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4 06:14: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每个家庭的情况各异,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在面对父母养老这一问题时,夫妻之间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这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和争执。一些夫妻在处理父母养老问题时可能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有些人可能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愿意为父母养老;另一方面,也有人为了追求双方父母的公平对待,在面对父母养老问题时更注重保持公正。还有一些人可能只考虑自己的父母,忽略了对方的父母,导致夫妻之间出现争执和矛盾。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往往陷入争论和吵闹,却难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了解彼此,互相关心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的同时,也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避免一意孤行。通过相互妥协和体谅,尽量保持公平,这有助于维持夫妻关系的稳定。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夫妻之间的感情才能更加坚固,让整个家庭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亲爱的,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吧,这样我们俩也能轻松些!妻子听后说:只要照顾好我妈的三个需求就可以。

李先生的家庭生活:我和我的妻子陈女士已经结婚十八年了,我们过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就像大多数人一样,经历着平淡的日子。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顺利,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现在都在读书,对我而言,这已经是足够幸福的生活了。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然而,即使是最美满的家庭也难免会有一些矛盾。我们夫妻之间的关系虽然一直很好,但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争吵。涉及到孩子、工作以及感情等方面的争执,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沟通慢慢解决的。唯一令我感到困扰的是在父母养老的问题上,我们总是存在分歧。

我们俩都是各自家庭的独生子女。八年前,我们就曾就父母的养老问题进行过商量。我的父母在本地,离我们不算远。由于我母亲在过去照顾孩子的时候和媳妇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导致她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我曾努力调解,但并没有让她们的关系变得更好,只能说表面上还算和谐。媳妇明确表示:

“将来不要让父母同住,养老也不要来我们家,我们性格本就不合,免得天天吵架,对大家都不好。我们每个月给他们一些养老费用,让他们的生活更富裕就好。”

当时我也感到为难,考虑到父母的健康状况,而且他们距离不远,就没有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妻子父母的养老问题,她也提到:

“反正每个月给你父母多少养老费用,也得给我父母一样多,要公平。”

我并没有过多争论。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然而,近几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我的父亲因病离世,留下母亲独自一人生活。接着,妻子的父亲也因病辞世,留下她的母亲独自生活在老家。这让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我父亲去世后,母亲的精神状态一直不佳。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她从那时起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每天抱怨腿疼,几乎无法行走。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无法得到妥善保障。我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且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由于年龄较大,母亲并不愿意接受手术。她表达了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手术可能引发其他病症,对老年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最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我们选择了保守治疗。尽量注意生活习惯,减轻负重,计划在必要时再考虑手术。尽管如此,母亲的身边仍然需要有人陪伴。因此,养老的责任只能与我们一同生活。从那时起,她一直住在我们家里。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母亲的到来让我感到宽慰,她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然而,这却引起了媳妇的不满。她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愿意与老人同住,也没有让我妈离开,但面对我妈的到来,我们之间却频繁发生争吵。她经常在我面前抱怨自己的辛苦,埋怨我妈在家里不干活,各种抱怨影响了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多次引发了争吵。我感到很难受,但也在这时产生了一个新的计划。

我向媳妇提出:“要不让你妈也搬过来吧,她现在也独自在老家生活。”

媳妇欣然同意:“好啊,我也有这个想法。要是我妈能搬过来,我也省心了。但是来了没地方住啊,咱们家本来就小,你妈还得住这里,那只能再给我妈在附近租个房子了。”

我却提出:“不用啊,我爸妈的房子本来离咱们家也不远,他们俩人住在那个房子里就挺好的。咱们平常下班了也能过去看看他们,这样还能多聚一聚。”

媳妇突然有些不满地说:“你这是打算让我妈来照顾你妈啊!”

事实上,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对她说:“媳妇,让你妈来照顾我妈,这样的话两个老人也能够搭个伙,互相有个伴,生活起来也肯定不会那么的孤单。再说了,我妈只是腿脚不利索,其实也不用太多的照顾。”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意外的是,媳妇却提出了一些条件:

“如果要这样,给我妈做三件事我才会接她过来:

第一件事:请给我妈找个保姆。这笔费用要么你出,要么你妈出。我只有在请了保姆的情况下才会放心,毕竟我妈年纪大了,不容易照顾自己,现在还得顾及你妈,她一个人做不来。总之,如果要同住,就请个保姆,做饭、打扫屋子都交给保姆,这才算是真正的养老;

第二件事:每个月的生活费等开支,肯定是由你妈承担,她肯定也有存款。我们只是按照之前的标准给钱,不过要保持公平,在不影响我们生活的前提下;

第三件事:既然我妈要搬过来,而且还得照顾你妈,那么以后任何争吵或者不愉快的地方,我妈就会一直住在这里。如果有问题,你得跟你妈说清楚,让她明白,不能让两位老人相处不适,避免最后影响到谁都过不好。”

媳妇提出的这三点要求让我感到有些疑惑,尤其是第一点。我问她:

“既然同意让你妈过来住,为何还要请保姆呢?本来就是希望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让两位老人都能过得舒适,我们也能更加省心。如果请保姆的话,就没必要让你妈搬过来了,我直接为我妈请个保姆不就好了吗?”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媳妇却反驳我说:

“也可以,反正咱们之前就说好,两边的老人都要公平,你为你妈请保姆花多少钱,我也为我妈请保姆花多少钱,只要你觉得我们能承担得起就行。而且你想不通吗?你为你妈单独请个保姆也得花一笔钱,我妈搬过来后请个保姆也是同样的费用。我们又不是雇佣那种一对一的照顾保姆,只要能做饭、打扫屋子,简单照顾老人就可以了。花一笔钱,照顾了两位老人,不是挺好的吗?”

