后,部分组别比赛搬到室内举行。”篮球爱好者王伟十分激动。“有了固定场馆,赛事体系更加完善,终于不用担心比赛受天气影响了。”
远远看去,场馆起伏的天际线,仿佛一座栖息在凤栖湖边的绵延山峦。
“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马不停蹄,协调‘一办十部’30余个部门,按照场馆建设、竞赛组织、安全保卫等19个业务领域共同编制2022年亚运筹办任务清单。”看着建造特别、精雕细琢的场馆模样,德清三人篮球场馆运行团队运行中心主任吕艳感慨万分。“亚运场馆的建设要求非常高,设计团队实地考察多次、反复打磨方案,最终决定从大地艺术和自然山水落笔。”
随着场馆揭开面纱,全国三人篮球邀请赛、浙江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浙江大学生三人篮球联赛、湖州市运会三人篮球赛、长三角台青篮球邀请赛接踵而来……德清也因此“沸腾”起来。
就在上个月收官的2023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湖州德清挑战赛上,中国、德国、瑞士、日本、法国等16个国家的运动员激烈角逐,赛事期间,三千余名球迷从全国各地赶来看球。“这次特意到德清看球,顺道再去莫干山转转,计划在这里待上4天。”观看三人制篮球赛首场比赛后,来自山东烟台“篮球之乡”的球迷张子豪说。在他眼里,这是一座城市不断提升和进步的表现。
一场场赛事热闹远去,却有越来越多人在谈论三人制篮球,越来越多人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约上三五好友来场对抗赛……赛事的“余韵”还在德清这座城市发酵。

一场赛事焕发一城活力
一场赛事一座城,赛事依附城市,城市因赛而兴。
眼下,德清正在全力筹办亚运会,这场国际盛会,同样也是新的机遇。
杭州亚运会结束后,如何进一步落实“还馆于民”的理念?县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沈群涛告诉记者,所有场馆将全部予以利用,为三人篮球国家队集训提供场地保障,同时吸引更多国家级甚至国际级赛事落地,努力打造成地理信息小镇新地标。此外,现在作为功能区的运动中心一层,未来还将建设城市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综合体及部分商业配套,以这种更有趣、更绿色的“立体公园”的方式“还馆于民”,真正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遥望未来,德清三人篮球事业发展蓝图逐渐清晰:中国男篮集训基地落户德清、国际顶级赛事在德清举办……利用亚运会契机和影响力,德清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篮球协会的联系,积极谋划与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经济价值高、成长性好的赛事,持续打造“赛事之城”“赛事集聚县”。
赛事是了解一座城的最佳途径之一,德清恰恰就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这里的未来,不仅是体育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德清县打造精神富有的一张新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