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15:23:00 来源:戏说三国

“退休”老将不经意间,打赢了清朝末年,最难得的一场对外战争

“退休”的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不败而败是怎么回事?

我国近代史上丧师辱国之事层出不穷,而1885年冯子材等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至越南谅山一带的援越抗法战争却战绩辉煌,大张国威。那时,冯子材年近七十,“退休”在家,身边没有一名老兵,旧部大多星散。他住在钦州城外六里的白水塘村,常穿着短衫草鞋,与家人一同下地劳动。不认识他的人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淳朴的“老农”,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老将身处田园,心里仍然惦记着国境的安全。他率同子侄辈在劳动之余,不忘习武,保持军人的本色。1883年后,眼看法军进犯,举国上下人心惶惶,他的心情很不平静。他曾上书给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说:与其被动挨打,不如先发制人。他要求清政府给他一万五千军队,让他从钦州进入越南东北部开辟第三战场,以牵制侵略军。可是清政府只给他一个“督办高、廉、雷、琼四府团练”的虚名,既不给粮饷,又不给武器,地方官绅也阳奉阴违,致使工作很难开展。他为此又上书沥陈苦衷说:“子材以告病在籍人员,忍欲亲身往催。奈何经费别无所出,不过具备文行而已。”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后来由于形势紧急,张之洞才拨给饷银五万两,要冯子材招募十个营的军队。冯子材立即委派十多个营官,到钦州城、久隆、大寺、小董等地招兵。四乡人民听说冯子材要起兵保家卫国,都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就募集四五千人。其中哨官以上军官大多曾跟随冯子材打过仗,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和组织能力。这支新军很快成立起来,以冯子材的字命名,称为萃军。军饷拮据,当兵的月饷三两六钱,武器是临时凑合的一些大刀、长矛、少数打子弹的锁头枪算是最精利的了。重武器有几门大炮,炮筒是木制的。军队没有棉衣,除了每人发一件背心褂,褂上写着个“勇”字算是号衣外,兵士们所穿衣裤全都是各人自己带去的,式样和颜色金不统一。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部队只经过几天的编练,教会怎样放枪,怎样制作“先锋煲”(用瓶罐当外壳的土手榴弹),就进赴前线。广西巡抚潘鼎新见这支队伍“军雄不壮”,认为不堪担当正面的防务,教他们离开镇南关,返回东路,不久镇南关失陷了。

潘鼎新弃军逃跑,前敌指挥机关瘫痪,诸将公推冯子材为前敌主帅。他在行军途中接受了“帮办”的任命,并续招八个营的新兵,从此萃军承担起正面抗击法国侵略军的任务。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冯子材等考虑到敌我武器对比非常悬殊,决定选取有利地形以近战取胜的战略方针。于是在镇南关后四公里的地方,利用东西两边的高山构筑营垒,并用土石砌起一条三里的长墙,横过山谷把两边高山联结起来,挡住法军入侵内地的要道。长墙外挖有四尺宽的深壕。长墙后面不远处又筑一条平行的长墙。两墙之间驻有重兵,墙上开有几个栅门,准备等敌方炮击后,敌大队逼近墙前,就突然开棚杀出,以近战肉搏。

他派人去龙州和钦州赶制大批大刀,加紧训练大刀队。大刀队紧伏在各个栅门两侧。每人都准备好自制的先锋煲,煲内装满火药,用沙纸作引绳,以备肉搏时投入敌阵,助长声势。在整个备战过程中,冯子材处处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三军振奋,“誓与长墙共存亡”。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防务准备就绪后,冯子材分派部分军队主动出击,奇裁扣波、夜袭文渊,初战告捷,大大鼓舞了三军的士气,连原先出关作战败阵溃逃的桂军散兵游勇,也有不少要求加入苹军抗敌。

法军挨了几次打后决定报复,出动了大部队分两路来进攻苹军所在的关前隘营垒。这正是苹军所等待着的大决战。在布置好的袋形阵地面前,形势对苹军有利,对法军不利。但法军依仗炮火猛烈,连续攻下东岭上的三个营垒,并抢占西面盆谷南端的几座小石山,两军对峙,战况十分激烈,占领了东岭三座营垒的法军一面继续争夺第四座营垒;一面居高临下用密集的炮火向长墙射击,掩护关道上的法军从正面进扑长墙。顿时长墙内外炮火纷飞,枪弹如雨。苹军中的战士多数是没有打过正规战的新兵。在这样猛烈的炮火面前,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这紧要关头。主帅的一举一动将对全军产生极大影响。法军的炮弹不住地飞落到冯子材的近旁,连他的大营也被轰毁了。他始终屹立在阵地上,连腰也不弯动一下。这种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给部队增添了力量。

