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赛事之光赋“城”长
——“一起·一年”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九)
记者 张钰苑
2023年,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年。
湖州成功协办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聚光灯下出色完成火炬传递湖州站活动和亚运排球赛、三人篮球赛两项赛事,还荣获了亚排联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如何释放“后亚运”红利,湖州抓住机遇,躬身探索赛事经济新路径,将“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办赛辐射效应持续释放,未来已来,体育之城,你准备好了吗?
【镜头1】
从吴兴区妙西镇稍康村出发,跟随“茶圣”陆羽的足迹,一路涉溪而上,青山绿水相映,翠竹山花争艳。每逢节假日,“陆羽古道”便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近日还被评为我省全域2023年度“环浙步道经典线路”。
“我们在线路特色、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赛事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现如今,全长5.1公里的古道集登山、户外穿越、骑行、休闲徒步、古道马拉松为一体,日均接待数百人。”吴兴区“环浙步道”推荐官吴仁斌介绍。
来此参与古道马拉松的体育达人卢敏表示,能在这么美丽的环境里运动健身,还能感受沿途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环浙步道湖州段总体规划789.75公里,串联全市11处景区、15个古道、8处文化景点、14处郊野公园、10处水库湿地等,既可以发挥我市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精品赛事活动,又能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市体育产业与竞赛指导中心主任李娴说。
赛事活动的丰富,得益于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去年,我市先后组织了5支专业户外建设团队,克服高海拔、施工难度大等难题,充分整合既有山路古道、景区游步道、绿道、健身步道及部分县乡村共同道路等资源,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186.16公里省民生实事建设任务,剩余550公里市域环线也将于2024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届时,赛事经济将得到全面释放。
一个个标志性点位,一条条美丽的线路,凝聚着人气,TNF100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西塞山迎亚运越野赛、环浙·登顶11峰……体育比赛与旅游文化的融合碰撞,构建出连景成片的运动休闲观光带,1至3小时的游憩圈让赛事“流量”化作经济“留量”,通向人人共享的“户外天堂”。
【镜头2】
冬日的校园处处洋溢着运动热情。
近日,放学后的吴兴实验中学室内场馆仍灯火通明,该校女子篮球队在教练的指导下正在进行训练。“我们这支队伍,市、区级别的比赛基本都能夺冠,队员们平时学习成绩也都名列前茅。”该校篮球教练赵玉报颇为自豪,他紧盯着场上的训练进度,篮球在15位队员的手掌间飞速传递,姑娘们互相配合着抢球、传球、投篮,在最美的青春里留下动人的一笔。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逐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人人有项目、月月有比赛”的校园体育新格局,竞技体育赛事,正是检验“体教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
“去年,我们共举办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22项,涵盖田径、排球、足球、篮球以及跆拳道等项目,并且尽可能借助校园现有场地,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赛。”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处长吴志国介绍,这些赛事吸引了全市65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赛事项目种类、参赛人数以及观赛人次均为历史之最。
少年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杭州亚运会、市第十届运动会、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赛事……湖州竞技体育层层递进、多点开花,跑出了“加速度”,为挖掘、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蓄能添力,成就了“体教融合”的高光时刻,也是乐享运动、健康成长的应有之义。
【打法】
“优”,去年,我市体育相关主要指标持续保持领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全民健身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体育产业国家级、省级平台创建占比全省第三。
“融”,积极探索“体育+”,成功举办2023首届湖州马拉松、市第十届运动会,承办中超、亚冠、 长三角体育节等大型赛事活动39项,形成了从城市到乡村,“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浓厚体育氛围。借赛事赋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地观众来湖参赛观赛,打造了“浙北·奥体之夜”消费夜地标。制定出台《促进湖州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意见》,加大政策金融支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高危和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的做法被列为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范例。
“惠”,实施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周三免费开放,开播“我是体育委员”线上公益大培训,实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创新打造“运动加油站”项目品牌,营造出人人运动的良好氛围。
【数证】
去年,我市承办的省级以上赛事吸引25万外地观众来湖观赛,拉动各类消费超3000万元。以“全民健身 亚运同行”为主题,举办第四届全民健身节、我们的村运会等赛事活动2440场,39万余人直接参与,辐射人群超100万。
新增注册运动员3205名,创省、市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7所。输送运动员在2023年世界各项大赛中争金夺银,其中杭州亚运会上,我市输送的运动员斩获了2金1银的优异成绩。
实施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近3.5万场,受益群众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39%。开播“我是体育委员”线上公益大培训15期,点击量达200余万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