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龙年春节,被这届年轻人过出新年味之——“簪花”的姑娘,自成老城一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18 11:20:00 来源:极目新闻

柳枝飘飘,青石小巷……大明湖畔的曲水亭街,是济南“潇洒似江南”最典型的代表。它既传统古朴又现代新潮,在“网红”概念风靡的当下,它是老城的“先锋窗口”。

在这里,当一天济南人的愿望可以全部实现:喝泉水泡茶,吃老济南酸蘸儿,在照相馆当一回“泉水公主”。

迈入龙年,曲水亭街的新春也有了新变化:如织的游人里多了“簪花”姑娘的身影,在初春的季节里装扮了老城的繁华。经营照相馆的李晓晨告诉新黄河记者,这个新年假期,他在工作室,天天“簪花”到“眼软”,拍照到“手软”。果然,在曲水亭街,戴上簪花,身着汉服,沿着流淌的曲水河走一走,成了龙年新春最具仪式感的新变化。

龙年春节,被这届年轻人过出新年味之——“簪花”的姑娘,自成老城一景

▶两位女孩来曲水亭街体验簪花造型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薛冬摄

泉州的簪花风潮,与泉城适配

“簪花女”,是来曲水亭街的姑娘们最新潮的造型。“今生簪花、来世漂亮”,这个来自福建的非遗传统,已经风靡全国,并与汉服、旗袍“迅速”结合,成为春节期间,姑娘们走街串巷拍照的选择。

春节假期回到济南,李姿奕约着闺蜜杨紫琪来曲水亭街体验簪花造型。两个20岁的女孩,为了感受漂亮,特意来拍照。没有摄影师,两个小姑娘用手机互拍,一路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从小就在济南长大,两个好朋友再回到老城,一路上碰到好多漂亮的簪花女孩,感受非常新奇。

古城、老街、泉水、小桥……作为济南“古风”最出片的老街,曲水亭街当仁不让地承接了这个风潮。一进2月份,芙蓉街3号小汤的花似锦汉服饰品店里,前来做簪花造型的姑娘络绎不绝,她们寻巷而来,为的就是老板的“手艺”。

小汤是福建人,她早早地在当地学会了传统的簪花手艺,与很多店精简的造型装扮不同,在她店里可以体验到与泉州一样的簪花流程,一个妆造从盘头开始到簪花,每一个步骤都与泉州一样,价格也相比其他店面要高,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女孩前来。今年春节,小汤选择在济南过年,“每天都有很多过来做簪花妆造的姑娘。”她说,她很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流行的簪花风潮,“今生簪花、来世漂亮”,在如此美好的寓意下,女孩们纷纷来体验。

“戴上花,感觉就真的不一样,心情会变好。作为替人簪花的人,我也会心情好。”小汤说,2023年,她来到济南开了这间汉服工作室,随着泉州簪花的“出圈”,她发现汉服与簪花是很好的搭配,随着到店咨询簪花的顾客越来越多,她也把这个手艺拿了出来。一天最多能接8单,足以见得有多火爆。

不仅是小汤的汉服店,以曲水亭街为中心,周边的汉服店都纷纷推出了簪花妆造、服装一条龙的服务。曲水亭街有间老城故事照相馆,让人怀旧的橱窗,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驻足观望。主理人李晓晨是个80后,他不想被定位任何风格,想纯粹拍老济南的人和景,经历多了,反而更懂得自己的坚守。李晓晨的奶奶是泉州人,最近,老城故事照相馆也上线了“簪花妆造”,在老城里拍簪花照,更有风韵。

传统的簪花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有了简化和改良,小汤希望,除了感受漂亮,会有更多人愿意去了解簪花背后的故事。

老城年味里,藏着“老”和“新”