战斗到第二天清早,一队步兵冒着晨雾跑步奔上东岭增援,才稳住了第四营垒的阵地,并对侵占第三营垒的法军发动反攻,削弱了法军炮兵队轰击长墙的炮火。冯子材抓住战机,命令全面反击。长墙的几处栅门同时打开,如同水库开了闸门,上万战士汹涌地猛冲出来,声势之大,惊天动地。老将军帕首短衣草履,操倭刀一柄,亲率大刀队,大呼一跃出墙外,其子相荣、相华,随之跃出,左右护卫着。一起冲杀。战士们见主帅如此英勇,个个奋不顾身。几支预设的伏兵,也同时从四处杀来,把法军分割包围。

谷地的战斗刚结束,大军又向东岭奋进。法军仓皇逃跑,殿后的部队全被歼灭。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冯子材指挥的镇南关战役于3月25日取得彻底胜利。26日他率领萃军出关,王孝祺的勤军和王德榜的定边军积极配合,迅速推进。只费八天时间,就连克文渊、驱驴、谅山、委坡、卫街、步山、山庄、谷松、塘甲、屯梅、贵门关、观音桥、拉木、坚老,兵锋直指郎甲、船头一线。倘若不是清政府主和派强迫停战,追歼残敌的战斗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战果。

清朝名将冯子材,打败法军为何被强迫停战?

镇南关自卫反击战的意义,并不限于军事上的胜利;它在政治上的收获,恐怕连最高指挥官的冯子材也是没有预想到的。当法军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饱受战争灾难的法国劳动人民高呼“反对一切征服”、“反对战争罪人”的口号,掀起了反对茹费理内阁的运动。法国这个以镇压巴黎公社起家的反动政客茹费理,终于下了台。这次反侵略战争还教训了其它资本主义侵略者,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正如帝国主义分子赫德所承认的:“中国如果真能打到底的话,它会赢的。”中法战争以中国“不败而败”告结束,镇南关大捷后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了屈辱条约。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受到这次奇耻大辱的刺激,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孙中山自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中法战争后被裁撤的爱国士兵,后来有不少直接参加过反清的起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7: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法军被清军追着打,这样的场景,在历史上还真就出现过。1885年2月,法军侵占了中越边境的镇南关(今友谊关),对于清廷而言,形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时的广西人心惶惶,从南宁到
2023-01-05 14:54:00
广西历史上的15位名将
...多次与冯子材厮杀。后来,刘永福接受清朝招抚,率先与法军战斗,一度杀到河内郊外。镇南关大战时,刘永福在西线攻打宣光,牵制西路法军,也取得大捷。甲午之后,刘永福进入宝岛,抗日杀敌
2023-08-19 18:23:00
冯子材与甲午战争:清朝的胜利与外交失败的对比
...越南所以准备不多,但是清军一加入就不同了,时间长了法军就吃不消了。在1885年的2月清军还击,冯子材做出了部署然后跟法军交战,不但打退了法军而且还乘胜追击了,史称“镇南关大捷
2023-10-23 08:34:00
聊聊抗法名将刘永福的归国之路
...》同样大肆渲染刘永福、黑旗军,创刊号即刊登刘永福给法军的约战书、《法人述黑旗勇略》等报道,第二天头版登载《安南刘提督告示》。战争催生了媒体,媒体塑造了英雄,两者相得益彰。《安
2023-04-25 11:27:00
马援:从农夫到伏波将军,征战南北的传奇人物
...临危受命,以近七旬高龄,亲临前线,甚至冲入敌阵,与法军进行白刃战,大败法军,史称镇南关大捷。从越南凯旋后,冯子材又率军赴琼州,平定黎民起义。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冯子材驻
2023-10-14 22:00:00
“晚清三杰”之一的彭玉鳞一生钟情于一人,画十万支梅花思念恋人
...),中法战争爆发,彭玉麟前往广东办理防务,第二年,法军进犯谅山,广西危在旦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这个紧要关头,彭玉鳞率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在镇南关、谅山一战,大获全胜。他
2023-05-13 19:57:00
...被任用。他带领中国军队取得了镇南关之战的胜利,歼灭法军千人,导致法国内阁倒台。可惜李鸿章软弱无能,和法国签订了条约,导致胜利付诸东流。1886年,冯子材又被调到琼州派平定黎民
2024-04-29 22:30:00
鸦片战争后,没落的清王朝为何又存在了70年
...斗最激烈的时候,冯子材带领两个儿子率先冲入敌阵,和法军白刃相搏。清军见状,士气大振,终于将法军击退,毙伤敌军千余人,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镇南关大捷后,法国人认识到清军并不
2024-03-24 16:53:00
北宁之战后,慈禧将军机处全班撤职是为何?
...从1883年12月开打,打到1884年3月,经过前期的数次战斗,法军把战线推进到了北宁。北宁是北圻的门户,是越南清军主力驻扎地,是清军辎重转运地,也是最重要的据点。如果北宁丢
2023-02-21 20: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