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12 09:18:00 来源:时代财经

专利联盟VS技术孤岛,行业格局面临大洗牌。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图片来源:pixabay

光伏技术路线的交锋进一步升级。以晶科能源(688223.SH)为代表的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阵营正与以隆基绿能(601012.SH)为代表的BC(背接触)阵营在法庭上对峙。

2025年的1月,晶科能源控股子公司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越动”)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同处第一梯队的隆基绿能,要求隆基绿能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同月,新源越动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目标对象依然为隆基绿能。

2月,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后,又在欧洲对隆基绿能发起诉讼。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晶科能源在全球多地连续四告隆基绿能,这样的速度在光伏行业内相对罕见。

隆基绿能亦拿起反击的武器,在山东济南和美国起诉晶科能源侵权。两大龙头互诉,案由主要涉及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设计与制造等技术。

TOPCon是当下大多数光伏企业选择的技术,效率高于上一代主流技术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接触),但却没有拉开足以形成壁垒的差距,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存量博弈。而BC同样是领先于PERC的技术,效率虽然优秀但却受困于成本、技术门槛、工艺流程等一系列问题,距离成为主流技术仍需时日。

只不过,光伏行业的竞争尤为残酷。“后来者”BC暂时没有过多同质化的竞争对手,其优势也被越来越多客户所认可,逐步侵蚀TOPCon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光伏产业格局重构,光伏行业的技术代际争夺越加白热化,大批量的企业用真金白银押注两大技术路线,无论是BC还是TOPCon都需要用更强的话语权来夺得主流技术的“宝座”。

专利诉讼战的背后,本质是企业间的商业战争,只不过行业内蔓延的专利诉讼战,会有赢家吗?

两种技术,不同命运

自从PERC不再占据主流后,光伏企业都试图通过推进某一种技术成为主流来确立强大的竞争优势。

原因很简单,这条路径已被验证过可行性。老牌光伏企业隆基绿能曾通过单晶技术确立壁垒级别的技术优势,从而维持多年的龙头地位,商业收益更是巨大。

当PERC开始退场,商业化难度较低的TOPCon技术快速普及。

最早举起TOPCon阵营大旗的晶科能源,无疑吃到了技术红利。2019年,晶科能源开始建设N型TOPCon电池片量产线,是行业内最早布局N型TOPCon电池片及组件产品的企业。

时代财经回顾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上的投产进度发现,2022年时晶科能源已建立多个8GW规模以上的TOPCon电池工厂,是业内首个实现TOPCon技术产品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晶科能源董事长兼CEO李仙德在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情况说明公告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的产能达到120GW、95GW和130GW。

然而,TOPCon的问题在于门槛较低,几乎业内知名的企业都布局了这一技术。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钧达股份(002865.SZ)、正泰新能、阿特斯(688472.SH)、一道新能等知名光伏企业均已加入TOPCon阵营。

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TOPCon的专利较为分散,这意味着技术壁垒几乎没有。对于企业来说,只能不断扩张规模来保持领先优势。同质化会严重影响技术的生命周期,而TOPCon作为PERC的延续,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短期已出现过剩的苗头。

根据InfoLink统计数据,2024年TOPCon电池片累计出货达109.3GW,占总出货量的67%。拥有低门槛特性的TOPCon,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还未享受更多产品价格红利,价格便已崩盘。TOPCon电池片价格从2024年初的0.47元/W一路下探至年末的0.28元/W,跌幅高达40%。

目前,晶科能源已正式宣告谨慎对待2025年产能投资,除TOPCon技术升级外,无其他新增产能。

相比起TOPCon,选择门槛更高的BC并商业化量产的光伏企业数量较为稀少。

时代财经注意到,真正将BC落实商业化的大型光伏企业,目前仅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600732.SH)两家。而TCL中环(002129.SZ)有望成为第三家落地BC技术量产的光伏企业。在今年2月的日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上,TCL中环推出了其BC组件新品,有媒体报道称,这块BC组件新品或将在今年年中实现量产。