喝一口老济南茶汤,也是老城里过大年的潮流之选。曲水亭街21号有家干了10年的饮品店曲水曦和,店主曹雅男从小在这里长大,这条街的年味儿埋藏在他心里。如今,与儿时的安逸闲适不同,曲水亭街已成了济南旅游的一张名片,每到春节,街上人来人往,也正是饮品店的销售旺季,他也跟街上其他的商户一样,春节坚守在这儿。“又是一个忙年。”他感慨着,不仅是游客,很多本地人也会来遛弯,一拨拨游人里总是“藏”着他的老友。“来杯红糖姜茶吧!暖暖身子。”他喜欢这样招呼着朋友们。

这条街上既能吃好又能拍好,莫过于张正伦的酸蘸儿店了。酸蘸儿制作工艺在济南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张正伦掌握的这门手艺也是从老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招牌“梅花烙”造型的酸蘸儿既好吃又出片。“每次一到过年,排队买酸蘸儿的,得从我店门口一直排到后宰门街。”作为这个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张正伦毫不夸张地描述着酸蘸儿的受欢迎程度。他告诉记者,济南话里,山楂被念成“酸楂”,“酸楂”蘸上冰糖就变成了“酸蘸儿”。“一天能卖两三千串,”他说。

老城之所以“老”,是因为有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之所以“新”,是自带的底蕴有吸引年轻人的气质。老城里的“簪花热”“汉服热”“打卡热”莫过于此。

有故事有人有年轻人,这样的济南老城,就是一朵傲人向上的“繁花”。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二一,上街里,中山路热闹回归成“顶流”!春节青岛老城区火了
...老青岛味儿”,还要与时俱进加入潮流元素,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走进老城、了解老城、爱上老城。2023年是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青岛老城区着力打造“旧里院+
2024-02-18 09:39:00
...间。“万万没想到,北京钟鼓楼是这样的!”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在这里品街韵、听故事,一砖一瓦中,藏着老北京的热烈生活图景。
2024-05-06 15:33:00
大鲍岛新春漫游记火爆来袭!老城区的烟火气唤醒记忆中的年味儿
...受消费者喜爱。逛集市、品美食、抢红包一站式游玩吸引年轻人在大鲍岛新春漫游记,市民和游客除了可购置年货、品尝美食,还可以欣赏民俗文化表演。1月13日晚,在海泊路上,一场精彩的舞
2024-01-14 10:12:00
2024年库车市“龙年七天乐”戏曲专场演出举行
...场举行。库车市民席永儿表示,希望把秦腔发扬光大,让年轻人更多地知道秦腔的历史。库车市文化馆馆长罗志娟表示,春节期间把优秀传统文化送给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2024-02-15 16:12:00
浙江新春见闻:乡村咖啡馆里“喝”出别样年味
...实上,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乡村咖啡馆不仅为乡村吸引了年轻人,也为乡村振兴增加了亮点。绍兴市岭南乡的三个月亮乡村咖啡馆、余姚市柿林村的老柿林咖啡馆、宁海县骆家坑村的绿岛咖啡屋……
2023-01-26 14:43:00
城市更新要延续好老城的烟火气
...保留长拖原始风貌基础上又焕发出后现代工业气息,成为年轻人钟情的“798艺术中心”。长拖1958博物馆、开放式公园和广场,集最新潮流、时尚于一身的体验中心,知名品牌书店、咖啡厅
2023-07-28 06:38:00
海外过年很“家乡”③|海南姑娘春节美国旅行,她视角的美国春节年味
...色且印有“恭喜发财”字样。受访者供图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春节期间踏上旅途,以旅游的方式开启新的一年,梁惠筠便是其中之一。她通过线上平台小红书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在
2025-02-07 16:28:00
这碗面,是过年忘不掉的味道
...难讲清楚,那股缺失已久的年味,到底是什么? 今年,年轻人关于“年味”具体的答案,或许是回家后的第一口面,饱含着家人的关怀思念;或许是一家人健康幸福,欢聚桌前闲谈聊天;又或许
2023-01-26 18:34:00
乡愁是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一水一景,一份情感的寄思
...展望下来年的希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全国农村的年轻人都在不规则的向城市流动,一些人通过努力打拼在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的老人去了儿女那定居,也有一些村庄因为铁路或者其
2023-05-15 21: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