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特约网评员 吴雪瑞
近日,国家网信办公布,“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网信部门结合网民举报的问题线索,对聊天交友、网络购物、搜索引擎、求职招聘等20类生活服务平台开展多轮排查,累计清理违法不良信息790万余条,处置账号170万余个,关闭网站562家,下架应用程序201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服务类平台已经深度融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平台一头连着商家、一头连着消费者,提供大量出行旅游、租房买房、子女教育、配送家政服务,让群众生活更为便捷舒适。
与此同时,个别平台炒作明星绯闻八卦、跳转色情网页链接、发布封建迷信内容等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为线下违法活动引流;个别平台变相推荐“刷单刷粉”“评论点赞”等网络水军词条,更有网络店铺提供“评论优化”“差评公关”等水军服务,让消费者的信赖渠道变得不再可靠。
此次国家网信办同时通报了部分典型案例,如有部分网站平台上的按摩类商家以“高端养生”等为名,发布大量具有性暗示的图文信息;有不法分子通过跨平台跳转导航等方式,在电子地图的地点名称中嵌入遍体赌博色情网址;还有一些日历平台设置“运势测算”等板块,集中展示迷信信息并借此收费牟利。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破坏互联网市场规范秩序,而且助长不良社会风气横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在互联网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仍有不法平台“顶风而上”“屡罚不改”,与背后不菲收入的诱惑、违法成本的低微不无关系。一方面,平台发布的违法违规信息将“点击人”引入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通过诱导消费者步入“陷阱”而攫取大额收益,这种流量与经济利益的深度捆绑,使得不少人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平台监管的滞后性和惩罚的低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违规账号的气焰,有些平台设置过低的准入门槛,对违法违规账号的封号惩罚也不足以形成有效震慑,“换马甲”继续收割流量成为业内规避监管的“潜规则”。近年来,网信部门针对这些深层次原因,持续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行动,并督促重点网站在首页设置专项举报入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网络空间绝对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这是法治社会不可逾越的底线。遏制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乱象,净化信息内容发布,既需要网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打击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网上各类问题,更需要网站平台主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与此同时,广大网民作为“冲浪”主体,也要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