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3月10日讯3月6日,晨曦初露,星光岛浸润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里。薄雾之下,微波粼粼的海面与错落有致的建筑交相辉映,在冬日暖阳下,透着一股如梦似幻的美。青岛市家校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鲁网青岛频道教育专栏总监薛同春,怀揣着对教育名家李素香校长的深深敬仰,叩开了青岛赫德双语学校的大门。
校长如灯塔,以智慧与担当为教育发展引航
长久以来,李素香校长在教育领域建树颇丰,其卓越成就与独特教育理念,如同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吸引着众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前行。她是教育界的杰出典范,全国名校长、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第四届“明远教育奖”(实践类)获得者…… 一连串耀眼的荣誉,不仅是对她教育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她数十载如一日,在教育征途上披荆斩棘、辛勤耕耘的有力见证。本次探访,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与她的交流,探寻教育真谛,汲取智慧养分。
回看李素香校长长达38年的教育生涯,每一段经历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04年,滨州清怡中学在负债的困境中摇摇欲坠,李素香校长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雷厉风行地对学校进行改革,短短三年,便让这所濒临困境的“弱校”脱胎换骨,招生场面一度火爆。2011年,她任职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校长,以高瞻远瞩的教育视野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带领学校连续九年在全区中考中独占鳌头,教学成果斐然。2013年,兼任育才中学校长的她,大胆推行“一长两校”的创新管理模式,这一极具前瞻性的举措,不仅得到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的高度赞扬,更为整个教育界提供了可借鉴范例,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
加入赫德后,李素香校长大刀阔斧推进课程改革。在培育国际化人才方面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视野与创新实践能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她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将“植根中国文化,明辨笃行的全球英才”作为育人目标,通过课程创新、师资优化、文化浸润三维路径,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教育生态。
课程体系的双轨并行,是赫德国际化教育的基石。国家课程与A Level,IGCSE 等国际课程深度融合: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不仅研习《论语》《史记》等经典,更通过戏剧表演、诗词创作等形式活化传统文化;历史课则以“文明对话”为主线,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同一时空维度展开思辨。数理科学领域引入PBL项目制学习,如“未来城市规划”项目中,学生需综合运用数学建模、物理力学、历史分析与艺术设计知识,最终形成中英文双语成果报告。这种跨学科整合教学,使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既夯实学术基础,又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全球视野。
在师资建设上,中方教师团队由特级教师领衔,半数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将国际教育理念无痕融入日常教学。外教团队则严格筛选自英语母语国家,不仅具备专业资质,更需通过校长亲自设计的“文化适应力测试”。每班配备的“铁三角”(班主任 + 学科导师 + 生活导师)实行全天候陪伴制,从晨读到晚自习,从课堂学习到社团活动,教师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全员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指导,确保“全人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校园如画卷 镌刻完美教育理想模样
漫步在青岛赫德双语学校校园,红砖建筑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庄重典雅。一名外教迎面而来,用流利的汉语打着招呼。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艺术气息也十分浓郁。
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二十四节气书法展示,桌上、架上,各式错落有致的书法摆件与卷轴,悬挂的红色祈福牌……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学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教学楼内,墙壁上挂满了学生们色彩斑斓的画作,承载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大厅中,特色展品静静陈列;公告栏上,学术活动的资讯与学生们的风采照片交相辉映,生动展示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操场上少年的身影肆意奔跑,那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在挂着“实现完美教育的梦想”字画的房间里,一场充满智慧与情怀的教育交流正在热烈展开。李素香校长指出,AI 的迅猛发展,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借助 AI 的强大力量,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精准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无限潜能。
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将学生的学术发展与艺术素养培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致力于成就每一个少年的非凡梦想。学校成立有赫德西海岸交响乐团,并举行“首次交响乐音乐会暨家长会”。乐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关注学生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引导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表达自我、释放情感。
这一切无不彰显着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国内、国际双轨并行的教育特色。这既有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成长,拓宽国际视野,又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家校共育聚能 培养国际化人才 赋能新区发展
强化家校共育,是李素香校长教育理念的又一关键环节。她将家庭和学校比作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两条并行铁轨,缺一不可。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每个老师都被要求具备班主任思维,除班主任外,每人还担任导师,一对一关注3-4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方面面,给予他们全方位的关怀和指导。每月的家长问卷,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学校和家庭,让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提升家长满意度,形成家校教育的强大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青岛赫德双语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更注重塑造他们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拥有“中国心”的全球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铭记自己的根在中国,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升学指导体系的前瞻性布局,彰显赫德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度思考。学校组建了由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学府毕业生构成的升学顾问团队,从七年级起即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试、MBTI 性格分析等专业工具,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制定个性化升学路径。在2024届毕业生中,85%的学生获得世界TOP30 大学录取。这种 “早规划、强执行”的培养模式,使赫德学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区人大代表,李素香校长深知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青岛赫德双语学校的家长群体来自世界各地,多为业界精英,外教也占有较大比例,这种独特的人员结构,成为讲好西海岸新区故事的绝佳窗口。她积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心搭建沟通桥梁,让家长和外教们深入了解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历程、文化魅力和无限机遇。她鼓励大家向全球传递新区的活力与潜力,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投资,为当地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教育的力量。
阳光中的赫德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教育智慧中完美交融。正如李素香校长所言:“真正的国际化教育,是让中国根脉在世界土壤里茁壮成长。”在她的引领下,青岛赫德双语学校初中部正书写着新时代教育的华章,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未来领袖而不懈探索。(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