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喜头镇
借力“百企兴百村” 特色产业辟新路
近日,一场以推进“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为主题的会议,聚集了贵州省仁怀市喜头镇党委、政府各部门、多名企业家、乡贤等群体代表,开启了新一轮村企结对兴村的序幕。
“作为工业强市,仁怀市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众多的优势,从2021年启动‘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行动,由李兴发酒业和夜郎古酒业两家名酒企分别帮扶喜头镇中心村和联合村。近两年来,喜头镇党委、政府以‘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行动为契机,着力探索村企如何结对、项目如何共建、成效如何共享。”喜头镇党委书记赵儒亮介绍。
为发展好农村产业,解决好农村人才问题,喜头镇在仁怀市第一轮“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行动中,与李兴发酒业和夜郎古酒业合作,率先探索双向互派人才培养模式:两家酒企常务副总分别挂任两个村名誉村主任,部门主任、党员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派驻员工长期驻村,与村干部一起工作。
“在企业派驻人才到村的同时,村里也积极组织村民组长、群众代表、返乡大学生等到企业学习和对接村里的精品水果、蔬菜的销售。”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启林介绍,双方互助的渠道已扩展到订单种养、劳务输出、乡村公益事业等领域。企业还在村里举办招聘会,帮助28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李兴发酒业常务副总经理、中心村名誉村主任刘世军坦言,通过人才互派,企业员工在村锻炼,这种模式也为企业党建、群工等工作储备了人才。
今年以来,喜头镇又积极争取汉圣、三渡、高酱、八益、南将5家企业帮扶剩余5个村(社区),率先在仁怀市实现企业结对帮扶村全覆盖,并持续推广人才双向互派培养模式。
喜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秦文勇介绍,抓住这一机遇,喜头镇着力推动农特产品拓市场找销路,先后包装打造出12款农特产品。如今,中心村的葡萄发展采摘体验、联合村的乌洋芋主打订单回收、卫星村茶叶走向深加工……以产业帮扶为核心,7家帮扶企业和村(社区)分别签订了帮扶协议,合作谋振兴。
此外,在补齐民生短板、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就业等更多领域,7家企业也纷纷贡献资源,深化村企合作。
“仁怀市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行动后,经喜头镇党委研究,确定各村(社区)集体经济要在2至3年内实现‘7·50’的目标,也就是7个村(社区)全部突破50万元。”赵儒亮说。围绕这一目标,由镇牵头、各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帮扶企业以预付款方式投资的喜丰农业公司正式成立。
“三渡酒业60万元,李兴发酒业、夜郎古酒业、高酱酒业、汉圣酒业、南将酒业各20万元,八益酒业10万元……”在7月6日喜头镇“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行动工作推进会暨喜丰农业公司揭牌仪式上,7家帮扶企业以预定农产品的方式,向喜丰农业公司共注入发展资金170万元。
在深入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基础上,喜头镇还同步强化与仁怀市级平台公司红谷农业公司的协作,打造有机品牌为主导的农产品。同步强化与银行的合作,获得贵州银行仁怀市支行1000万元、茅台农商银行3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政府主导、市级平台公司引领、帮扶企业助力、银行支持,四方合力推动镇级平台公司发展。
卫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喜丰农业公司负责人吴向方介绍,有了运转资金,喜丰农业将镇里的精品大米、银道山茶、矿泉水等农特产品纳入公司统一管理,探索长期合作机制。
借“企”造血,借梯登高,村企同心。喜头镇借“百企兴百村”行动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动能,实现多方共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