不过,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晶澳科技等知名光伏企业在BC技术上亦有布局,英发德耀、金阳新能源等企业则开始投建BC产能。晶科能源在去年10月的一份公告中提到,“从研发的角度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搭建了BC研发生产线……公司对BC相关研发的领先性比较有信心,目前在评估未来产能投入规模。”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产业化问题叠加光伏进入调整周期,产品盈利承压,BC电池商业化进程较慢。从主要光伏企业在BC领域的进展来看,隆基和爱旭在BC产品研发进度、产能和出货情况领先,而其他厂商多为中试线阶段。

据时代财经了解,市场对BC技术的质疑主要有两个:生产工艺流程长、投资成本高。两者又是相辅相成,流程长、工序多带来的良率问题,使得投资成本居高不下。

天合光能战略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曾公开表示,TOPCon电池环节单GW改造约3000万元到4000万元,BC电池单GW的投资成本是2.5亿元到3亿元。前述机构亦指出,从过往光伏技术迭代进程来看,新技术初期龙头企业具备资金实力、规模和成本优势,能够承担前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产业化初期的亏损,后续二三线企业做跟进。

在客户群体间,对于技术的选择开始出现了分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中国光伏产业招投标数据库统计,2024年光伏组件招标量约297GW,其中,明确招标HJT(异质结)/BC类组件项目容量共计15.7GW(其中HJT/BC招标量分别约12.6GW/1.15GW,另外1.5GW HJT/BC均可),较2023年实现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中国华能、粤水电、中国华电和国家电投集团等央国企发电集团在光伏组件招标中明确采购BC电池产品,尤其是2024年9月中国华能招标过程中明确将BC组件单独设置标段。

爱旭股份向时代财经表示,虽然现阶段TOPCon的渗透率最高,但随着BC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客户所认可,BC产能(主要为爱旭和隆基两家)在2025年末将超过70GW,占全球预计装机量的10%~15%,相比2024年个位数的渗透率已有显著提升。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也曾在去年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解决用银问题,2025年底BC组件成本会与TOPCon持平或低于TOPCon水平。

不过,晶科能源在调研公告中亦指出,预计未来3~5年TOPCon技术仍将是主流,公司未来隐形栅线技术导入后,TOPCon与BC的转化效率差别将降低,同时TOPCon的生产成本具备优势,因此TOPCon将持续保持综合领先优势。

巨头诉讼,战火蔓延

当前巨头之间的诉讼,主要聚焦在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设计与制造等技术。

时代财经从一位熟悉专利诉讼案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专利诉讼案的起源正是LG于2022年销售745件光伏专利,覆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韩国、德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均为发明专利。

据时代财经了解,有媒体报道称,晶科能源购买的LG专利分别为美国294件、韩国168件、德国166件、中国114件、澳大利亚2件和欧洲专利局1件。而晶科能源在购买专利后,在2024年3月至4月间向天合光能转让其中的192件专利,在2024年5月至6月间向晶澳科技转让131件专利。

至此,TOPCon阵营的专利联盟就此形成。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晶科在购买了一堆专利后,分别与晶澳、天合、隆基进行沟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晶科希望隆基可以共同分担购买专利的成本,但晶科提出的要求过于苛刻,不仅要求隆基付款,还需要开放BC专利授权。”

就专利诉讼等问题,时代财经分别联系晶科能源和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并未向时代财经核实上述消息。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则向时代财经表示,专利战本质是行业“内卷”深化的产物,短期内或可巩固其市场地位,但长期可能削弱中国光伏的全球技术领导力。若行业陷入“专利军备竞赛”,而非聚焦原创技术突破,将导致创新动力枯竭、技术路径僵化和国际竞争被动。

尽管专利诉讼战的源头并未被两家企业证实,但行业内的专利诉讼战已经打响。“晶晶天”联盟中的晶澳科技与天合光能都在与不同的企业进行专利诉讼战。

时代财经分别与涉及专利诉讼的多家企业联系,但多数企业都对自身所涉的专利诉讼保持沉默。值得一提的是,时代财经在与多家企业联系的过程中发现,“专利战”的概念正在被弱化,而“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则是专利诉讼的新表达。

从舆论场角度来看,晶科能源与隆基绿能都在传播上发力,试图在声量上压制对方,为自己争取有利筹码。然而,专利诉讼时长的不确定却为光伏行业的发展罩上了一层看不透的迷雾。

“专利诉讼对企业的影响,要结合所涉及技术的重要性,如是否重大、是否核心,以及法院的判决结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分析。”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说,“正常而言,民事诉讼经过一审、二审就结束了,但是知识产权案件可能面临对方对权利基础的质疑,进而产生专利是否有效的行政诉讼。在司法实践中,需要结合双方的诉讼策略,来分析案件所持续的具体时间。”

专利战的背后是商战?

