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1 10:37:00 来源:心底的小城

在海洋之中生活的蓝鲸,平日里吃好睡好非常惬意,不过吃得多也就让蓝鲸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排泄了,据了解,蓝鲸每次排泄量竟然都是以吨重计算的。不过,虽然它们排出的污物很多,但这对海洋生态其实并非全是坏处。

蓝鲸是海洋中能吃又能拉的主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其实蓝鲸的排便量也是其他生物难以比拟的。

作为须鲸属的在海洋之中生存的哺乳动物,蓝鲸在成长到完全体之后,长度将到达惊人的33米,体重也足足有180吨左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生物要塞。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实际上,不仅它们的体型庞大,处于发育期的蓝鲸出生后的体型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每年的秋冬交际之时,蓝鲸们就会迎来种群的交配期,一旦交配成功,它们会经过接近一年的妊娠期后才能顺利诞下幼崽。

简而言之,其实雌鲸们的生育频率并不高,几乎每三年才会为族群诞后代。而幼崽蓝鲸为了更快的摄取食物,往往会很快的以磷虾以及各类小鱼为食,即使成年之后,它们的食谱也不会发生改变。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蓝鲸每天都需要吃掉6000千克左右的食物,而随着这些小鱼小虾的营养被它们吸收完毕,最终就会成为粪便被蓝鲸排出体外。

据了解,蓝鲸一次性就可以排出近两吨左右的污物,在海中能当即形成一片直径约52米左右的污染区。

蓝鲸排出的污物并非是完全的废物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虽然蓝鲸们在海洋之中没有专门的厕所可言,并且每次的排便量还十分大,但这对于海洋生态来说却是利大于弊的。

原来,虽然这些污物是对蓝鲸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物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没有任何营养可言了,对于大海之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浮游生物而言,这些排泄物的存在的营养物质就足够它们进行生存了。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而这些浮游生物一方面可以起到清洁海洋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就可以为磷虾等生物提供营养,三者相互影响下,就可以在水下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的生态链了。

其实,蓝鲸作为海洋中的王者,我们不仅关注它们的排泄情况,就连其基因的排列组合也对人类社会具有无限价值,目前,部分科学家就发现蓝鲸体内的某种基因应该可以对抗癌症细胞,这也是为什么蓝鲸很少因为癌症死亡的原因。

甚至在专业的研究之外,鲸落形成的伟大反哺,也是各国文学会进行赞颂的对象。曾经,大部分无知的国家都有过为了一己私欲而大肆捕获蓝鲸的行为,但如今随着生物多样性的追求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其实大部分临近海域的国家都已经明令禁止对蓝鲸的捕杀活动了,早在2018年,蓝鲸就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名副其实的濒危物种。

而我国为了表达重视程度,也在2021时,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了一级的重点保护动物。

恐怖的“造粪机器”,一次能排2吨便便,会引发什么后果?

