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7 08:05: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盛夏八月,热浪滚滚,但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的工厂化养蚕基地却凉爽宜人,一批批洁白的蚕茧整齐地分布在恒温恒湿恒氧厂房的养蚕架上。

8月26日,“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槎水镇中畈村。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全国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通过工厂化养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科技的华丽转身。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产业蝶变:土洋结合的创新实践

走进中畈蚕桑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多层养殖架,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蚕宝宝。与传统养蚕方式不同,这里看不到桑叶随意堆放,也没有嘈杂的人工劳作场景。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车间内温度、湿度、氧气等环境参数均由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据介绍,2023年,中畈村与安徽鑫缘天柱茧丝绸公司合作分三年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4000平方米自动化养蚕工厂。

“工厂做到全年化、饲料化、智能化、科技化养蚕,打破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畈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旗向采访团记者说道。

槎水镇是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养蚕大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家家户户养蚕,养蚕收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在2016年之前,中畈村还是槎水镇9个贫困村之一。脱贫出列后,村里经过考察学习、走访调研,决定引进专业经营主体,实施工厂化养蚕。

“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最少要有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谈何容易?”杨红旗回忆起当时的困境。

面对资金难题,中畈村选择了“土洋结合”的路径。全自动化生产线是只见机器不见人,但中畈村改成半自动化生产线,使用一些人力,把投资成本大大降了下来。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科技赋能:解决传统养蚕痛点

“以前养蚕既得种桑采叶,还要懂技术。”养蚕已有40余年的杨红旗感叹,传统养蚕是一项非常辛苦的生产劳动,而工厂化养蚕则系统性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痛点。

传统栽桑养蚕受桑叶生长时节限制,每年只能饲养春、中秋、晚秋三季蚕,有明显的季节性。人工投喂饲料养蚕不需要采食桑叶,不仅没有时节限制,还缩短了饲养周期,这样可以长年养蚕。工厂化养蚕还节省了种桑养蚕空间,变家庭养蚕为工厂养蚕。以1亩桑田为例,按传统方法最多可养2张蚕,把桑叶加工成饲料,亩桑就能养近10张蚕种。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相比桑叶养蚕,饲料养蚕在一龄至三龄期可省人工75%。再结合后期工厂化养蚕,机械化操作,现在养蚕已不是苦活累活,愿意养蚕的村民大量增加。

“通过质检发现工厂化养出来的蚕茧质量非常棒,茧丝长度1286米,高于传统桑叶蚕茧丝,达到了5A等级。”杨红旗自豪地说。

未来规划: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丝路

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如今该产业园每年向周边150余户蚕农和专业大户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带动户均增收6000元。“以前一年只能养3批次蚕,村里发展工厂化养蚕以后,我们可以一年养6批次,收入翻番。”中畈村村民告诉记者。

2024年中畈村通过工厂化养蚕增加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同时,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系列产品。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站在已经投产的“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和800平方米桑叶粉加工厂前,杨红旗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下一步我们准备发展‘蚕桑+文旅’,开展蚕桑研学、蚕桑农事、蚕桑文化节等形式的农文旅活动,加大桑枝木耳、桑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开发,真正把中畈村打造成特色蚕桑村。”

从田间地头到智能工厂,科技养蚕正推动着蚕桑产业实现华丽蝶变。这一改变不仅让古老的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姚一鸣 余康生