而在从业者看来,专利诉讼的核心在于争夺市场话语权,这影响着企业的商业获利。

“专利战也是一种博弈。”金辰股份CEO祁海珅向时代财经表示,“晶科能源几乎是TOPCon技术的最大受益者。TOPCon与BC对峙的本质是技术路线之争。从以前的产能之争到产品之争,这个产品就是技术路线、生态圈的阵营之争。”

泓达光伏创始人刘继茂告诉时代财经,“专利战主要集中在TOPCon电池技术及组件设计与制造等核心技术。一般专利侵权案件从起诉到终裁(含二审)大约需要12~18个月,复杂案件可能耗时2~3年甚至更久,因此专利战对行业、应用端影响不大。”

他认为,光伏龙头专利之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技术定义权与市场话语权,通过专利诉讼,一些光伏企业试图通过强化专利保护来加速行业出清,特别是在重视专利的海外市场,以杜绝过度内卷的情况‌。“但是这轮专利战,不仅难以达到削弱竞争对手的目的,也无助于TOPCon和BC之争。参照历史案例,本轮专利战最终走向和解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一位从业者告诉时代财经,白热化的专利战对实际业务有影响,尤其是涉及到海外市场业务时。“有些大公司投资电站、国际性投资、资金方等都在意专利保护,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会更在乎专利保护,这让新订单多少受到些影响。但如果是组件端的话则涉及不到专利的问题。只是专利纠纷的潜在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745件专利引爆跨国博弈:晶科、隆基多地互诉,光伏“商战”硝烟弥漫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专利战之下,没有赢家。

光伏行业一线梯队的四家厂商“晶晶天隆”,无一例外均陷入亏损局面。思考如何走出下行周期,才是光伏企业的唯一选择。

相关公告显示,2024年晶科能源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0.12亿元,同比减少114.66%;晶澳科技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1.60亿元至48.60亿元;天合光能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1.99亿元,同比减少190.35%;隆基绿能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亿元至89亿元。

