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图为植保无人机正在升空作业。 本报记者 申力摄
□ 本报记者 申力
6月3日,在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黄花基地,一望无际的黄花长势喜人。西坪镇黄花联合社负责人吴波沿着一行行黄花边走边翻看,仔细检查了好一阵子,才直起身来笑着说:“基本看不见虫子了,效果非常好!”
今年,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和软件学院聚集科研力量,立足大同黄花产业发展战略与前沿技术需求,发挥农业大学的科研与技术应用优势,在云州区西坪镇启动实施了黄花菜智慧植保装备示范与推广科研项目。项目以农业无人机技术与植保坦克为手段,以大同黄花为示范推广对象,示范推广农业无人机与植保坦克的病虫害防治与叶面肥喷施效果。
3天前,就在同一片黄花地里,上演了一幕植保无人机、植保坦克等新质生产力搭建出的智慧农业场景:“飞机”和“坦克”根据作业指令,按照编制好的路线,分别从空中、地面对黄花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不到2分钟,一大块黄花地就喷洒完毕。
“当时感觉用上智慧植保装备,特别省工省时。按照这个速度,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350亩黄花地的植保工作。要是以往人工作业,一天十来个人得用七八天才能完成。现在看来,防控效果也挺好。”吴波说。
项目负责人、山西农大农业工程学院武志明教授表示,此次项目中使用的植保坦克,采用油电混合技术,整车重心低,可以实现遥控作业与无人作业。“在车的下部,我们添加了一个超高压喷头,单侧喷头的雾化可以达到6-8米。在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黄花菜的长势调整喷头角度,让药液达到黄花菜病害与虫害的发病位置,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武志明说。
“这一示范与推广科研项目,让农民直观体验了智慧植保装备的便捷高效,对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农民群众增收、农业产业增效有着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驻地农业科研机构的作用,不断引进农业科研项目、转化农业科研成果,院校支撑、科技赋能,为农业赛道注入新动能。”市农业农村局植保中心苏志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