这番话让我感到相当生气,责怪她说:

“你妈一个人住,我妈现在住在我们家也不舒服,让两位老人一起养老不是很好吗?这样我们两个也能省心,他们两位老人也能互相照顾,难道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花钱请保姆?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容易了,请个保姆还不是白花钱吗?而且你妈身体健康,完全能够做饭,为什么不让她做呢?”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媳妇则回答:

“那要不就让我妈来当保姆?你是为了你妈考虑,想找个人陪她、照顾她,我也得为我妈考虑啊。我妈虽然说身体还好,但毕竟已经是老人了。如果我说要让她过来照顾你妈,你觉得她心里不难受吗?总之,要让我妈搬来照顾你妈,就得先解决这三件事,你搞定了我就答应接我妈过来。”

面对媳妇坚定的立场,我感到有些无法理解。明明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却不知为何要把金钱牵扯其中。而且明明可以不花费额外开支,却被媳妇说得非得花费才行,这让我感到十分不舒服。

换句话说,我认为两位老人现在共同生活是完全可行的。媳妇的母亲身体健康,能够简单烹饪和整理屋子,完全没有必要花费请保姆的费用。因此,我们之间产生了无法妥协的分歧,只能先将争议放在一边。

老婆,让你妈来照顾我妈,咱俩也省心!妻子:满足我妈三个需求

事实上,李先生和他妻子的立场都能够理解。他们从各自母亲的养老需求出发,李先生希望母亲能有人陪伴,同时也想在节省开支的情况下保证合理安排。而妻子则为了自己母亲考虑,不愿意让她再次承担照顾的责任。因此,妻子提出的三项要求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两位老人共同考虑。这种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分歧和矛盾。

然而,妻子提出的三项要求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为了两位老人共同考虑。这种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分歧和矛盾。您认为妻子提出的三项要求是否过分呢?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李大爷是个校长,跟妻子结婚几十年,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其中2个女儿和1个儿子。大女儿早早就嫁到外地了,一年都回不来一次,儿子李强和小女儿李丽,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都有家庭。原本
2024-02-27 10:49:00
想接父母来养老,妻子不同意,一怒之下,我不再商量,自己做了主
关于婚后和公婆同住,很多女性也是坚决不愿意,甚至在婚前就已经就这个问题和男人达成一致。诚然,婆婆不是亲妈,没有感情基础,住一起确实会有不少冲突和矛盾。夫妻之间都没有不吵吵闹闹、磕
2024-02-26 14:09:00
...己的地位。大家大多时候在镜头里看到的是,张纪中感恩妻子,将妻子宠成了公主。对妻子特别的溺爱,可是,昨天在环球影城发生的一幕,让游客和网友不敢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环球影城,是孩
2025-05-27 15:24:00
66岁大爷感慨:退休金5千存款80万,不如有个知冷知热的再婚
...个字吗?你干起活来还不如她有力气呢。的确,那些年把妻子娶进门后,我们家里农活多数是她干的。我们这里主要是种地瓜,到秋天的时候,刨了地瓜。就用手推车推回家晒地瓜干。我根本推不动
2023-05-11 12:58:00
在婚姻里,有两类男人,晚年大多过得不好,没啥好结果
...,年轻的时候,不顾妻女,长期在外吃吃喝喝,养三儿。妻子一个人照顾家里的三个孩子,力不从心。多次恳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收收心,回顾家庭。老大爷觉得,妻子身材走样,家里三个孩子
2023-10-25 15:09:00
青年人还是要学点技术,千万不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良俗的事情
...业。当时老婆知道老头子想要在外面找女人生孩子,于是妻子就想已经80岁了,你身体能生出孩子吧?再说咱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家产,晚年了,害怕没有人养老?即使雇个保姆也雇得起,如果雇不
2023-06-16 13:51:00
徐萌居家很勤快,客人来了就端茶倒水,还站范曾身后随时照顾人
...曾家里很像个保姆,不像是养尊处优的阔太太,或者名人妻子。综上,作为范曾的老婆,徐萌看起来有了一个画家老婆、书法家老婆的名号,但是她在范曾面前,或者有客人面前,就像保姆一样端茶
2024-08-27 23:02:00
男保姆直言:愿意请男保姆的大妈,大多是三个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男保姆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观点进行剖析。作为一名老年男保姆,我亲身经历过照顾老年女性的点滴,深刻理解了雇
2023-12-04 15:46:00
一样是雇保姆养老,为何选男保姆?大妈:三方面需求得到满足
...男性保姆呢?一位64岁的梁大妈分享了她的看法,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梁大妈自述:我是梁大妈,已经六十四岁。自从我五十七岁的时候丈夫去世后,一直独自生活。退休前,我是一
2024-03-18 10: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