有从业者指出,TOPCon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因此在供需错配的阶段下,面临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挑战。相关TOPCon厂家意在通过专利武器争夺销售份额,巩固市场地位。而BC由于技术差异化程度较高,且相关企业已具备深厚的专利护城河,目前销量和渗透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但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且发展阶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上述从业者补充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卷战旗陌刀霍霍,烽火连绵葬敌万千,在铁骑蹄声和硝烟弥漫中,大唐帝国终于建立起华夏王朝前所未有的最大版图。唐太宗李世民也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唐高宗更成为称霸亚洲的“天皇
2023-03-13 15:38:00
硝烟弥漫的咖啡大战,瑞幸、库迪谁是这一轮商战赢家?
...经记者多方采访总结,咖啡企业的主要类型是以上这些。硝烟弥漫的咖啡大战恒利国际大厦是一栋位于上海商务区的写字楼,大厦其中一层便是连锁咖啡品牌mannercoffee的总部办公室
2023-07-09 22:49:00
继美国之后,隆基在山东起诉晶科专利侵权
...湃新闻2月11日从熟悉山东分布式市场的业内人士处获悉,隆基绿能已在山东起诉晶科能源专利侵权。据悉,此次隆基在山东济南市中院起诉晶科能源专利侵权,要求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
2025-02-11 20:30:00
光伏专利战白热化!晶科起诉隆基专利侵权,两大龙头正面对决
...,晶科能源(688223.SH)日前已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隆基绿能(601012.SH),要求隆基绿能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案件已被正式立案受理。双
2025-01-05 11:41:00
涉及TOPCon电池组件技术 晶科能源起诉隆基绿能专利侵权
...战火”,晶科能源(688223.SH)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要求隆基绿能(601012.SH)立即停止侵害相关发明专利权,并赔偿经济损失,案件已被正式立案
2025-01-03 23:29:00
隆基绿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拉晶方法”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隆基绿能(60101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拉晶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02624
2025-02-08 03:48:00
7月10日,小米、格力之间再起硝烟,继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质疑小米后,一款米家电风扇侵权事件让双方再次上了热搜。在采访中,格力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相关证据,而小米方面则重在澄清
2024-07-11 01:03:00
隆基绿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安装结构及光伏构件”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隆基绿能(601012)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安装结构及光伏构件”
2025-03-29 05:53:00
隆基绿能:与韩华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实现互利互惠
隆基绿能5月11日晚间发布关于韩华起诉公司专利侵权的进展公告,5月11日,公司与韩华正式达成专利交叉许可。通过上述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实现互利互惠。本次专利交叉授权后,双方有权
2023-05-11 19:3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威马汽车官宣9月复产 温州市场部门7月曾发布信息:组建汽车产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
大皖新闻讯 9月6日,停更两年多后,威马汽车官方微信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透露出复工复产的希望,让这家曾在两年多前不断传出负面消息的造车新势力车企
2025-09-07 11:17:00
四个90后拼出一条亿元产业链
9月3日,贵州镇宁产业园。27岁的姚秉忠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查看订单,一边算账。在他身后的仓库里,几十名工人正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镇宁小黄姜装入印有“黔货云仓”的定制纸箱
2025-09-07 11:56:00
双奖全球见证:海信洗衣机获IFA官方创新与科技价值双重认证
2025年9月5日,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2025)现场,当海信三筒洗衣机——棉花糖Ultra全家筒荣获IFA官方颁发的“最佳设计奖”时
2025-09-07 13:24:00
“组团作战”研发一种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解汽车制造业“痛点”日前,一个好消息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传来:一种新研发的纯锌镀层热成形钢
2025-09-07 07:50:00
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精品展开幕汇聚13个国家及地区的500余件佳作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李畅)9月1日,由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主办
2025-09-06 08:32:00
近日,山大路街道山大社区联合芯赛博开展数码公益活动,围绕“免费、实用、贴心”,为居民提供0元贴膜、老旧照片AI修复、数码产品检测三项服务
2025-09-06 09:15:00
老乡鸡IPO:供应链协同力,食材管控体系获认可
近日,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的IPO进程持续引发行业关注。作为门店数量超1500家的连锁餐饮企业,老乡鸡能在竞争激烈的快餐赛道站稳脚跟
2025-09-06 15:47:00
111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走进北京同仁堂启动北京“店效王”孵化计划
当“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深化,大健康产业正迈向“品牌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新阶段。北京作为全国健康服务的前沿阵地
2025-09-06 15:49:00
解码鸿蒙有礼:华为砸下真金白银,花钱赚吆喝还是格局再打开?
9月4日,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在深圳召开,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华为智慧屏 Mate TV
2025-09-06 15:49:00
大皖新闻讯 九三阅兵期间,来自合肥高新区的四创电子提供了技术、设备、人员等多方面保障。他们分布在首都各区域,精准捕捉预测风
2025-09-06 17:26:00
从看砖头到看专利 贵阳市“科创积分贷”让科技型企业“知产”变现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贷款只用了两周多,申报材料比传统贷款少了三分之一,效率提高了50%!”近日,贵州捷众森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潘拿着“科创积分贷”到账凭证感慨道
2025-09-06 18:15:00
大河网讯 9月6日,细雨蒙蒙,湿润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江水气息,山城重庆显得格外宁静。可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正在这里举办
2025-09-06 22:20:00
2025智博会“四链”融合对接暨“渝链通”发布活动成功举办 助力科创企业融资破局
大河网讯 9月6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智能产业股权融资专题对接暨“渝链通”服务方案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行
2025-09-06 22:20:00
从茶叶到瓶装茶,小罐茶高香无糖茶加速传统茶企转型
健康消费升级持续推动市场扩容,无糖茶赛道正迎来众多品牌加码布局。尽管消费场景细分和产品升级带动无糖茶市场与受众不断扩大
2025-09-06 15:51:00
大河网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长江之畔重庆开幕
2025-09-06 1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