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片小茶叶,托起大民生。茶产业是安徽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更是带动山区茶农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今年两会,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宁井铭带来的提案与茶有关。由于一直从事研究茶叶的工作,宁井铭很关注茶叶发展。在去年的两会上,他的两份提案也都与茶叶有关。
长期以来,安徽的皖西地区主要生产绿茶,但采摘时间仅30天内左右,大量的鲜叶资源浪费。自2012年以来,科学研究发现了黄大茶对人体具有独特的健康功效:降糖,由此引发了近十年皖西黄大茶产销两旺。
去年底,某奶茶畅销品牌开发出以皖西黄大茶为原料的新式茶饮“晴山栖谷”,上市前两天就销售了300万杯,产值接近6000万元,每杯用茶量7克,使用茶叶量2.1吨,具备形成市场热点的潜质和条件。宁井铭发现,随后,湖北、江西和四川都在纷纷仿制生产黄大茶,他认为安徽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加大黄茶产业发展力度。
目前,皖西生产黄茶的企业103家,但是规模小,规上企业仅有2家,全部售卖毛茶,精制加工几乎空白,一次性处理茶叶的能力低。“新式茶饮一次性出货通常都是几十吨,且需要快速加工,现有企业无法满足新式茶饮企业对茶叶产量的需求。”宁井铭说。
宁井铭认为,茶叶安全是攸关茶业发展大事,必须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切实抓好。他建议,进行初制清洁化生产的提升,实施企业SC认证。严把茶叶农残关,确保茶区不经营、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实施绿色综合防控,保证黄茶卫生安全。他建议实施皖西黄茶安全生产工程。
此外,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茶叶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茶叶企业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重点引导茶叶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在基础条件好的霍山、岳西和金寨县建设黄大茶标准化初制加工厂各1个,示范带动,逐步推广,使皖西茶叶加工技术得到提升,实施清洁化生产。并鼓励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强下属生产基地建设和协作基地的带动作用,形成紧密型关系,实现量产。
同时,充分利用黄大茶发展建设的最佳时期,加大科研力度,深入研究“皖西黄大茶”加工技术,规范皖西黄大茶加工技术,并提高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稳定和保证“皖西黄大茶”的品质,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发展,为增强品牌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史睿雯)/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