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莫青 通讯员 吴周欠
产业振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偏远山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如何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给出了答案。
日秀玛村坐落在县城东南部30公里的山岭上,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大多耕地分布在山岭上,地块零散碎小,人工耕作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产出少,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和村级产业转型升级。黄乃亥乡党委书记斗拉太说,2020年之前,日秀玛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万元。看着周边乡镇乡村旅游搞得如火如荼,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一无资源禀赋、二无独特优势的现状,如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成了摆在乡、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同仁市“一地两创三促四园五带”的产业布局全面起势,黄乃亥乡抢抓发展机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发展布局,从党建引领、政策效应、产业发展3个方面铆劲蓄能,在实践中探索出“土地入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绿色农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日秀玛村经验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和征集民意,大家一致认为,日秀玛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发展必须靠土地,壮大村集体经济更离不开土地。为进一步发挥村两委带农致富的引领作用,黄乃亥乡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两委班子实绩考核和基层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引导责任,指导村两委研究谋划发展思路、用活集体资产、确定产业项目,并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斗拉太说,日秀玛村推行党支部办合作社,将支部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群众能动作用有效融合,并投资480万元成立黄乃亥乡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配备14类70余台现代农机设备。盘活20.7公顷撂荒地,流转农户土地53.3公顷,按照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饲草、油菜、黑青稞、豌豆等农作物,有效减轻了群众生产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提升黄乃亥乡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成立黄乃亥乡特色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并将油菜、黑青稞、豌豆加工成特色农产品。同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30万元,在同仁市城区开设黄·念藏特色美食体验直销店,按照“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建立种植、加工、销售全闭合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
通过土地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探索建立“整村推进+集体经营+股份合作”“资源整合+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发展新模式,打造集饲草种植、收割、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运营的饲草产业基地,全面提升饲草“种、收、加、储、运”能力,引导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饲草产业发展各环节,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目前,黄乃亥乡吸纳35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年劳务收入达到75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