甚至于国际组织为了证明对鲸鱼的重视程度,还将每一年2月的第三个周日,命名为了世界鲸鱼日。

可见,曾经我们捕杀蓝鲸的行为有多疯狂,如今我们限制人们盗猎的规定就有多严格,而这一切付出,都只不过是为了对早年的无知行为进行的亡羊补牢罢了,但好在如今仍然为时不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蓝鲸排2吨粪便却被称为海洋钻石,为何如此不可思议?
...们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将会面临无法估量的后果。 蓝鲸排2吨粪便被称为海洋钻石:其他生物粪便的成分和特性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通体呈深蓝色。它们以庞大的体型和高效
2024-01-23 09:57:00
蓝鲸排便2吨?科学家曝光大自然馈赠,蓝鲸粪便的惊人作用是什么
蓝鲸,这些巨大的海洋生物,不仅体长可达30多米,而且每天摄入的食物竟然高达3.6吨!而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这些庞然大物的排泄物竟然成为大自然的一种宝藏。科学家最近揭示了蓝鲸粪便的
2023-12-07 11:43:00
...想象一下,假如一个人在海里游泳,恰巧被这个“超级造粪机器”排出的便便包围,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地月架“鹊桥”“嫦娥”传捷报喜讯!我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近日,鹊桥二号中
2024-03-27 07:39:00
为什么电影中的陆地巨兽不可能存在?人类不允许还是自然不允许?
...是陆地巨兽,其实地球上还真有名副其实的巨兽,那就是蓝鲸。 或许大家对蓝鲸的数据不敏感,那么来做个对比,霸王龙体长12米,霍夫曼沧龙体长17.3米,但蓝鲸的体长高达22~23
2024-06-11 11:29:00
一个濒危物种消失 释放的资源能让其它100个物种活得更好
...量差异——这让两者交织在一起。世界上最大的鲸鱼——蓝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磷虾,在进食期,一头成年鲸鱼平均一天就能吃掉4吨的磷虾。当然,您不用担心磷虾会被蓝鲸吃完,还有许多大型海
2025-05-19 00:18:00
海上消费新场景:蓝色奇遇当工业邂逅旅游青岛
...个综合平台,上面既可以规模化养鱼,又可以休闲垂钓、海洋科普、餐饮住宿等,一起去看看。“耕海1号”是全国首个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坐落于烟台最美的“四十里湾”海域,距离
2024-08-24 14:58:00
10年前,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探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鸣叫”
...人工智能将生物声音转换成声谱图后,筛选就能加快了,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轻松地将其他噪音区分开来。识别后确定10年前的奇怪声音就是布氏鲸发出的,但是研究人员们表示,这样的生物鸣叫声
2024-09-26 10:26:00
...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以蓝鲸的生物种群数量为例,呼吁大家更多地去关注海洋生物的保护。作品经过素材搜集、文稿撰写、后期配音制作等,用时一个月制作完成。
2023-02-18 00:46:00
《阿凡达·水之道》中的“海怪”真的曾存在于地球
...图鲲体长可达91.4米。我们都知道地球现存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截至2015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捕鲸数据库记录了80多头体长超过30米的蓝鲸个体,虽然鉴于测量方法的缺陷,凡体长超
2023-01-02 07: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许洪胜 东营报道
2025-08-14 07:31:00
“我的华夏人寿保单按约定已经缴满5年,即将产生收益,却被瑞众保险的业务人员换成了新的保险合同……”8月10日上午,张女士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称
2025-08-14 07:31:00
网约车停在自家楼下,次日却不见了“踪影”,究竟咋回事?车主:全款购买车辆跑网约车,清晨却被第三方公司扣走2024年10月底
2025-08-14 07:32:00
东营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展播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红豆奶奶”义务理发五十余载 15万颗红豆诉党恩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84岁,还坚持做志愿服务的人,该是什么样子?记者见到赵晓凤时,她脸上妆容精致,身着蓝色半裙
2025-08-14 07:41:00
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咬定”产业不松劲 壮大发展新动能□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夏雪晴7月底,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在玄武区揭牌
2025-08-14 07:44:00
签好“护身符” 建立“证据链”大学生兼职,“避坑”指南速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假期里,不少大学生涌入兼职市场
2025-08-14 07:4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伟宏)近日,为期6天的第19届全国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在山西阳泉完赛。河北体育学院(中国射击学院)运动员表现出色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昨日,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伟艺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吴倩倩)厦门市2024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日前出炉,我市共有3.99万户纳税人获评A级
2025-08-14 07:53:00
减排越多 收益越多我省400余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025-08-14 07:55:00
我是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主要围绕聚甲醛材料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一名安徽人,我大学毕业后扎根河北15年
2025-08-14 07:56:00
黄河尾闾守望者寇其玉:九旬“灯烛”播下爱的种子
寇其玉,女,1928年出生,山东垦利人,原黄河农场退休教师。她1952年参加工作,扎根讲坛27年,1979年退休。寇其玉从事教育事业70余年来
2025-08-14 07:30:00
温馨的回忆,怀念恩师季羡林
自从北京大学1964年秋季开学,我认识了敬爱的季羡林先生,此后45年时间,断断续续与先生有不少交往。从陌生到熟悉,我逐渐将季羡林先生奉为知己
2025-08-13 17: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8月4日,泰安市统计局发布全市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情况,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出总体运行稳健
2025-08-13 17:23:00
农行平邑地方支行:米面为“礼” 纾困暖心
鲁网8月13日讯“您好,我想办理一张银行卡。”近日,农行平邑地方支行来了一位小伙儿,当工作人员核实开卡用途时,小伙儿却支支吾吾
2025-08-13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