编辑 陶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茶蚕双兴,大别山深处的致富新路丨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河网讯 在大别山深处的灵秀山水间,红色沃土正焕发新颜。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茶叶种植和桑蚕养殖两大特色产业,为群众铺就了增收致富之路。8月26日下午,“红星照耀中国·千里
2025-08-27 21:48: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 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启动
大河网讯 八月的大别山,天朗气清。26日上午,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的主流网络媒体齐聚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共同开启“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
2025-08-26 21:19: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打药,只种草! “共生”模式产出放心茶
大皖新闻讯 位于大别山深麓的潜山县槎水镇乐明村,有一处名为天方慢庄的民宿,周边是成片的优质茶园。和常见的茶园不同,这些茶园内长满了草,“茶草共生”的模式让茶园保持原生态,多年来,
2025-08-26 19:23: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罗田胜利老街听见历史回响
...星火燎原的红色摇篮。8月29日,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采访团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记者们漫步胜利老街,驻足金凤楼,在沧桑古建中聆
2025-08-29 21:25: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来到花山村。采访团跟随着王茂贵的脚步,听他讲述守墓的故事。王茂贵老人守护的烈士
2025-08-28 15:53: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91年前的那次会议扭转红二十五军命运
...军前途与命运的会议。8月28日,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采访团记者抵达此地,91年前红军将士们惊心动魄的往事,随着光山县红宣中心讲解员梁萌的精
2025-08-28 23:26: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坝跨两省,豫皖“联手”了!
...一江水的生动见证。8月27日,“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记者抵达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采访团来到史河防洪治理五里拐橡胶坝工程现场,探访这项豫皖
2025-08-27 23:08: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罗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豫皖三省主流网络媒体组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采访团,踏上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的369级台阶,向着高耸的革命烈士塔一步步迈进。烈士陵园内,苍松肃然,翠柏挺立,庄严肃
2025-08-29 22:32: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小吨袋”装下“大民生”
...田县胜利镇韩塔寺吨袋产业园,近年来,胜利镇着力打造大别山地区“吨袋小镇”,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并有效解决了周边乡镇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的问题。留守妇女变身“吨袋”女工所
2025-08-29 23: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实习生赵韵涵)11月11日,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承办的“稻浪与星辰”美丽乡村艺术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幕
2025-11-12 08:05:00
水有“哨兵”物联网,蟹有数字身份证固城湖螃蟹:信用“织网”,品质“领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今年10月21日上午
2025-11-12 08:05:00
家门口的“充电站”,既助求职“充电”,也助创业“放电”雨花夜校:点亮“八小时外”的技能成长之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刘建宇华灯初上的傍晚
2025-11-12 08:05:00
两桥施工忙 竞赛促干劲
11月11日,沪渝蓉高铁(左)、宁淮城际铁路(右)跨滁河大桥加紧建设中。中铁上海工程局开展劳动竞赛掀大干热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架梁贯通、如期通车。通讯员张刚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11-12 08:05:00
2025年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举行南京市聋人学校代表队获得两个特等奖本报讯(记者钱红艳)近日,2025年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在仪征举行
2025-11-12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通讯员陶立齐近期的一个周五下午3时,在中国(南京)软件谷工作的程序员秦云朗驾车驶上宁宣高速
2025-11-12 08:06:00
国网江苏电力首批共享专利签约专利共享,职工企业双向获益本报讯(记者吴春霞)“没想到一个因直流接地故障导致检修延期的生产难题
2025-11-12 08:06:00
童趣天地亮相新街口
近日,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场户外广场“小黄鸭城市乐园”缤纷亮相。旋转木马、小火车、蹦床等游乐设施,在闹市区打造出欢乐空间,为亲子家庭提供休闲新选择,同时带动商圈客流,助力消费活力再升
2025-11-12 08:06:00
□贾钢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
2025-11-12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婷婷)近日,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南京可再生能源学会、东南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长三角新能源国际会议在南京鼓楼高新区召开
2025-11-12 08:06:00
□赖风葛玉红单俞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5-11-12 08:06:00
本报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老师建议我先参加电工培训、考取证书后再就业,这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近日,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
2025-11-12 08:06: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10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8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教育体育局、都昌县城市管理局
2025-11-12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熠帆、曹智健)近日,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领秀新都小区业主杨先生(化姓)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12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7天免费入住‘洪漂驿站’”“打工人轻松吃上实惠营养餐”……11月11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共青团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2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